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辊轧机中间辊移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172065Y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20066526.X

    申请日:2008-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12辊、20辊多辊冷轧机的中间辊轴向移动装置。其解决目前存在的由于轴承箱在轴向为对称和并列布置,使径向尺寸过小限制了轴承的型号和规格、使用寿命短、承载能力小等不足。措施:本实用新型由上层中间辊移动装置和下层中间辊移动装置组成,上层中间辊移动装置和下层中间辊移动装置结构相同,其均由并列布置的锥形中间辊1、与锥形中间辊1连接的联轴器2、与联轴器2连接的轴承箱3、与轴承箱3连接的连杆4、连接于连杆4另一端的驱动装置5组成。其在于上层中间辊移动装置上的两个轴承箱3和下层中间辊移动装置上的两个轴承箱3均为轴向互为错开布置安装,轴承箱3内安装圆锥滚子轴承或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轧钢机喷油板密封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657812Y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200320115647.6

    申请日:2003-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喷油板的密封装置。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的不合理,所采用的橡胶垫圈为无强度和刚性,故易使橡胶垫圈变形、破损,使工作侧密封效果不好,喷出的乳化液压力不均匀等问题。解决的技术措施: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座(1)、在密封座(1)上加工的弹簧孔(2)、装在密封座(1)内的橡胶垫圈(3),其在于密封座(1)装橡胶垫圈(3)处的形状为锥形,橡胶垫圈(3)内有弹性骨架(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密封性好、喷出的乳化液压力及流量均匀、变形区冷却均匀。

    新型轧钢机支承辊隔离垫

    公开(公告)号:CN2657810Y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200320115649.5

    申请日:2003-10-28

    Abstract: 一种轧钢机支承辊隔离垫,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采用的单面油槽已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及工艺条件及轧制油变化后的需要,从而使系统中的灰份及油泥量有所增加,导致支承辊润滑和冷却条件恶化,造成支承辊隔离垫过热失效,鞍座和轴承易被烧坏等问题。该新型轧钢机支承辊隔离垫,包括芯轴(1)、安装在芯轴(1)上的轴承(2、3)、垫片(4)及鞍座(5),垫片(4)的一面上的油槽(6),其特征在于在垫片(4)的另一面上加工有油槽(7)。

    外球面贮油轴承座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59023Y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20083207.4

    申请日:2009-01-04

    Abstract: 外球面贮油轴承座,它包括底座支架(7),位于底座支架(7)上的螺栓孔(6),固定底座支架(7)上的轴承(10),轴承(10)上有加油孔(2),加油孔(2)与环形的注油环(9)连通,轴承(10)的一端有贮油密封室(1),贮油密封室(1)通过螺栓(8)固定在轴承(10)上,在贮油密封室(1)和轴承(10)之间有密封圈(11)。它克服了现有轴承座易造成润滑管路堵塞和干结,使外球面轴承在无润滑状态下抱死,缩短了外球面轴承的使用寿命,频繁更换炉辊严重影响了生产的连续性等缺点。本实用新型外球面贮油轴承座具有对油品的要求低,且润滑油泄漏少;延长了外球面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新型轧钢机套筒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756342Y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320115648.0

    申请日:2003-10-28

    Abstract: 新型轧钢机套筒属于轧钢机的厚壁套筒。其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表面由于均为光滑形的,钢卷在静置状态下,套筒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极易形成应力集中现象而导致其局部产生弹性及塑性交替变形,使钢卷造成局部塌陷并产生折印,使产品合格率降低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新型轧钢机套筒,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在套筒(1)表面径向有至少二个沟槽(2),并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能使套筒所受到的应力得以释放,有效防止套筒塌陷,使钢卷折印量得到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