墨筒
    1.
    发明公开
    墨筒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143019A

    公开(公告)日:1997-02-19

    申请号:CN96106974.0

    申请日:1996-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筒,其有存墨用的墨筒体和关闭开口部用的盖子开口部用于供墨,它是在墨筒体上形成的,在盖子的里面上大体沿盖子的直径方向上设置了板状的刮削构件,刮削构件具有弹性并且向墨筒体的方向延伸,进入墨筒体内,并且,刮削构件的形状是:即使盖子在打开的位置时,刮削构件的端头仍保持进入墨筒体内的状态。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从正在旋转的墨筒体内进行供墨时,可以借助刮削构件来刮墨,可以完全防止墨凝集在开口部处。

    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26239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028206.0

    申请日:2013-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相对长透镜(26)的中心线(26L),长透镜(26)在副扫描截面中成为左右非对称的截面形状,重心(26G)不在中心线(26L)上,位于形成在框体(70)的回转支点(70b)侧。回转支点(70b)在长透镜(26)的离偏转器远侧的侧面,与长透镜(26)的长方向中央部相接。长透镜(26)的自重引起的转矩(m1)比重心(26G)位于中心线(26L)上场合的转矩(m2)小,即,m1<m2,冲击变动小。提供能抑制因冲击或热为起因的成像透镜的位置偏移、能容易且迅速地调整色偏移、对高画质化作出贡献的光写入装置。

    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91436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610171411.2

    申请日:2006-12-26

    Inventor: 楠濑登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充分抑制光写入装置内温度上升的光写入装置及图像成形装置。本发明的光写入装置在下盖(130)与作为发热部的轴承部、驱动多面镜电机时发热的轴承支架(158a)相对向的位置设有孔(130a),故能将在轴承部发生的热量通过下盖的孔(130a)直接向外部放出。由此,能高效地将多面镜电机轴承部的热量放出。因此,能充分地抑制光写入装置内温度的上升,抑制光学系统元件的热变形。

    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262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28206.0

    申请日:2013-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相对长透镜(26)的中心线(26L),长透镜(26)在副扫描截面中成为左右非对称的截面形状,重心(26G)不在中心线(26L)上,位于形成在框体(70)的回转支点(70b)侧。回转支点(70b)在长透镜(26)的离偏转器远侧的侧面,与长透镜(26)的长方向中央部相接。长透镜(26)的自重引起的转矩(m1)比重心(26G)位于中心线(26L)上场合的转矩(m2)小,即,m1<m2,冲击变动小。提供能抑制因冲击或热为起因的成像透镜的位置偏移、能容易且迅速地调整色偏移、对高画质化作出贡献的光写入装置。

    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57476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610171411.2

    申请日:2006-12-26

    Inventor: 楠濑登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充分抑制光写入装置内温度上升的光写入装置及图像成形装置。本发明的光写入装置在下盖(130)与作为发热部的轴承部、驱动多面镜电机时发热的轴承支架(158a)相对向的位置设有孔(130a),故能将在轴承部发生的热量通过下盖的孔(130a)直接向外部放出。由此,能高效地将多面镜电机轴承部的热量放出。因此,能充分地抑制光写入装置内温度的上升,抑制光学系统元件的热变形。

    墨筒
    7.
    发明授权
    墨筒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78715C

    公开(公告)日:2002-01-30

    申请号:CN96106974.0

    申请日:1996-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筒,其有存墨用的墨筒体和关闭开口部用的盖子开口部用于供墨,它是在墨筒体上形成的,在盖子的里面上大体沿盖子的直径方向上设置了板状的刮削构件,刮削构件具有弹性并且向墨筒体的方向延伸,进入墨筒体内,并且,刮削构件的形状是:即使盖子在打开的位置时,刮削构件的端头仍保持进入墨筒体内的状态。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从正在旋转的墨筒体内进行供墨时,可以借助刮削构件来刮墨,可以完全防止墨凝集在开口部处。

    成像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9820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186542.9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相同光扫描装置的成像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可靠地将从成像装置卸下的光扫描装置重新安装到原来的安装部为,防止发生安装部位错误。本发明具体构成为,成像装置中的光扫描装置(4A)和(4B)结构相同,在初次安装光扫描装置时,如上图所示,若在成像装置主机右侧安装光扫描装置(4A),则向右转动该光扫描装置(4A)上的非互换可动部件(120)。而后,当如下图所示,要在成像装置主机左侧安装被卸下的光扫描装置(4A)时,由于非互换可动部件(120)覆盖在固定部件(150)的孔(153R)上,定位销(103)无法插入该孔,从而防止了安装部位错误的发生。图中光扫描装置(4B)的安装与上述相同。

    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890C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01100615.3

    申请日:2001-01-12

    Inventor: 楠濑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814 G03G2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处理卡盒40,在该处理卡盒中至少设置感光体10及使感光体表面均一带电的带电装置13。在处理卡盒的外部设有对感光体表面进行消电的消电装置25,在处理卡盒上形成消电光入射口42,用于限制消电装置所产生的消电光照射感光体的范围,使得消电装置的消电光不照射带电装置13的带电位置A的上游侧5mm以内的感光体表面,防止感光体带电电位低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