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用连接端子及该端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028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80001700.7

    申请日:201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88 H01R43/20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用连接端子及该端子的制造方法,不缩小连接器用连接端子的整体宽度,在使连接器连接端子与电极焊盘接合的情况下或使触点与挠性印刷基板接触的情况下,得到实质上与将连接端子的宽度缩窄相同的效果。本发明的连接器用连接端子(31)组装在用于连接挠性印刷基板的连接器内。该连接端子(31)具有用于与电极焊盘(42)焊接的固定用脚部(35)。另外,在固定片(32)与可动片(33)之间插入挠性印刷基板,在可动片(33)的前端部下表面具备用于与该基板的接触部电接触的可动触点(36)。在连接端子(31)的两侧缘,遍及外周面的整周形成有凹条(40),连接端子(31)的整体宽度不缩小,固定用脚部(35)及可动触点(36)的宽度实质上缩小。

    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9252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180001907.4

    申请日:201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78 H01R13/2428 H01R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久性高且成本低的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对用于蓄电池用连接器的接触件的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进行了实验性探讨。接触件使用板宽0.1mm以上且1mm以下的结构。使用表面粗糙度(Ra)为0.040μm、0.080μm、0.120μm、0.180μm的试样对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进行探讨,表面粗糙度(Ra)越小,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越大。特别是,可知,若使蓄电池连接器的动作次数满足3000次,表面粗糙度(Ra)只要为0.200μm以下即可。另外,将安全系数设为2,若欲使动作次数满足6000次,表面粗糙度(Ra)只要为0.080μm以下即可。

    接触件及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0283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80001912.5

    申请日:201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88 H01R12/778

    Abstract: 一种接触件及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能够可靠地进行与其它部件的电接触及机械接触。接触件(31)利用连接部(34)连接大致平行的固定片(32)和可动片(33)。在可动片(33)的前端部下表面设有用于与挠性印刷基板等接触的可动触点部(35),在可动片(33)的后端部设有由凸轮部按压而使可动片(33)倾斜的操作承受部(36)。固定片(32)的前端部为用于与连接器的壳体嵌合的嵌合部(37)。在该接触件(31)上,在可动触点部(35)的成为接触面的触点接触面(35a)设有沿接触件(3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凸形状。另外,嵌合部(37)的下表面为与压接面(37a)即壳体的底面接触的接触面,在该压接面(37a)也设有沿接触件(3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凸形状。

    接触件及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0283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80001912.5

    申请日:201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88 H01R12/778

    Abstract: 一种接触件及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能够可靠地进行与其它部件的电接触及机械接触。接触件(31)利用连接部(34)连接大致平行的固定片(32)和可动片(33)。在可动片(33)的前端部下表面设有用于与挠性印刷基板等接触的可动触点部(35),在可动片(33)的后端部设有由凸轮部按压而使可动片(33)倾斜的操作承受部(36)。固定片(32)的前端部为用于与连接器的壳体嵌合的嵌合部(37)。在该接触件(31)上,在可动触点部(35)的成为接触面的触点接触面(35a)设有沿接触件(3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凸形状。另外,嵌合部(37)的下表面为与压接面(37a)即壳体的底面接触的接触面,在该压接面(37a)也设有沿接触件(3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凸形状。

    连接器用连接端子及该端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0284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180001700.7

    申请日:201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88 H01R43/20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用连接端子及该端子的制造方法,不缩小连接器用连接端子的整体宽度,在使连接器连接端子与电极焊盘接合的情况下或使触点与挠性印刷基板接触的情况下,得到实质上与将连接端子的宽度缩窄相同的效果。本发明的连接器用连接端子(31)组装在用于连接挠性印刷基板的连接器内。该连接端子(31)具有用于与电极焊盘(42)焊接的固定用脚部(35)。另外,在固定片(32)与可动片(33)之间插入挠性印刷基板,在可动片(33)的前端部下表面具备用于与该基板的接触部电接触的可动触点(36)。在连接端子(31)的两侧缘,遍及外周面的整周形成有凹条(40),连接端子(31)的整体宽度不缩小,固定用脚部(35)及可动触点(36)的宽度实质上缩小。

    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9252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01907.4

    申请日:201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78 H01R13/2428 H01R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久性高且成本低的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对用于蓄电池用连接器的接触件的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进行了实验性探讨。接触件使用板宽0.1mm以上且1mm以下的结构。使用表面粗糙度(Ra)为0.040μm、0.080μm、0.120μm、0.180μm的试样对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进行探讨,表面粗糙度(Ra)越小,反复动作直至断裂的次数越大。特别是,可知,若使蓄电池连接器的动作次数满足3000次,表面粗糙度(Ra)只要为0.200μm以下即可。另外,将安全系数设为2,若欲使动作次数满足6000次,表面粗糙度(Ra)只要为0.080μm以下即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