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99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24412.1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G01C13/00 , G06F18/20 , G06F18/10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N3/045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高精度潮位实时预报方法,包括:获得逐时的上游径流量、河口潮位、目标站点的历史潮位和河口潮差数据;构建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水位预测模型,对水位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对水位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获取上游站点径流预报序列;采用调和分析方法获取河口站点潮位预报序列;利用水位预测模型进行水位预测,并每隔一段时间对水位预测模型进行自动更新。通过本发明的水位预测模型可提供实时潮位预报,以满足对河段潮位变化的快速响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16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3233.2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体表面位移加速趋势分析的河道崩岸预警方法,涉及河道崩岸预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所在地区河道岸滩崩塌的潜在风险区域和崩窝的横向距离、纵向距离,布设GNSS测量站点位;基于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对连续在线监测的土体表面位移数据进行实时溯源滤波去噪计算;对滤波后的土体表面位移数据进行实时加速趋势判别计算,利用计算出的线性加速趋势强度,对不同崩岸风险等级的崩岸风险阈值进行风险分级预警判别;根据所述风险分级预警判别的结果开展河道崩岸风险现场踏勘和结果验证。本发明的方法在河道安全监测、灾害预警、应急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河流治理、堤防安全维护、智慧水利建设等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04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04937.1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低干扰泥沙模型近底集沙方法,属于泥沙模型近底泥沙输移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在试验水槽底铺设模型沙;调节水流流量和流速,使其达到试验要求的设定值;水流经过用于减弱并消除横轴回流以及上升水流的消能集沙装置,实时记录所述消能集沙装置中落淤泥沙重量;监测水流速度、时间、正压力值以及流量参数的变化数据;对变化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并去除异常数据;计算近底泥沙单宽输沙率;该高效率低干扰泥沙模型近底集沙方法,通过在集沙槽内设置消能集沙装置,有效减弱并消除集沙槽中由于水流紊动而产生的横轴回流以及上升水流,其近底泥沙落淤率可达98%,提升10%至30%,实现了近底泥沙高效落淤。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3260.5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浚土底抛过程中多类型重金属分布快速计算方法,测量各类重金属质量与疏浚土样品质量比值,得到疏浚土中各类重金属固态含量比;采集水体温度,对疏浚土做粒径级筛分,计算重金属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平衡分配系数;建立上覆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浓度和悬浮物颗粒态重金属浓度的快速计算模型;根据沉积物中沉积厚度、混合厚度、干容重,计算出底床沉积物混合后含重金属泥沙浓度和总泥沙浓度;建立间隙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和底床颗粒态重金属浓度的快速计算模型。本发明兼顾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环境,实现底抛作业中的有毒重金属环境监测、管理和处理,满足底抛作业过程中快速、高效、全空间和多类型重金属分布的评估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4412.1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C13/00 , G06F18/20 , G06F18/10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N3/045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高精度潮位实时预报方法,包括:获得逐时的上游径流量、河口潮位、目标站点的历史潮位和河口潮差数据;构建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水位预测模型,对水位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对水位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获取上游站点径流预报序列;采用调和分析方法获取河口站点潮位预报序列;利用水位预测模型进行水位预测,并每隔一段时间对水位预测模型进行自动更新。通过本发明的水位预测模型可提供实时潮位预报,以满足对河段潮位变化的快速响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385256.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5 , G06F17/11 , G06F17/14 , G06F17/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解析模型的抛泥扩散和沉积影响快速计算方法,方法包括:采集抛泥工程区域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水深数据;构建基于二维点源扩散和泥沙沉降方程的抛泥扩散和沉积影响快速计算模型,具体包括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地形插值、源项处理、参数选择和粒径分级;通过构建的抛泥扩散和沉积影响快速计算模型,在给定抛泥方量、抛泥时长的条件下快速计算工程区域内含沙量随时间扩散过程,以及工程区底床抛泥沉积过程,得到关注点位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和底床淤积形态。本发明可实现抛泥影响的快速计算和评估,提高了抛泥作业效率和精确度,适合在实际作业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04937.1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低干扰泥沙模型近底集沙方法,属于泥沙模型近底泥沙输移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在试验水槽底铺设模型沙;调节水流流量和流速,使其达到试验要求的设定值;水流经过用于减弱并消除横轴回流以及上升水流的消能集沙装置,实时记录所述消能集沙装置中落淤泥沙重量;监测水流速度、时间、正压力值以及流量参数的变化数据;对变化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并去除异常数据;计算近底泥沙单宽输沙率;该高效率低干扰泥沙模型近底集沙方法,通过在集沙槽内设置消能集沙装置,有效减弱并消除集沙槽中由于水流紊动而产生的横轴回流以及上升水流,其近底泥沙落淤率可达98%,提升10%至30%,实现了近底泥沙高效落淤。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38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433617.7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滩槽演变主控因子权重的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滩漕演变过程的因变量指标和自变量指标;根据所述因变量指标和所述自变量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取所述自变量指标的偏回归系数,并对所有的所述偏回归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确定各个所述自变量指标的权重占比;将所述权重占比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自变量指标对应的演变因素确定为主控因子。本发明能够实现滩槽演变成因分析的定量化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85256.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5 , G06F17/11 , G06F17/14 , G06F17/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解析模型的抛泥扩散和沉积影响快速计算方法,方法包括:采集抛泥工程区域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水深数据;构建基于二维点源扩散和泥沙沉降方程的抛泥扩散和沉积影响快速计算模型,具体包括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地形插值、源项处理、参数选择和粒径分级;通过构建的抛泥扩散和沉积影响快速计算模型,在给定抛泥方量、抛泥时长的条件下快速计算工程区域内含沙量随时间扩散过程,以及工程区底床抛泥沉积过程,得到关注点位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和底床淤积形态。本发明可实现抛泥影响的快速计算和评估,提高了抛泥作业效率和精确度,适合在实际作业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3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433617.7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滩槽演变主控因子权重的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滩漕演变过程的因变量指标和自变量指标;根据所述因变量指标和所述自变量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取所述自变量指标的偏回归系数,并对所有的所述偏回归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确定各个所述自变量指标的权重占比;将所述权重占比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自变量指标对应的演变因素确定为主控因子。本发明能够实现滩槽演变成因分析的定量化描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