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499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5145.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D249/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在有机溶剂中,在五甲基环戊二烯基1,5‑环辛二烯基氯化钌Cp*Ru(COD)Cl催化剂作用下,催化硫基内炔烃类化合物与含氟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不低于56%,制备得到的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生理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24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26270.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电力电缆绞线工序中保持放线单丝张力恒定的方法:(1)测出最外层单丝与放线盘轴孔中心的距离L2,单丝产生的拉力为F;(2)气压钳与放线盘轴孔中心的距离L1,气压钳与刹车片产生的摩擦力为f;(3)根据杠杆原理:f*L1=F*L2,得F=f*L1/L2;(4)气压钳与刹车片产生的原始摩擦力为f0,单丝原始张力为F0,最外层单丝与放线盘轴孔中心的原始距离为L20,可得F0=f0*L1/L20;(5)放线后,气压钳与刹车片产生的摩擦力为ft,单丝张力为Ft,最外层单丝与放线盘轴孔中心的距离为L2t,得Ft=ft*L1/L2t;(6)为了保证单丝张力恒定,即f0*L1/L20=ft*L1/L2t,ft=f0*(L2t/L20),通过调整气压钳与刹车片产生的摩擦力,便可保持单丝放线张力的恒定不变,防止出现电阻裕度过低及电阻不合格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26265.7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灭火铜套管电力电缆,其由外向内依次为护套层、护套内嵌管、无卤带层、云母带层,在护套内嵌管和无卤带层之间,护套内嵌管内置硅胶粒及活性炭,云母带层内具有若干导电线芯,导电线芯包括绝缘层,绝缘层内具有导体内嵌管,绝缘层和导体内嵌管之间设置导体,导体内嵌管内填充有碳酸氢钠干粉;在云母带层内,导电线芯之间设置有若干成缆内嵌管,成缆内嵌管内填充有脱氧剂;在云母带层内,导电线芯之间、导电线芯与成缆内嵌管之间、导电线芯之间间隙填充有脱氧剂粉;本发明电缆具有阻燃和灭火效果,火灾发生时能够吸收火灾现场的有害气体,降低对人体危害,并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同时对A、B、D三类火灾都有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91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495145.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D249/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在有机溶剂中,在五甲基环戊二烯基1,5‑环辛二烯基氯化钌Cp*Ru(COD)Cl催化剂作用下,催化硫基内炔烃类化合物与含氟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不低于56%,制备得到的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生理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414063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458965.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灭火铜套管电力电缆,其由外向内依次为护套层、护套内嵌管、无卤带层、云母带层,在护套内嵌管和无卤带层之间,护套内嵌管内置硅胶粒及活性炭,云母带层内具有若干导电线芯,导电线芯包括绝缘层,绝缘层内具有导体内嵌管,绝缘层和导体内嵌管之间设置导体,导体内嵌管内填充有碳酸氢钠干粉;在云母带层内,导电线芯之间设置有若干成缆内嵌管,成缆内嵌管内填充有脱氧剂;在云母带层内,导电线芯之间、导电线芯与成缆内嵌管之间、导电线芯之间间隙填充有脱氧剂粉;本实用新型电缆具有阻燃和灭火效果,火灾发生时能够吸收火灾现场的有害气体,降低对人体危害,并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同时对A、B、D三类火灾都有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09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20149.5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形360°旋转喷码机,包括筒状安装件,筒状安装件内设置有齿圈,齿圈通过齿轮固定;齿轮安装在筒状安装件上,至少一个齿轮通过电机驱动;齿圈内侧设置有视觉检测系统,视觉检测系统用于检测从齿圈中间通过的电缆色条信息;齿圈边设置有环形电路板,环形电路板连接在齿圈上,视觉检测系统与环形电路板连接,环形电路板边设置有导电片,筒状安装件内侧设置有接触片,环形电路板转动时,导电片与接触片始终接触,接触片与主机连接;环形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喷码机喷头和油墨盒;本发明的喷码机喷头满足360°旋转,电缆自身旋转时,喷头可旋转跟踪定位达到指定位置,实现固定位置的喷印。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47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898302.X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冷电缆用高导热冷却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含聚乙烯:30‑70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5‑20份;乙烯‑乙酸乙酯共聚物:3‑10份;聚乙烯相容剂:3‑10份;导热填料:60‑120份;润滑剂:1‑2份;抗氧剂:0.6‑2.5份;交联剂:1.5‑3.5份;冷电缆用高导热冷却管材料以聚乙烯作为基材,添加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乙烯‑乙酸乙酯共聚物增加基材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性能,以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作为导热填料,并且相应材料选用特定的份数混合,从而得到的材料的具有优秀的导热性能、优异的耐温范围,短期耐热老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91918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326850.0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7/0275 , H01B7/04 , H01B7/187 , H01B7/2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耐火软电缆,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护套层、绝缘层、云母带层和导体,所述护套层材料为耐高温达110℃的环保型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耐高温达110℃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所述云母带层由煅烧金云母带双层重叠搭盖绕包包制,所述导体由多根退火裸铜丝绞合而成,所述电缆的耐火温度高达1050℃,已经无限接近铜的熔点,即使在大型火灾温度超过950℃且低于铜的熔点时,该电缆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1274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66803.7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护套厚度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激光测径仪组,设置在底座上,包括至少两个激光测径仪,其中一个激光测径仪适于获取目标物的第一直径,另一个激光测径仪适于获取目标物的第二直径,第一直径为目标物挤塑护套前的直径,第二直径为目标物挤塑护套后的直径;控制器,接收至少两个激光测径仪所测量的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控制器将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与预设值域进行比对,并计算两者差值;检测件,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检测件基于控制器的比对结果,对目标物进行检测。本申请的测量装置可对缆芯和电缆进行在线检测,以直接获取缆芯直径和护套厚度过大或过小的原因,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28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0222.7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9C48/025 , B29C48/25 , B29C48/8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挤出机,包括机座;驱动装置,设置在机座上,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挤出装置,安装在传动组件上,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挤出组件,挤出组件包括料筒和设置在料筒内的螺杆,驱动装置驱动其中一个挤出组件进入工作状态;机头组件,安装在挤出装置上,包括设置在若干挤出组件出口上的滑轨和安装在滑轨上的机头;加料装置内部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至少两个加料区,并与至少两个挤出组件呈一对一联通设置;若干加热装置设置在料筒上;若干冷却装置与若干挤出组件呈一对一设置,每个冷却装置设置在壳体与对应的挤出组件之间。通过多个挤出组件替换工作,避免因更换螺杆暂停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