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56771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697281.5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底坡泄水流道的二维燕尾型掺气方法及二维燕尾坎体型,主要解决小底坡掺气回流积水问题。在常规二维连续直线型挑坎末端平面上开一凹型槽(形似燕尾,故称燕尾坎),通过凹型槽的形式和尺寸调整坎顶水舌抛射角度和坎后水舌落点分布,让中心水体比两侧水体提前挑出,减小出坎水舌中部流速方向与底板夹角,使抛射水舌下缘面的中部比两侧曲线曲率更小,且挑距稍短,有利于统一抛射水舌与贴坡的射流冲击角,从而减小掺气空腔回流积水。本发明主要用以解决小底坡泄水流道掺气回流积水难题,具有体型简单、耐空化空蚀、对抛出水体垂向扰动小、适应范围广、掺气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2066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696635.4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燕尾坎+贴坡”掺气方法及结构,主要解决小底坡、低Fr数泄水流道掺气空腔积水,掺气效果差的难题。掺气结构主要由“燕尾”挑坎、下游贴坡及连接段组成。在常规二维连续直线挑坎末端开V型缺口(形似燕尾,故称其为燕尾坎),调整坎顶水舌抛射角度和坎后水舌落点分布,有利于统一射流冲击角;在小底坡上水舌落点处设置一较陡贴坡,使得射流冲击角在产生回溯水流的临界值之内,可消除底板水舌落点处产生的回流积水;贴坡上游端与上游挑坎通过连接段衔接,一般为平坡或正坡。燕尾坎、贴坡、连接段三者之间通过不同衔接方式构成完善的体系。本发明结构简单、耐空化空蚀、通用性强,掺气空腔大、稳定、无积水。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563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699003.3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突扩突跌掺气坎底板贴坡方法及变坡结构,用以解决掺气空腔回流积水问题。在水舌射流冲击落点处设置比底板坡度大的贴坡1,贴坡1与水舌射流冲击落点流速夹角(射流冲击角)小于等于产生回溯水流的临界夹角值;在贴坡1的上游端设置与跌砍后底板衔接的贴坡2,构成底空腔下轮廓线,保证空腔内积水流向下游。本发明通过调整贴坡1坡度,使贴坡1与水舌落点的射流冲击角控制在产生回溯水流的临界值之内,可减弱甚至消除掺气空腔内回流积水。抛射水舌与贴坡夹角小,空腔末端狭长,不易产生剪切旋滚水流,同时由于空腔末端压力较小,可及时“吸附”并“带走”已产生积水,达到消除空腔积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77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97281.5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底坡泄水流道的二维燕尾型掺气方法及二维燕尾坎体型,主要解决小底坡掺气回流积水问题。在常规二维连续直线型挑坎末端平面上开一凹型槽(形似燕尾,故称燕尾坎),通过凹型槽的形式和尺寸调整坎顶水舌抛射角度和坎后水舌落点分布,让中心水体比两侧水体提前挑出,减小出坎水舌中部流速方向与底板夹角,使抛射水舌下缘面的中部比两侧曲线曲率更小,且挑距稍短,有利于统一抛射水舌与贴坡的射流冲击角,从而减小掺气空腔回流积水。本发明主要用以解决小底坡泄水流道掺气回流积水难题,具有体型简单、耐空化空蚀、对抛出水体垂向扰动小、适应范围广、掺气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20662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96635.4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燕尾坎+贴坡”掺气方法及结构,主要解决小底坡、低Fr数泄水流道掺气空腔积水,掺气效果差的难题。掺气结构主要由“燕尾”挑坎、下游贴坡及连接段组成。在常规二维连续直线挑坎末端开V型缺口(形似燕尾,故称其为燕尾坎),调整坎顶水舌抛射角度和坎后水舌落点分布,有利于统一射流冲击角;在小底坡上水舌落点处设置一较陡贴坡,使得射流冲击角在产生回溯水流的临界值之内,可消除底板水舌落点处产生的回流积水;贴坡上游端与上游挑坎通过连接段衔接,一般为平坡或正坡。燕尾坎、贴坡、连接段三者之间通过不同衔接方式构成完善的体系。本发明结构简单、耐空化空蚀、通用性强,掺气空腔大、稳定、无积水。
-
公开(公告)号:CN205100179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830756.9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较小底坡泄水流道的二维燕尾型掺气坎体型,在常规二维连续直线型挑坎末端平面上开一凹型槽(因形似燕尾,故称燕尾坎),通过凹型槽的形式和尺寸调整坎顶水舌抛射角度和坎后水舌落点分布,让中心水体比两侧水体提前挑出,减小了出坎水舌中部流速方向与底板夹角,使抛射水舌下缘面的中部比两侧曲线曲率更小,且挑距稍短,可减小水舌中部流速较高水体的射流冲击角(抛射水舌落点处流速方向与底板夹角),有利于统一抛射水舌与贴坡的射流冲击角,从而减小掺气空腔回流积水。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以解决小底坡泄水流道掺气回流积水难题,具有体型简单、耐空化空蚀、对抛出水体垂向扰动小、适应范围广、掺气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100178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830673.X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突扩突跌掺气坎底板变坡结构,用以解决掺气空腔回流积水问题。在水舌射流冲击落点处设置比底板坡度大的贴坡1,贴坡1与水舌射流冲击落点流速夹角(射流冲击角)小于等于产生回溯水流的临界夹角值;在贴坡1的上游端设置与跌砍后底板衔接的贴坡2,构成底空腔下轮廓线,保证空腔内积水流向下游。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贴坡1坡度,使贴坡1与水舌落点的射流冲击角控制在产生回溯水流的临界值之内,可减弱甚至消除回溯水流。抛射水舌与贴坡夹角小,空腔末端狭长,不易产生剪切旋滚水流,同时由于空腔末端压力较小,可及时“吸附”并“带走”已产生积水,达到消除空腔积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5100177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829966.6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燕尾坎+贴坡”掺气结构,主要解决小底坡、低Fr数泄水流道掺气空腔积水,掺气效果差的难题。掺气结构主要由“燕尾”挑坎、下游贴坡及连接段组成。在常规二维连续直线挑坎末端开V型缺口,形似燕尾,故称其为燕尾坎;过坎水流中心水体比两侧水体提前挑出,有利于统一射流冲击角;在小底坡上水舌落点处设置一较陡贴坡,使得射流冲击角小于等于产生回溯水流的临界值,可消除底板水舌落点处产生的回流积水;贴坡与上游挑坎通过连接段衔接,一般为平坡或正坡。贴坡与连接段及下游原底板通过不同衔接方式,可增大掺气坎适应能力和平顺水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耐空化空蚀、通用性强,掺气空腔大、稳定无积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