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1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161531.8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改进Pechini法,将钛源、磷源、钠源和分散剂溶于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其中磷源选择磷酸氢二胺,将混合后的溶液置于水浴反应得到透明溶液,再将透明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恒温水热反应即可得到NaTi2(PO4)3负极材料,结果表明,改进磷源后不仅显著降低成本,也明显提高了钠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优选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负极材料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20mAh/g,与理论比容量(130mAh/g)已较为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61531.8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改进Pechini法,将钛源、磷源、钠源和分散剂溶于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其中磷源选择磷酸氢二胺,将混合后的溶液置于水浴反应得到透明溶液,再将透明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恒温水热反应即可得到NaTi2(PO4)3负极材料,结果表明,改进磷源后不仅显著降低成本,也明显提高了钠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优选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负极材料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20mAh/g,与理论比容量(130mAh/g)已较为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