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蓄集灌溉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84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10988.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浇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蓄集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和设置在蓄水池上方的过滤池,过滤池内设有进水口,蓄水池上架设的基架,基架上安装有摇杆压水泵,摇杆压水泵下端连接有进水管,摇杆压水泵上方安装蓄势箱,蓄势箱顶部开设有溢流口,蓄势箱上设有排水管,蓄势箱上设有盖板,盖板上安装有外套筒,外套筒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有螺旋风轮,蓄势箱内安装有传动器,摇杆压水泵的摇杆上开设有预留槽,传动条穿设于预留槽内,传动条上安装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摇杆的两端,用于解决目前的雨水收集系统在浇灌时需电力设备配合,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修建,不适用于山地地区的问题。

    一种膜际栽培残膜回收机

    公开(公告)号:CN1129307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516520.8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际栽培残膜回收机,涉及膜回收领域领域,包括主箱体前侧设有平茬系统,平茬系统后部设有筛选系统,筛选系统前部连接有挖掘系统,挖掘系统设置在平茬系统与筛选系统之间;筛选系统后部设有回收系统;主箱体上设置有连接动力系统的传动系统,筛选系统和回收系统均通过传动系统驱动;本发明兼顾残膜高效回收及作物秸秆残留的挖掘与破碎,做到残膜、留茬一次性清除,同时回收系统增设滴灌带回收装置,达到残膜、滴灌带集中回收及无公害化处理,大幅降低回收成本和土壤环境残膜污染,改善农田耕作环境。

    一种滚拉式地膜回收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241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21299.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拉式地膜回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两侧设置有机轮,机轮通过齿轮传动装置与地膜滚拉装置连接,齿轮传动装置用于协调回收机行进速度与地膜回收线速度,地膜滚拉装置前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地膜导向去尘装置,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地膜收集箱,地膜滚拉装置能够将经地膜导向去尘装置处理后的地膜压紧并带动地膜向后方运动送入地膜收集箱内。本发明可大幅提高地膜回收效率和回收后地膜的完整性且杂物较少,能提高回收地膜的品质,有利于地膜的再生利用。

    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研究用旱地土壤淋溶液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05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78232.5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研究用旱地土壤淋溶液收集装置,涉及土壤检测领域,包括底座和锚钉,所述底座底部螺纹连接有锚钉,所述底座上表面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表面滑动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活动安装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一端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腔顶部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表面设有过滤板;本发明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对淋溶液进行收集时,需要在收集处进行开挖,随后将收集设备埋入土壤中,此种收集方法在使用时将会造成收集设备上方原有的土层遭受破坏,从而影响对淋溶液研究精准性的问题。

    一种黄土旱区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0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22938.2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玉米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土旱区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方法,采用旋耕、滴灌带铺设、覆膜、播种一体化作业,窄行40㎝,宽行60cm,宽行起垄,铺设滴灌带,垄为集雨区,沟为种植区,集雨垄坡度35°,垄高为30cm,沿东西走向;机械穴播,每穴前后左右四侧各埋设一可降解吸水纤维球,穴距24cm-27cm,播深3cm-4cm,沟内行距为40cm,种植密度5000-5500株/亩;用宽120cm、0.08mm的塑料膜全地面覆盖,边缘用土固压,以防被风损害,覆膜10d,地膜紧贴垄面或在降雨后在垄沟内每隔50cm打孔。本发明在可以提高出苗率和幼苗成活率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一种植物叶面积测量仪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675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4809.6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榆林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叶面积测量仪,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测量叶片横向宽度,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连接有FLASH存储器和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叶片信息实时显示,所述FLASH存储器用于将所述叶片信息进行存储保存。本仪器能够实现脱机运行,发挥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实现图像高速采集和处理,以软件方式完成叶面积算法等应用程序,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该仪器用于离体叶片的叶面积测量稳定可靠,能够测量叶片其他参数,系统灵活性强。

    一种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97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27001.1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质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炭基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生物炭25~35份、鼠李糖脂2~8份、贝壳粉5~15份、三十烷醇1~3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纤维0.5~1份、碳酶5~10份。本发明所得的生物炭有机肥具有丰富的营养,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同时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实现养分的释缓,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且对环境友好;所得的生物炭施用后,增产效果明显,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例,较空白对照组,其产量分别提高了21.7%左右、23.1%左右。

    一种生物炭基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41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526736.2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基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炭基益生菌剂包括生物炭球、内嵌和附着设置在生物炭球内的营养颗粒以及附着在营养颗粒表面和营养颗粒与生物炭球内壁之间的益生菌群。本发明所得的生物炭球具有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吸附和螯合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益生菌群的大量吸附,并保证益生菌群的活性。

    一种番薯防霜冻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90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115604.X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一种番薯防霜冻方法,包括步骤1,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的高产优质抗寒番薯品种;步骤2,调整幼苗期错开倒春寒危害,或者通过控制水分调整出苗期;步骤3,覆盖地膜;步骤4,在播种完成后,在隆上支撑成拱形支架,两拱之间间距2m,拱形支架上覆盖塑料薄膜作成拱棚,四周用土密封;步骤5,设置加热点;步骤6,日平均气温下降至0‑2℃时,进行灌溉,水灌至畦面下1‑2cm为止;步骤7,喷施叶面肥,对已出苗的番薯,霜冻到来之前,喷施叶面肥;增施NPK肥。本发明为预防冬作番薯冻害及降低冻害造成的番薯减产起到重要作用,为冬作番薯防冻生产提供方法,增加冬季种植番薯的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