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2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8332.9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薄型夏装用拉伸变形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制备步骤:以PTT预取向丝为原料,依次经过原丝架→切丝器→第一罗拉(FR1)→生头杆导丝器→第一加热箱(H1)→冷却板→假捻器→张力器→第二罗拉(FR2)→第二加热箱(H2)网络喷嘴→第三罗拉(FR3)→网络喷嘴→第四罗拉(FR4)→探丝器(感应器)→上油轮→卷绕成型装置卷装成型;本发明制得的拉伸变形丝具有以下特点:单纤维轴向上的外径具有不规则的粗细部分,通过USTER测定其U%(条干不匀率)介于0.8和1.0之间,沸水收缩率小于20%,卷曲回弹率小于8%。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45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82814.8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光泽度拉伸变形丝的生产加工设备及方法,涉及纺丝技术领域。该高光泽度拉伸变形丝的生产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固定连接在机架侧壁的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内侧的横梁,本发明,通过四叶型的喷丝孔,确保纤维折光率和透射率,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可以防止纳米Ag2O在后段改性添加共混时导致聚合物溶解,通过打浆操作,降低固液反射的界面效应,提高聚合过程中的酯化速率,采用加压式酯化加工工艺,保证反应活性,提高反应速率,通过鼓风机鼓风进入环吹风甬道对丝束进行降温,经过空气过滤箱过滤后的空气无杂质,避免造成丝束表面污染,同时,经过风压调节箱对风压的调节,大大减少丝束毛丝多、易断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13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169505.1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IPC: D06M11/79 , D06M13/453 , D06M11/80 , D06M15/61 , D06M101/0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熄性阻燃涤锦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自熄性阻燃涤锦织物表面沉积有10‑20个阻燃单元;所述阻燃单元为[二氧化硅‑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六方氮化硼‑聚乙烯亚胺]双层结构。自熄性阻燃涤锦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织物预处理、织物阻燃整理及后整理,织物阻燃整理是运用层层自组装技术构建了膨胀型阻燃涂层,其中PEI作为膨胀阻燃体系中的炭源;MPP为酸源、气源;h‑BN和二氧化硅为阻燃协效剂,并提高了阻燃剂与基体的相容性,充分发挥了硼、硅、磷、氮四种阻燃元素的协同阻燃机制,实现了涤锦织物的高效阻燃和离火自熄;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17425.X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TT/PA6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PTT原料切片和PA6原料切片分别进行干燥;S20:PTT干切片和PA6干切片分别进入螺杆挤出机,经输送、挤压、熔融、过滤,获得PTT熔体和PA6熔体;S30:PTT熔体和PA6熔体分别进入复合纺丝箱,获得PTT/PA6复合熔体细流;S40:PTT/PA6复合熔体细流经侧吹风冷却固化,获得初生纤维;S50:初生纤维经油嘴、导丝钩、预网络、第一导丝盘和第二导丝盘后卷绕成形,获得PTT/PA6预取向丝。PTT/PA6复合丝具备较好的弹性,能够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196506.0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IPC: D01D13/00 , D01D5/34 , D01D4/00 , D01D4/02 , D01D5/253 , D01F8/14 , C08G63/183 , C08G63/78 , C08K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易染色PET和PTT偏心复合长丝纤维的设备及方法,涉及纤维纺丝技术领域。该生产易染色PET和PTT偏心复合长丝纤维的设备,包括纺丝柜;固定连接在所述纺丝柜上壁的增压柜以及固定连接在增压柜上壁的进料柜。本发明,碱土金属化合物可使丝束的表面形成适当大小的微孔,提髙所得丝束成品及其织物的染色效果,同时使得聚合物具有高聚合度、高软化点和良好的可纺性,B组分丝束构成皮层及A组分丝束构成芯层,复合纤维丝束不会直接暴露在编织物的表面上,所以也不会染色不匀,通过快拆结构配合转动结构,能够在需要维护时快速将快拆板从纺丝箱上分开且不完全脱离,即可直接对喷丝板进行清理维护,维护工作非常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9254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83808.0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涤锦复合丝的回收及分离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S1摩擦造粒;S2碱解法分解。S1摩擦造粒包括下述具体操作步骤:S11粉碎,将分拣好的废涤锦复合丝以人工配合行吊的方式投料至皮带输送机,并依次经过粗粉粉碎机和细粉粉碎机切断粉碎;此粉碎过程在全封闭设备中进行;S12喂料,粉碎料先经风力输送至螺杆喂料机,再通过螺杆喂料机进料至聚粒机;S13聚粒,聚粒机内,在摩擦盘大扭力搅动下摩擦生热,使粉碎后的半成品聚集成不规则的片状颗粒,后经风力输送至切粒;S14切粒;S15出料。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该回收分离方法能够对纺丝和卷绕工段的涤纶组分和锦纶组分分别回收;且有效改善再生涤纶的品质问题,避免锦纶在乙二醇中部分溶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613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69505.1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IPC: D06M11/79 , D06M13/453 , D06M11/80 , D06M15/61 , D06M101/0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熄性阻燃涤锦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自熄性阻燃涤锦织物表面沉积有10‑20个阻燃单元;所述阻燃单元为[二氧化硅‑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六方氮化硼‑聚乙烯亚胺]双层结构。自熄性阻燃涤锦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织物预处理、织物阻燃整理及后整理,织物阻燃整理是运用层层自组装技术构建了膨胀型阻燃涂层,其中PEI作为膨胀阻燃体系中的炭源;MPP为酸源、气源;h‑BN和二氧化硅为阻燃协效剂,并提高了阻燃剂与基体的相容性,充分发挥了硼、硅、磷、氮四种阻燃元素的协同阻燃机制,实现了涤锦织物的高效阻燃和离火自熄;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82744.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菌性异形超细聚酯POY丝的制备方法及设备,涉及纺丝技术领域。该抑菌性异形超细聚酯POY丝的制备设备,包括纺丝柜;固定连接在所述纺丝柜上壁的进料柜,所述进料柜内侧下壁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抑菌母粒制备组件、混合进料组件以及计量泵,本发明,纳米无机盐能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对病毒进行杀菌,并能完全分解去除细菌和病毒的残留,该方法制得的纤维具有吸湿和排汗、抑菌等特点,在处理过程中使用抗光氧化剂确保抗菌纤维不会变色,经该方法纺制的单丝纤度≤0.5dtex,空压机产生的冷却风经过储气罐的恒压处理,再经过第一气体分配器、匀风网的再次分配,使得吹风各方向非常均匀,大大减少丝束断头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9266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93538.1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体直纺制备PET/PP并列复合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PET熔体制备、PP切片干燥、PP熔体改性、复合纺丝、侧吹风冷却、卷绕成形。PP熔体改性是通过调节双柱塞微量泵流量在螺杆挤出机内的PP熔体中添加马来酸酐、过氧化苯甲酰、耐温改性材料PF10,再经输送、挤压、熔融、过滤后进入纺丝副箱体;复合丝是指PET和PP熔体分别进入复合纺丝箱的主箱体和副箱体,再经各自的计量泵计量后送入主箱体中的纺丝组件,形成复合熔体细流。通过对PP熔体改性,使得在纺丝过程中并列复合纤维中PET和PP两种组分不易分离,使得纺丝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33466.0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王字型聚酯并列复合丝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涉及复合丝生产技术领域。该王字型聚酯并列复合丝的生产设备,包括纺丝架,所述纺丝架内侧壁至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隔层、第一隔层。本发明,通过隔板及两组计量箱,使得温度分别控制,通过聚风板可以使冷却风更加稳定,穿透力更强,氨基聚乙二醇脂肪酸可以改善聚酯纤维的着色性能,实现高水平的上色效果,提高氨基聚乙二醇脂肪酸与聚酯大分子链之间的强度,减少氨基聚乙二醇脂肪酸的迁移,增加了氨基聚乙二醇脂肪酸与聚酯的相容性及其在聚酯中的分散性,减少了迁移。同时不破坏聚酯的结构规则性和结晶性,保持聚酯的优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