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68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80071588.8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贵章
IPC: F16B2/20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夹子及线束,能减轻以振动为主要原因的撞击声的产生。夹子(9)将排列配置有多条电线(5)的平坦状电线束(6)固定于装配对象。夹子(9)具备第1支承部(12)、第2支承部(13)以及防脱部(14)。第1支承部(12)从一面支承平坦状电线束(6)。第2支承部(13)与第1支承部(12)一起夹持支承平坦状电线束(6)。防脱部(14)防止被第1支承部(12)及第2支承部(13)夹着的平坦状电线束(6)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080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80047285.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提供在线束简易地设置外装部的技术为目的。线束具备电线和缠绕于所述电线的一种以上带,所述一种以上带沿着所述电线的长度方向缠绕于多个部位而设置有多个带缠绕部,所述多个带缠绕部中至少一个带缠绕部实现捆扎功能和与所述捆扎功能不同的追加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80066009.9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是端子配件与电线之间的电连接部利用树脂包覆部进行了包覆的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中,即使不使用特殊的结构,在端子配件和电线包覆层与树脂包覆部的界面处,因温度循环所致的剥离也能够得到抑制。一种带端子电线(1),其是端子配件(5)以及利用绝缘包覆层(4)对导体(3)的外周进行了包覆的电线(2)在电连接部(6)进行电连接、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覆电连接部(6)的树脂包覆部(7)的带端子电线,其中,树脂包覆部(7)与端子配件(5)和绝缘包覆层(4)接触,树脂包覆部(7)与端子配件(5)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1.0MPa以上,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5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16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608863.5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70 , B60R16/0207 , H01B3/421 , H01B7/0045 , H01R4/185 , H01R4/62 , H01R9/0518 , H01R13/52 , H01R13/5221 , H01R33/965 , H01R43/005 , H01R43/048 , H01R43/24 , H02G15/007 , H02G15/043 , H02G15/046 , H01R11/11 ,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用树脂材料将端子零件和电线的接合部的周围包覆的带端子的电线中,在被施加弯曲应力时,在树脂包覆部都不容易发生剥离、破裂的带端子的电线。一种带端子的电线,具有电线和端子零件,电线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裹的绝缘包覆部,端子零件安装于所述电线的前端,端子零件在芯线压接部与芯线电连接,并且在比所述芯线压接部靠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后方侧的包覆压接部,从所述电线的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侧被固定,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具有树脂包覆部,树脂包覆部用树脂将包括所述芯线压接部以及所述包覆压接部在内的区域包覆,树脂包覆部在将所述绝缘包覆部包覆的部分具有厚度变薄的薄壁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674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80066009.9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是端子配件与电线之间的电连接部利用树脂包覆部进行了包覆的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中,即使不使用特殊的结构,在端子配件和电线包覆层与树脂包覆部的界面处,因温度循环所致的剥离也能够得到抑制。一种带端子电线(1),其是端子配件(5)以及利用绝缘包覆层(4)对导体(3)的外周进行了包覆的电线(2)在电连接部(6)进行电连接、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覆电连接部(6)的树脂包覆部(7)的带端子电线,其中,树脂包覆部(7)与端子配件(5)和绝缘包覆层(4)接触,树脂包覆部(7)与端子配件(5)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1.0MPa以上,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5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19944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80007771.X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70 , H01R4/18 , H01R4/62 , H01R43/048
Abstract: 一种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电线(11),其具有导体部(12)和包围导体部(12)的绝缘包覆部(13);止水部(40),其与绝缘包覆部(13)的外表面紧贴;以及端子(20),其具有导体压接部(24)和止水保持部(27),导体压接部(24)压接导体部(12),止水保持部(27)与止水部(40)的外表面侧紧贴而保持止水部(40)。
-
公开(公告)号:CN110199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80007771.X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70 , H01R4/18 , H01R4/62 , H01R43/048
Abstract: 一种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电线(11),其具有导体部(12)和包围导体部(12)的绝缘包覆部(13);止水部(40),其与绝缘包覆部(13)的外表面紧贴;以及端子(20),其具有导体压接部(24)和止水保持部(27),导体压接部(24)压接导体部(12),止水保持部(27)与止水部(40)的外表面侧紧贴而保持止水部(40)。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6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09863.4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井上正人 , 细川武广 , 大塚保之 , 今里文敏 , 中村哲也 , 田中成幸 , 高田裕 , 山野能章 , 佐仓一成 , 西村直也 , 伊藤贵章 , 井上明子 , 须藤博 , 坂本幸康 , 山口裕司 , 安田久洋 , 桥本大辅 , 佐藤雄厚
Abstract: 提供在车辆环境内具有稳定的防腐蚀性的机动车用端子压接电线。机动车用端子压接电线(1)如下构成:将由铜类材料构成的连接端子(3)压接在由绝缘体覆盖铝导体线(23)而成的铝电线(2)的末端,并且在上述铝电线(2)与上述连接端子(3)的压接部(12)形成由树脂构成的树脂覆盖部(4),上述连接端子(3)具有用于对压接于上述铝电线(2)的紧固部(30)和另一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气接触部(33),上述树脂覆盖部(4)覆盖压接部(12)的整个周围。树脂覆盖部(4)以热塑性聚酰胺树脂为主要成分,由满足如下条件的材料形成:按照JIS K6850标准所测定的铝之间的搭接拉伸剪切强度为6N/mm2以上,按照ASTM D-1708标准所测定的伸长率为100%以上,按照JIS K7209标准所测定的吸水率为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408073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80047285.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提供在线束简易地设置外装部的技术为目的。线束具备电线和缠绕于所述电线的一种以上带,所述一种以上带沿着所述电线的长度方向缠绕于多个部位而设置有多个带缠绕部,所述多个带缠绕部中至少一个带缠绕部实现捆扎功能和与所述捆扎功能不同的追加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449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80065628.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端子电线及线束,即使减小构成树脂包覆部的树脂材料的厚度,也容易确保高防蚀性能,所述树脂包覆部将端子零件与电线导体之间的电连接部包覆。设为如下带端子电线(1):端子零件(5)和用绝缘包覆层(4)将导体的外周包覆的电线(2)在电连接部电连接,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并将电连接部包覆的树脂包覆部(7),其中,树脂包覆部(7)具有第一包覆层(8)和第二包覆层(9),第一包覆层(8)与端子零件(5)的表面接触地设置于将端子零件(5)的至少一部分包覆的区域,第二包覆层(9)将第一包覆层(8)的至少一部分包覆,第一包覆层(8)具有凹部,凹部由第二包覆层(9)包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