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试样及其制备方法、岩石渗透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5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0977.1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石试样及其制备方法、岩石渗透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岩石试样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取自地下硐室硐壁或巷道岩壁的待测岩样外周设置紧箍套层,能够对待测岩样的端部裂隙部位进行环向紧箍,既可使裂隙损伤部位的裂隙缩紧,降低因裂隙过大导致的岩石渗透率测量值偏小的误差,同时又能够利用紧箍套层对待测岩样端部填补找平,无需切割待测岩样的端部裂隙部位即可满足测试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岩石渗透率测试的准确性。该岩石试样灵活性强,能够有效解决地下硐室围岩沿巷道方向渗透率无法测试的问题以及含裂隙损伤较大的硐壁岩石渗透率测试精度较低的问题,是硐室围岩损伤程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地下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预测围岩预定位置的开挖损伤岩石材料的时效变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9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5903.6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围岩形变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围岩预定位置的开挖损伤岩石材料的时效变形的方法,时效变形由围岩开挖引起并在地应力的长时间作用下进一步扩展导致,其包括如下步骤:S10:确定预定位置与围岩的开挖位置的距离;S20:确定预测时距离开挖时的时间间隔;S30:根据距离以及时间间隔,确定预定位置的开挖损伤;S40:根据距离以及时间间隔,确定预定位置的材料应变;S50:根据开挖损伤以及材料应变,预测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的时效变形。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确定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在任意时刻的开挖损伤以及材料应变程度,进而准确确定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在任意时刻的时效变形。

    一种开挖扰动裂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0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23051.1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开挖扰动裂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待测试样的外周侧套接有柔性套管,柔性套管的两端分别密封套紧在上压块和下压块上;围压加载组件与渗透试验腔相连通,并对渗透试验腔内通入有对柔性套管施加围压的液压油;渗透压加载组件包括荧光显像液供给机构及与其相连通的荧光显像液供给管路,荧光显像液供给管路依次密封穿过渗透试验腔及下压块,并与待测试样的底端面处相连通;负压抽气组件包括负压抽气机构及与其相连通的负压抽气管路,负压抽气管路依次穿过渗透试验腔及上压块,并与待测试样的顶端面相连通,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且灵活性强,能够有效检测机械法开挖引起地下硐室围岩裂隙扩展范围,以得到开挖扰动损伤分布特征。

    确定预定区域的围岩的损伤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03427.1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通过取样确定岩石损伤程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预定区域的围岩的损伤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从预定区域的围岩中获得多个岩石样品;S20,将多个岩石样品分成第一部分岩石样品以及第二部分岩石样品;S30,识别第一部分岩石样品的裂隙场;S40,识别第二部分岩石样品的损伤场;S50,根据裂隙场以及损伤场,确定预定区域的围岩的损伤程度。其中,在S10步骤中,获得的岩石样品边长要求不低于5厘米且不超过6厘米,取样深度不低于5厘米且不超过6厘米。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方法,能够降低确定围岩损伤程度的难度,提高效率,提升探测精度,同时确保最终确定的围岩损伤程度结果的全面和准确性。

    一种岩石开挖扰动裂隙识别方法、相关装置、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196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8822.0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石开挖扰动裂隙识别方法、相关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裂隙识别技术领域,能够获取测试岩体切割得出的各岩板同一侧切割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且将各岩板的三维点云数据映射到同一个坐标系中进行展示,从而能够根据点云的密集程度确定每一岩板上的裂隙,进而根据每一岩板的裂隙进行裂隙评价。该方法灵活性强,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高,能够有效识别并评价钻爆法开挖引起地下硐室围岩裂隙扩展范围及开挖扰动损伤分布特征,是硐室围岩损伤程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地下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预测围岩预定位置的开挖损伤岩石材料的时效变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90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65903.6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围岩形变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围岩预定位置的开挖损伤岩石材料的时效变形的方法,时效变形由围岩开挖引起并在地应力的长时间作用下进一步扩展导致,其包括如下步骤:S10:确定预定位置与围岩的开挖位置的距离;S20:确定预测时距离开挖时的时间间隔;S30:根据距离以及时间间隔,确定预定位置的开挖损伤;S40:根据距离以及时间间隔,确定预定位置的材料应变;S50:根据开挖损伤以及材料应变,预测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的时效变形。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确定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在任意时刻的开挖损伤以及材料应变程度,进而准确确定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在任意时刻的时效变形。

    确定预定区域的围岩的损伤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03427.1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通过取样确定岩石损伤程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预定区域的围岩的损伤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从预定区域的围岩中获得多个岩石样品;S20,将多个岩石样品分成第一部分岩石样品以及第二部分岩石样品;S30,识别第一部分岩石样品的裂隙场;S40,识别第二部分岩石样品的损伤场;S50,根据裂隙场以及损伤场,确定预定区域的围岩的损伤程度。其中,在S10步骤中,获得的岩石样品边长要求不低于5厘米且不超过6厘米,取样深度不低于5厘米且不超过6厘米。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方法,能够降低确定围岩损伤程度的难度,提高效率,提升探测精度,同时确保最终确定的围岩损伤程度结果的全面和准确性。

    一种液压支撑式微震传感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4728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710495577.8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撑式微震传感器装置,其构成包括微震传感器、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的外连结构、液压支撑机构和为液压支撑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系统,所述微震传感器的构成包括微震探头和抱持微震探头的抱持部件,所述抱持部件为能使所抱持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与其安置于内的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所述液压支撑机构为两副,分别设置在抱持部件背侧面中分线两端,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支撑板在液压支撑机构作用下与监测孔内壁有效耦合,以监测岩体的震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微震传感器与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性差和安装方便性差等问题,提高了微震传感器的监测准确性,微震传感器装置可以回收重复使用,降低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工程成本。

    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5546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490895.5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主要由套筒组件、导向组件、端盖和弹簧组成;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或端盖之间为可插拔式连接,弹簧位于套筒组件的弹簧套筒内并处于压缩状态。本发明通过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或端盖之间的可插拔式连接组合,并利用弹簧套筒内所安装的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实现了对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移动方向的控制,使声发射探头和安装装置的组合体整体尺寸可控,从而解决了声发射探头有效安装和耦合的难题。

    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5546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90895.5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主要由套筒组件、导向组件、端盖和弹簧组成;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或端盖之间为可插拔式连接,弹簧位于套筒组件的弹簧套筒内并处于压缩状态。本发明通过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或端盖之间的可插拔式连接组合,并利用弹簧套筒内所安装的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实现了对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移动方向的控制,使声发射探头和安装装置的组合体整体尺寸可控,从而解决了声发射探头有效安装和耦合的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