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48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478150.3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1B3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形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向容器中加入硼砂、硼酸、乙醇、水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得到第一混合液;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水玻璃,搅拌,得到第二混合液;步骤3):调节步骤2)中得到的第二混合液的pH,搅拌;步骤4):过滤、洗涤、烘干,即得到所述球形二氧化硅,所述球形二氧化硅为中空球形二氧化硅,所述球形二氧化硅的D50粒度为0.5~10微米。其工艺简单,对装置要求不高,反应条件温和,耗时较短,成本低,环境友好,可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2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89374.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型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用锌源、钇源、铽源与镨源的一种或多种,将其和锂源、钴源混合均匀后高温煅烧,得到掺杂型的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掺入Zn、Y、Tb、Pr,可有效改善所得钴酸锂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的结构稳定性、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其中制备的锌钇铽共掺杂钴酸锂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85mAh/g,容量保持率为98%,300圈后仍保持结构完整,在高电压条件下可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160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74641.3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包裹二氧化硅纳微米球导电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二氧化硅纳微米球表面预处理法,通过“晶核-生长”理论控制纳米银颗粒在二氧化硅纳微米球表面的沉积:先将二氧化硅纳微米球在SnCl2·2H2O/CF3COOH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SiO2纳微米球分散在乙醇中,倒入新配制的硝酸银和三乙醇胺的络合溶液中;最后,加入甲醛水溶液进行还原。所用的二氧化硅纳微米球,粒径大小在0.1~2.5μm之间占6.5%,2.5~7.0μm之间占80%,7.0~10μm之间占13.5%,不均匀的粒径分布,有利于小球进入大球的空隙中,形成助推作用和紧密堆积,从而提高粉末的流动性和导电性。与纯纳米银粉相比,扩充了纳米银在树脂中的填充体积百分比,更易于在树脂中分散,且可以长期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48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560830.0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内阻高可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将磷酸铁、碳酸锂和含锌化合物加水混合,经烘干得到前驱体,所述的含锌化合物为锌的有机芳香羧酸化合物、氧化锌和有机芳香羧酸的混合物、或氧化锌和有机芳香羧酸酐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步骤二,将前驱体置于惰性气氛或还原性气氛或介质中烧结,烧结完成后经破碎、分级得到掺杂氧化锌和碳的磷酸铁锂产物。本发明方法产物具有高内阻、高可靠性、高振实密度的优点,且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和设备要求低,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稳定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2744025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9195.2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微纳结构无机材料的反应装置,包括温控系统、酸碱度控制系统、反应容器、驱动电机和紊流装置,所述紊流装置由转子和定子组成,转子包括均匀分布的剪切片和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的轴孔,定子包括环形栅栏,转子位于环形栅栏中间。采用该装置,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形成紊流循环,可以很容易、大批量的制备具有微纳结构的无机化工原料,所合成原料二次粒子大小在纳米或亚微米尺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02078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18731.7
申请日:2010-10-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装材料用填料球形二氧化硅的选择方法。该方法在控制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的前提下,选用不同单组份球形二氧化硅填料,测试并计算其实际比表面积与理论比表面积,再计算实际比表面积与理论比表面积之比,选择2.0~3.0比值的组分作为环氧树脂体系先进封装材料的填料。使用该方法时,不需要加入其他规格的填料进行级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就能体现出优越的性质。本发明大大简化了先进封装材料的制备过程,可有效地提高先进封装材料的可靠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1298333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048266.8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1B3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ZnO·2B2O3·3H2O硼酸锌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七水硫酸锌、硼酸与氨水或氢氧化钠按摩尔比为1∶2∶2溶于水中,在60~100℃温度下的某一温度恒温反应5~10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回收,滤饼用热水洗然后烘干,即得到2ZnO·2B2O3·3H2O硼酸锌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无废水排放,生产成本低,该产品用于阻燃材料,也可以用于日用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349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47899.7
申请日:2008-06-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30B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培养方法,首先将反应物置于离心管中,接着将离心管管口密封,然后将密封的离心管于水沸点下某一温度恒温培养即可制得所需的单晶。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观察、具有可控性且单晶培养效率高。本发明可以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应用不锈钢反应釜的水热技术,适合规模较小,资金较少的实验室进行新型配合物的单晶培育,也适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等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