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缸内废气再循环方法及其实施该方法的凸轮轴

    公开(公告)号:CN101858261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98572.7

    申请日:2010-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缸内废气再循环方法,通过设置在凸轮轴上进气凸轮上的进气门预开启凸轮,使进气门在活塞做功冲程末期的下止点前,进气门在进气预开启提前角ω时开启,并在活塞排气冲程的上止点前,进气门在预开启迟闭角ψ时关闭,即曲轴具有一个进气门预开启曲轴转角,使部分废气进入进气道和进气管内,并在活塞进气冲程阶段,将这部分废气与新鲜空气一起吸入气缸内,参与油气混合和燃烧,降低燃烧的速率与温度,以抑制氮氧化物NOx的生成,能够有效解决通过推迟喷油以降低NOx排放带来的燃油耗增加及冷起动难的问题,具有开发成本低,结构简单,废气再循环率较好的优点,能有效的降低柴油机的排放。

    柴油机喷油嘴的针阀、针阀偶件及针阀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5166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491813.X

    申请日:2015-08-12

    Abstract: 柴油机喷油嘴的针阀,其包括一个出油端(11)、一个低压端(13)、和一个导向面(12)。导向面上均布有凹腔(20),凹腔面积占有率为导向面(12)的周向理论表面积的2%~30%。各凹腔(20)在针阀径向的凹陷深度从其最靠近出油端处到最靠近低压端处逐渐增加。本发明通过在针阀导向面加工出凹腔,改善了针阀与针阀体之间的润滑条件,同时提高了针阀与针阀导向面(12)之间的密封性能,延长了喷油嘴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上述针阀的针阀偶件及针阀加工方法。

    燃油喷射装置的针阀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529870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24813.6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燃油喷射装置的针阀组件中阀体端设有第一封接面(142)、第二封接面(144)、和第三封接面(146)。喷油孔包括第一组喷油孔(181)和第二组喷油孔(182),第一组喷油孔的第一喷射角小于第二组喷油孔的第二喷射角。针阀包括密封接触于第一封接面的第一密封面(26)、密封接触于第二封接面的第二密封面(28)、和密封接触于第三封接面的第三密封面(29)。若针阀组件处于第一喷射段,进油通道中的燃油可从第一组喷射孔中喷出。若针阀组件处于第二喷射段,进油通道中的燃油同时从第一组喷射孔和第二组喷油孔中喷出。燃油喷射装置的针阀组件,可适应不同负荷条件的油气混合状况,兼顾不同情况下对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2334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393127.X

    申请日:2013-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柴油机(10)、压气机(20)、涡轮机(30)、高压调压管路(40)、低压调压管路(50)和高低压连通管路(60)。高压调压管路上包括高压中冷器(42)和高压控制阀(44)。低压调压管路上包括低压中冷器(52)和低压控制阀(54)。高低压连通管路的一端连接于高压中冷器和高压控制阀的连通处,其另一端连接于低压调压管路的低压控制阀的出口处,高低压连通管路上包括高低压调节阀(64)。在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下,控制高压控制阀、低压控制阀和高低压调节阀的开度,可以实现不同回路形式的废气再循环,改善废气再循环系统在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的适应性,提高柴油机性能。

    单缸柴油机全平衡方法及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387330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54835.7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缸柴油机全平衡方法及其机构,包括曲轴,前、后两环形连杆,前、后两滑块及导向组件;曲轴设有前、后两偏心轴颈,前、后两环形连杆通过前、后两轴承安装在前、后两偏心轴颈处,前、后两环形连杆设置前、后两滑块的左、右两导向弧面内;导向组件的前、后两导向销分别设置在前、后两滑块的导向槽内,前、后两导向杆分别穿过前、后两滑块的导向孔与支撑轴连接,偏心轴颈的偏心距e与环形连杆工作长度l的比值等于曲柄半径R与连杆工作长度L的比值。本发明能完全平衡单缸柴油机的一阶和二阶往复惯性力,能降低柴油机振动和噪声。

    一种预测摩擦副表面在织构化后的润滑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5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381983.2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一种预测摩擦副表面在织构化后的润滑性能的方法,包括:(Ⅰ)对织构化前的摩擦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实际轮廓进行测量,获得上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和下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并生成上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和下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Ⅱ)生成上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和下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Ⅲ)根据上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和下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计算实际油膜厚度ht;(Ⅳ)根据实际油膜厚度ht计算润滑性能参数。该方法的预测准确性较高。此外,还提供了包括该方法的摩擦副粗糙度分布特征参数与织构参数匹配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柴油机喷油泵的柱塞及柱塞偶件

    公开(公告)号:CN10506516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91925.5

    申请日:2015-08-12

    Abstract: 柴油机喷油泵的柱塞,包括一个驱动端(11)、一个压油端(13)、和一个密封面(12),密封面上开设多条凹槽(22)、和均布于未开设凹槽处的凹腔(24),凹槽与密封面交界处形成的面积之和为密封面的周向理论表面积的5%至35%,各凹槽的深度从其靠近压油端处到靠近驱动端处逐渐增加,凹腔与密封面交界处形成的面积之和为密封面的周向理论表面积的2%至30%。本发明还提供了喷油泵的柱塞偶件,改善了柱塞与柱塞套之间的润滑,减少产生的咬死现象,提高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密封性能,减少燃油的泄漏。

    全平衡单缸柴油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8055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154836.1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平衡单缸柴油机,包括机体和曲柄连杆机构,曲轴设有前、后两偏心轴颈,前、后两环形连杆通过前、后两轴承安装在前、后两偏心轴颈处,前、后两环形连杆设置前、后两滑块的左、右两导向弧面内,前、后两偏心轴颈的偏心距e与前、后两环形连杆工作长度l比值等于曲轴曲柄半径R与连杆工作长度L之比,机体顶部的前、后两导向销分别设置在前、后两滑块的导向槽内,机体下部的前、后两导向杆分别穿过前、后两滑块下部的导向孔与支撑轴连接,机体侧壁安装有齿轮室盖,齿轮室盖下部安装有机油泵。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紧凑,能简化柴油机机体结构和工,并降低柴油机振动和噪声的特点。

    全平衡单缸柴油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8055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54836.1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平衡单缸柴油机,包括机体和曲柄连杆机构,曲轴设有前、后两偏心轴颈,前、后两环形连杆通过前、后两轴承安装在前、后两偏心轴颈处,前、后两环形连杆设置前、后两滑块的左、右两导向弧面内,前、后两偏心轴颈的偏心距e与前、后两环形连杆工作长度l比值等于曲轴曲柄半径R与连杆工作长度L之比,机体顶部的前、后两导向销分别设置在前、后两滑块的导向槽内,机体下部的前、后两导向杆分别穿过前、后两滑块下部的导向孔与支撑轴连接,机体侧壁安装有齿轮室盖,齿轮室盖下部安装有机油泵。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紧凑,能简化柴油机机体结构和工,并降低柴油机振动和噪声的特点。

    燃油喷射装置的针阀组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9870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324813.6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燃油喷射装置的针阀组件中阀体端设有第一封接面(142)、第二封接面(144)、和第三封接面(146)。喷油孔包括第一组喷油孔(181)和第二组喷油孔(182),第一组喷油孔的第一喷射角小于第二组喷油孔的第二喷射角。针阀包括密封接触于第一封接面的第一密封面(26)、密封接触于第二封接面的第二密封面(28)、和密封接触于第三封接面的第三密封面(29)。若针阀组件处于第一喷射段,进油通道中的燃油可从第一组喷射孔中喷出。若针阀组件处于第二喷射段,进油通道中的燃油同时从第一组喷射孔和第二组喷油孔中喷出。燃油喷射装置的针阀组件,可适应不同负荷条件的油气混合状况,兼顾不同情况下对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