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228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530816.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开都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量测渠道全断面冻胀变形的仪器及其测量安装方法,该仪器以基准桩为不动点,通过自动测量平铺于渠道全断面的测量模块读数,实现对渠道整个断面冻胀变形的实时测量,通过实测的数据,基于各测量模块的几何关系,即可算出渠道全断面的冻胀变化量;本发明的仪器不破坏被测土体的原始状态,利用测量模块直接量测原状土体表面的冻胀变形,并将测量数据实时地记录到控制系统中,可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实时性,克服间接测量带来的误差。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于加工、主要配件价格低廉,从而使得该全断面冻胀变形仪器具备较高的成本优势,该全断面冻胀变形仪器适用性广,数据传输方式灵活多样,安装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2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530816.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开都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量测渠道全断面冻胀变形的仪器及其测量安装方法,该仪器以基准桩为不动点,通过自动测量平铺于渠道全断面的测量模块读数,实现对渠道整个断面冻胀变形的实时测量,通过实测的数据,基于各测量模块的几何关系,即可算出渠道全断面的冻胀变化量;本发明的仪器不破坏被测土体的原始状态,利用测量模块直接量测原状土体表面的冻胀变形,并将测量数据实时地记录到控制系统中,可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实时性,克服间接测量带来的误差。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于加工、主要配件价格低廉,从而使得该全断面冻胀变形仪器具备较高的成本优势,该全断面冻胀变形仪器适用性广,数据传输方式灵活多样,安装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214407478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286555.2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开都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外观变形监测的双向同轴棱镜架,包括上棱镜、下棱镜和支座,所述上棱镜和下棱镜共轴心,通过同心轴相连;所述支座用于固定上棱镜和下棱镜,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支撑杆;所述同心轴固定于上底板上;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通过支撑杆相连;所述上底板上设有气泡,所述支撑杆和上底板连接处设有调平螺帽,用于调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双向同轴棱镜架,解决了工程中两台全站仪无法同时高精度测量同一个点的问题,现场安装简便,通过调平螺帽调平上底板的水平位置后,将棱镜对准要测量的全站仪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1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2036.X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淮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Inventor: 张桂荣 , 姜宝莹 , 何宁 , 陈海宽 , 贾璐 , 李登华 , 孔洋 , 张贤 , 李欣然 , 谭瑞琪 , 周彦章 , 汪璋淳 , 钱亚俊 , 何斌 , 林程 , 石川 , 王文轩 , 谢雨廷 , 尹祥 , 钱逸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种植密度及深度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增量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植物实际种植密度;测得不同种植密度和计算深度下根‑土复合体的粘聚力增量;获得植物根系生长最大深度以及计算深度处横截面内所有的根径;获得植物的单根根系的抗拉强度,记录根径对应的单根植物根系抗拉强度的数值;计算深度处根‑土复合体横截面单位面积根束抗拉强度;最终用线性拟合方式得到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增量的计算公式。本发明综合地考虑了植物种植密度和计算深度对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增量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考虑不同种植密度及计算深度,导致计算得到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增量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0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6188.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淮安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Inventor: 张桂荣 , 何宁 , 姜宝莹 , 谢亚军 , 陈中原 , 张贤 , 李登华 , 孔洋 , 汪璋淳 , 周彦章 , 何斌 , 谭瑞琪 , 李欣然 , 石川 , 王文轩 , 谢雨廷 , 刘中仪 , 梅聚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大型原位直剪仪及原位剪切试验控制系统,属于岩土工程测试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模块、水平加载模块、垂直加载模块、移动控制模块、传感采集模块、剪切盒、加载块和地桩及与直剪仪相连的连接件,且由原位剪切试验控制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可移动式大型原位直剪仪的操控,控制剪切试验的试验过程和采集剪切力‑剪切位移等信息,便于直剪仪自身的移动,避免直剪仪在剪切试验过程中对原状土体的扰动,减少试验土样损失,实时监测和记录土体的受力和位移情况,使原位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0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78352.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三江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中心
Abstract: 一种自动量测冻胀力仪器,由锚固部分、量测部分和采集发布部分组成,所述量测部分包括三个集测量冻胀力和温度的于一体的测力模块;所述锚固部分由锚头、连接锚杆和安装板组成,所述锚头为一端带有尖锥状钻头的金属杆,金属杆的外壁上布有若干弹簧片;安装板包括顶板和垂直于顶板的两个相邻侧底板;所述连接锚杆一端和锚头连接,另一端和安装板连接;所述三套测力模块分别设置于顶板和两个侧底板上,测量三维方向的冻胀力;所述采集发布部分用于控制三个测力模块依次进行测量,控制信息传输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能长期自动测量输水渠道的三维冻胀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3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743496.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重力场船行波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离心机吊篮、超重力模型试验箱和船形波作动装置;超重力模型试验箱组成包括底板、侧板、前板和背板;底板上设有进水孔及透水孔;前板和背板顶部设有活动导轨,船形波作动装置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活动导轨上,沿着活动导轨位移;船形波作动装置组成包括楔形块、滑动杆、限位块、撞击块和气压作动器;限位块固定于支撑板上方;滑动杆穿过限位块、支撑板连接下方的楔形块,滑动杆顶端连接撞击块;气压作动器利用气压输出做功,驱动楔形块在垂直于超重力模型试验箱方向运动造波。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可实现在超重力场下模拟真实船行波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230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705956.6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较为真实模拟土与结构接触面应力变形性状的剪切试验盒,设有填装土样的上剪切盒,该上剪切盒通过上剪切盒固定装置固定在试验仪器框架上;该上剪切盒顶部设有加压帽;该上剪切盒底部设有填装结构物材料的下剪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剪切盒由顶部自由伸缩弹簧管、上部顶板、前部有机玻璃挡板、后部金属挡板、左右链式挡板、动支架和约束支架组成。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技术的不足,链式挡板的引入使得接触面试验比较符合真实的接触面附近土体工作状态。下剪切盒尺寸大于上剪切盒尺寸,能够保证试验过程中,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剪切面积不发生变化。该土与结构接触面新型试验盒可实现接触面区域土体沿剪切方向自由变形,试验结果准确,观察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22308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05956.6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较为真实模拟土与结构接触面应力变形性状的剪切试验盒,设有填装土样的上剪切盒,该上剪切盒通过上剪切盒固定装置固定在试验仪器框架上;该上剪切盒顶部设有加压帽;该上剪切盒底部设有填装结构物材料的下剪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剪切盒由顶部自由伸缩弹簧管、上部顶板、前部有机玻璃挡板、后部金属挡板、左右链式挡板、动支架和约束支架组成。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技术的不足,链式挡板的引入使得接触面试验比较符合真实的接触面附近土体工作状态。下剪切盒尺寸大于上剪切盒尺寸,能够保证试验过程中,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剪切面积不发生变化。该土与结构接触面新型试验盒可实现接触面区域土体沿剪切方向自由变形,试验结果准确,观察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24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08829.7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⑴在清理整平的地基上,采用大型充填袋技术充填河湖清理底泥逐层填筑堤身结构,充填施工到堤顶设计高程并预留超高0.5~1m;⑵河湖清理底泥充填采用地泵充填,或直接机械摊铺充填后现场缝制成袋等专用成套设备和相应施工工艺;⑶大型土工织物充填袋堤身结构的填筑土料就地取材,采用河湖治理和航道开挖清理所得的底泥作为充填土料,控制充填土料的初始含水率在50-80%范围内,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分层的大型充填袋堤身结构。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于施工、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生态功能良好,适用于软土地区河湖生态治理和生态航道建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