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拒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101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17772.7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拒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保型纺织品领域。本发明制备的拒水剂中聚氨酯和丙烯酸酯部分靠化学键连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柔韧性、拒水性;采用聚合过程中引入可阳离子化单体的方式实现了聚合物自乳化,避免了常规丙烯酸酯类拒水剂靠外加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带来的拒水效果降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阳离子型拒水剂避免了常规阴离子型产品无法和织物进行紧密吸附的问题,更有利于拒水剂在织物表面的均匀成膜;本发明制备的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拒水剂避免了含氟拒水剂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物积累毒性的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电子束接枝抗菌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52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18069.1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接枝抗菌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织物放入抗菌工作液中,浸渍后取出轧压,再对其进行密封并用电子束辐照接枝等步骤。本发明采用含不饱和双键基团的抗菌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并用电子束辐射促进其接枝聚合,由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能电离、激发、产生自由基,引起分子间交联和降解,含有不饱和双键基团的抗菌剂中双键活泼性强,电子束易引发其与纤维素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赋予织物抗菌效果,所制得的抗菌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通过调整抗菌剂的用量,浸轧时的轧余率,电子束的辐照剂量等参数,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100%灭活,同时较低的辐射剂量不会对织物的颜色、强力、白度等性能产生影响。

    一种具有疏水性内腔的大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3741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0445678.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疏水性内腔的大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轻型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大环化合物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双酸化合物酰氯化后,与双胺化合物在缚酸剂的作用下制备得到式1所示的具有疏水性内腔的大环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反应单体的设计制备出的大环化合物具有立体空腔结构,对于Pb2+和Cu2+具有特异性选择螯合,对Pb2+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对于Cu2+的去除率达到89%以上,对于其他的金属离子去除率很低,而且产率高,合成方法简便易行。

    一种具有疏水性内腔的大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3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45678.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疏水性内腔的大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轻型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大环化合物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双酸化合物酰氯化后,与双胺化合物在缚酸剂的作用下制备得到式1所示的具有疏水性内腔的大环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反应单体的设计制备出的大环化合物具有立体空腔结构,对于Pb2+和Cu2+具有特异性选择螯合,对Pb2+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对于Cu2+的去除率达到89%以上,对于其他的金属离子去除率很低,而且产率高,合成方法简便易行。

    一种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拒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101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517772.7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拒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保型纺织品领域。本发明制备的拒水剂中聚氨酯和丙烯酸酯部分靠化学键连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柔韧性、拒水性;采用聚合过程中引入可阳离子化单体的方式实现了聚合物自乳化,避免了常规丙烯酸酯类拒水剂靠外加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带来的拒水效果降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阳离子型拒水剂避免了常规阴离子型产品无法和织物进行紧密吸附的问题,更有利于拒水剂在织物表面的均匀成膜;本发明制备的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拒水剂避免了含氟拒水剂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物积累毒性的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