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7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87580.8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36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2/O3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备前驱体,再将前驱体、钠源、锂源混合,所得混合物依次进行400℃~600℃低温预烧结、850℃~1000℃一次高温焙烧、750℃~840℃二次高温焙烧,得到P2/O3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其制得的P2/O3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稳定性好、比容量高、首次库伦效率高、循环性能优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4243.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钛白粉副产物制备磷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了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溶液,通过“液相共沉淀‑固相砂磨辅助喷雾造粒‑高温烧结”的技术,制得了一种磷酸锰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并将其与锂离子电池负极匹配,可用于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易于工业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623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0438.8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树脂复合衍生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生物质废弃物及成本低廉的树脂为原料,通过混料,造粒,高温碳化,最终筛分获得。通过将生物质废弃物以及树脂进行复合衍生制备硬碳负极材料,使硬碳负极材料在振实密度、容量、循环寿命、倍率性能、成本等方面实现互补,工艺能耗低,操作方便,更能适应大规模产业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742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38098.5
申请日:2023-08-17
IPC: G16C60/00 , G16C20/30 , G16C20/90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用计算机辅助预测Al‑Cu‑Mg‑Sc合金铸造性的方法,该预测方法通过建立Al‑Cu‑Mg‑Sc热力学数据库,进行希尔凝固模拟,计算Al‑Cu‑Mg‑Sc合金脆性温度范围、裂纹敏感因子、生长限制因子与Sc添加量的定性关系;通过合理、自洽的热力学数据库及准确的模拟计算、预测Sc的添加((0
-
公开(公告)号:CN116713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5535.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2F9/24 , B22F1/054 , B82Y15/00 , H01L31/0224 , B82Y30/00 , B82Y40/0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纳米粉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银粉末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反应器中用去离子水和硝酸银配置成0.1~2mol/L浓度的硝酸银溶液,然后向硝酸银溶液内加入分散剂并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另外用去离子水和抗坏血酸配置成0.01~2mol/L的还原剂溶液;b、在反应器中混合溶液搅拌的条件下将还原剂溶液滴入到混合溶液中;c、待还原剂溶液完全滴入混合溶液中后,继续搅拌反应1~5h,然后对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抽滤,多次用无水乙醇和/或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纳米银球粉末。可以在室温以及无PH控制的情况下制备200~750nm直径的纳米银粉末。工艺简单高效、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2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920887.6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铝离子电池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铝离子电池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的通式为LixAlyMn2‑zMzO4,其中M选自Mg、Fe、Co、Ni、Cu、Zn、Ti、V、Cr、Zr、Nb、Mo、Sn中的一种或多种,0≤x≤1,0≤y≤4/3,0≤z≤2。采用电化学原位合成法、共沉淀法、固相法或喷雾干燥法中的任一种制备出的铝离子电池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具有容量较高、成本低廉、易制备的优势,可以应用于水系铝离子电池和非水系铝离子电池中;应用本发明的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的铝离子电池,工作电压合适、成本低廉,可以用作于大规模储能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810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55106.6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1393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碳活性材料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涂覆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由负极浆料涂布制,该发明的制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负极浆料;步骤二、将上述负极浆料均匀的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并经干燥、辊压、切片后得到负极片;本发明通过在负极片中采用石墨和石墨烯,共同构筑的均匀的三维电子传输和离子传输网络,而且在补锂过程中,锂离子能够在三维导电、导离子网络中快速均匀传导,从而实现高效、均匀的补锂过程,同时该三维导电网络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能够改善因不均匀补锂造成的局部过热效应,制备成电池后具有更优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
公开(公告)号:CN11129291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33859.8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钕铁硼磁体材料性能的改进方法,以Nd2Fe14B相为主的磁体材料,经过取向成型工艺的参数的改进以降低磁体材料的收缩比,最终制备得到所述改进钕铁硼磁体材料。本发明主要改进钕铁硼磁体材料取向成型工艺的技术参数,使烧结后的胚料收缩比降低,以达到减少钕铁硼磁体碎料的浪费,还能有效提高磁体材料的各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0507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3855.X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1-xNdxFeO3稀土铁氧体磁性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1)以原料硝酸铋、硝酸铁和硝酸钕分别作为Bi、Fe和Nd的离子源,溶入稀硝酸中;(2)加入酒石酸,调节pH为5~7;(3)于60~80℃中搅拌直至溶液均匀,呈透明凝湿胶状;(4)得到的湿凝胶于100~120℃干燥,得到干凝胶;(5)将干凝胶于300~400℃预烧去除有机物,得到前驱体粉末;(6)将前驱体粉末用聚乙烯醇胶水造粒,研磨,粉末压制成形;(7)将压制成形的样品于400℃退火炉中保温排胶,在600~800℃退火。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磁性吸波材料在2~18GHz微波频段具有较宽的微波吸收频段与微波吸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