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0640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780031476.X
申请日:2007-07-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7/02 , B21J5/002 , B21K1/766 , B22F3/17 , B22F2998/10 , C22C33/0264 , C22C38/04 , C22C38/16 , F16C7/023 , F16C9/045 , Y10T74/2142 , B22F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使硬度上升,既确保被削性又会改善疲劳强度,并且确保裂解后的自整合性的粉末锻造构件、粉末锻造用混合粉末和粉末锻造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粉末锻造构件的裂解型连杆。是将对混合粉末预备成形后进行烧结而形成的烧结预成型坯在高温下进行锻造而成的粉末锻造构件,锻造开始时的烧结预成型坯中的游离铜比例为10%以下,并且锻造后的成分组成以质量%计为,C:0.2~0.4%、Cu:2~5%、Mn:0.5%以下(不含0%)、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铁素体率为40~90%。
-
公开(公告)号:CN10173340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0910211512.1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B22F2003/023 , B22F2003/026 , C22C1/1084 , C22C33/0207 , C22C33/0264
Abstract: 在铁基粉末中,在粒径为45μm以下,在添加量比率为0.5~3.0质量%的范围调配Mn量为60~90质量%的Fe-Mn粉末,在添加量比率分别为1~3质量%和0.3~1质量%的范围调配Cu粉末和石墨粉末,在添加量比率为0.4~1.2质量%的范围,且相对于Cu粉末的Fe-Mn粉末的添加量比率在0.1~1的范围调配模具成形用粉末润滑剂,制造高强度组成铁粉。对该原料铁粉进行加压成形,如果以Cu的熔点以上的温度进行烧结,则不使用Ni、Mo等的昂贵的合金元素,也能够实现抗拉强度为580MPa以上的高强度的烧结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478005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1819749.3
申请日:2001-11-09
Applicant: 美国科柏克金属粉末公司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207 , B22F2998/00 , C22C33/0221 , C22C33/0228 , B22F5/10
Abstract: 一种用于粉末冶金产品的混合物,包括铁粉末、石墨粉末和约3.0-5.0%(重量)的铜(Cu)。铁粉末包含其中含有MnS的铁晶粒。该混合物含有约0.65-1.40%(重量)的MnS。混合物中存在石墨粉末的目的是使粉末冶金产品中的碳含量(C)为约3.0-7.0%(重量)。通过确定碳含量(wt.%C)和铜含量(wt.%Cu),基于如下关系式,便能够获得目标疲劳强度FS(MPa)和目标硬度HR(HRB):FS=66.63×(wt.%C)+22.61×(wt.%Cu)+280.84;HR=22.96×(wt.%C)+2.99×(wt.%Cu)+78.91。
-
公开(公告)号:CN101733400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11512.1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B22F2003/023 , B22F2003/026 , C22C1/1084 , C22C33/0207 , C22C33/0264
Abstract: 在铁基粉末中,在粒径为45μm以下,在添加量比率为0.5~3.0质量%的范围调配Mn量为60~90质量%的Fe-Mn粉末,在添加量比率分别为1~3质量%和0.3~1质量%的范围调配Cu粉末和石墨粉末,在添加量比率为0.4~1.2质量%的范围,且相对于Cu粉末的Fe-Mn粉末的添加量比率在0.1~1的范围调配模具成形用粉末润滑剂,制造高强度组成铁粉。对该原料铁粉进行加压成形,如果以Cu的熔点以上的温度进行烧结,则不使用Ni、Mo等的昂贵的合金元素,也能够实现抗拉强度为580MPa以上的高强度的烧结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40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476.X
申请日:2007-07-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7/02 , B21J5/002 , B21K1/766 , B22F3/17 , B22F2998/10 , C22C33/0264 , C22C38/04 , C22C38/16 , F16C7/023 , F16C9/045 , Y10T74/2142 , B22F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使硬度上升,既确保被削性又会改善疲劳强度,并且确保裂解后的自整合性的粉末锻造构件、粉末锻造用混合粉末和粉末锻造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粉末锻造构件的裂解型连杆。是将对混合粉末预备成形后进行烧结而形成的烧结预成型坯在高温下进行锻造而成的粉末锻造构件,锻造开始时的烧结预成型坯中的游离铜比例为10%以下,并且锻造后的成分组成以质量%计为,C:0.2~0.4%、Cu:2~5%、Mn:0.5%以下(不含0%)、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铁素体率为40~90%。
-
公开(公告)号:CN1234484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01819749.3
申请日:2001-11-09
Applicant: 美国科柏克金属粉末公司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207 , B22F2998/00 , C22C33/0221 , C22C33/0228 , B22F5/10
Abstract: 一种用于粉末冶金产品的混合物,包括铁粉末、石墨粉末和约3.0-5.0%(重量)的铜(Cu)。铁粉末包含其中含有MnS的铁晶粒。该混合物含有约0.65-1.40%(重量)的MnS。混合物中存在石墨粉末的目的是使粉末冶金产品中的碳含量(C)为约3.0-7.0%(重量)。通过确定碳含量(wt.%C)和铜含量(wt.%Cu),基于如下关系式,便能够获得目标疲劳强度FS(MPa)和目标硬度HR(HRB):FS=66.63×(wt.%C)+22.61×(wt.%Cu)+280.84;HR=22.96×(wt.%C)+2.99×(wt.%Cu)+78.9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