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136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80040568.3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10),上述非接触供电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受电装置供电,包括:电源装置(20),上述电源装置输出交流电力;送电线圈(L1),上述送电线圈与电源装置电连接;以及设定电路(42),上述设定电路夹设在电源装置与送电线圈之间,并且用于将送电线圈设定为供电状态和待机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设定电路与电源装置分体。

    送电装置、程序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1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80052139.8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具有受电线圈(212)的受电装置(200)供给电力的送电装置(100)包括:送电线圈(112);具有与送电线圈并联连接的送电谐振电容器(114)的送电谐振电路(110);三级谐振电路(310);以及控制三级谐振切换元件的送电控制部(180)。三级谐振电路(310)包括:三级线圈(312);与三级线圈并联连接的三级谐振电容器(314);以及与三级线圈并联连接的三级谐振切换元件(316)。三级谐振切换元件切换三级谐振电路的谐振状态及非谐振状态。在从向受电装置供给电力的通电状态切换为不向受电装置供给电力的待机状态时,送电控制部使三级谐振切换元件短路,将三级线圈和三级谐振电容器切换为非谐振状态。

    非接触供电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182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80016674.3

    申请日:2022-02-03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上述非接触供电系统从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装置供给电力,在角频率ω0的动作频率下,初级侧谐振电路(110)的初级侧电容器(114)的电容设定为与初级侧线圈(112)的自感(L1)进行谐振,三级侧谐振电路(310)的三级侧电容器(314)的电容设定为与三级侧线圈(312)的自感(L3)进行谐振,次级侧谐振电路(210)的次级侧电容器(214)的电容设定为使得由初级侧线圈(112)、次级侧线圈(212)和三级侧线圈(312)各自的自感和各自的互感产生的交流电力的无效电力分量变小。

    非接触送电装置、非接触送电方法和非接触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90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80062352.7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从送电装置(50)向与送电线圈(51)磁场耦合的受电线圈(31)侧,利用谐振进行供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没有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磁场耦合的状态下成为谐振电路(53)动作的状态,为了不使过电流流过谐振电路,送电装置从主电源装置(70)经由电力线(NL1、NL2)向包括与设置于受电装置(30)的受电线圈磁场耦合的送电线圈的谐振电路供给交流电力,在受电线圈接近送电线圈的状态下将谐振电路设为谐振状态,在受电线圈不接近送电线圈的状态下将谐振电路设为非谐振状态。在此基础上,在检测到与对受电装置的供电相关的异常时,将电力线切换为非导通状态,并且切断从主电源装置向谐振电路的交流电力的供给。

    非接触供电系统和受电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487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80015873.2

    申请日:2022-02-01

    Abstract: 送电装置(100)的初级侧谐振电路(110)具有阻抗可变元件,上述阻抗可变元件在停止供电时增大初级侧谐振电路(110)的输入阻抗,以使预先设定的待机电流作为流过初级侧线圈(112)的电流。受电装置(200)具有对通过在初级侧谐振电路(110)的初级侧线圈(112)中流过待机电流而产生的磁通进行放大的磁通放大电路(220)。送电装置(100)具有对由磁通放大电路(220)放大的磁通产生的初级侧线圈(112)的电压的变化、初级侧线圈(112)的电流的变化或初级侧线圈(112)附近的磁场的变化进行检测的初级侧检测电路(12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