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1827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74447.6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余压能量回收及压缩空气储能的实验装置,包括余压能模拟模块以及通过能量置换模块与之相连的供气模块,所述的能量置换模块中设有双向压力缸,余压能模拟模块的排水管路以及供气模块的排气管路分别连接在双向压力缸的两端,双向压力缸的气体出口连接储释能模块,储释能模块包括高压空气储罐,高压空气储罐通过空气透平连接发电机,发电机连接负载箱。本发明通过能量置换模块将余压能模拟模块与供气模块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等压正位移能量回收技术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融合,兼具有二者的技术优势,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及存储方便、功能灵活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27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0274447.6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余压能量回收及压缩空气储能的实验装置,包括余压能模拟模块以及通过能量置换模块与之相连的供气模块,所述的能量置换模块中设有双向压力缸,余压能模拟模块的排水管路以及供气模块的排气管路分别连接在双向压力缸的两端,双向压力缸的气体出口连接储释能模块,储释能模块包括高压空气储罐,高压空气储罐通过空气透平连接发电机,发电机连接负载箱。本发明通过能量置换模块将余压能模拟模块与供气模块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等压正位移能量回收技术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融合,兼具有二者的技术优势,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及存储方便、功能灵活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6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71734.5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导流面隔板的空间导叶,包括导流面隔板、导叶叶片、外壳、内壳、安装法兰和轮毂;外壳和内壳通过导叶叶片连接,导流面隔板设置在外壳和内壳之间流线的回转面上并与导叶叶片连接,导流面隔板的进口端向前延伸至与叶轮出口交界处,安装法兰设置在外壳上,轮毂设置在内壳内部。本发明在导叶流道中设置导流面隔板,通过导叶和导流面隔板的共同作用,改善导叶内部流态,减少湍流和二次流的情况,有效的降低了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同时改善了导叶进口端旋涡较大的问题,提高了泵效率;且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08578741U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21241010.4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F04D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泵,包括储液室、磁式回流阀、进水法兰管、泵体、出水法兰管、气水分离室、蜗室、叶轮、机械密封和主轴,还包括射流自吸装置,射流自吸装置包括轴流式叶轮、射流轴套、二级轴和射流外壳,轴流式叶轮和射流轴套设置在二级轴上,二级轴与主轴连接,射流外壳与泵体连接;二级轴与主轴之间设置离合机构,离合机构上设置流速感应装置。在泵体泵腔内设置有射流自吸装置,自吸装置内装有轴流式叶轮,自吸装置的动力轴与泵主轴连接,为轴流式叶轮提供动力源,简化了内部结构,同样也减小了泵体的外形结构,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自吸泵完成自吸,且该自吸装置所占空间小,易安装,易维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578778U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21241014.2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间导叶,包括导流面隔板、导叶叶片、外壳、内壳、安装法兰和轮毂;外壳和内壳通过导叶叶片连接,导流面隔板设置在外壳和内壳之间流线的回转面上并与导叶叶片连接,导流面隔板的进口端向前延伸至与叶轮出口交界处,安装法兰设置在外壳上,轮毂设置在内壳内部。本实用新型在导叶流道中设置导流面隔板,通过导叶和导流面隔板的共同作用,改善导叶内部流态,减少湍流和二次流的情况,有效的降低了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同时改善了导叶进口端旋涡较大的问题,提高了泵效率;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00208U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20437699.1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余压能量回收存储实验装置,包括余压能模拟模块以及通过能量置换模块与之相连的供气模块,所述的能量置换模块中设有双向压力缸,余压能模拟模块的排水管路以及供气模块的排气管路分别连接在双向压力缸的两端,双向压力缸的气体出口连接储释能模块,储释能模块包括高压空气储罐,高压空气储罐通过空气透平连接发电机,发电机连接负载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能量置换模块将余压能模拟模块与供气模块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等压正位移能量回收技术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融合,兼具有二者的技术优势,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及存储方便、功能灵活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