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57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211452259.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组件破损的综合检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在线啜漏装置测出每组燃料组件的133Xe的γ微分计数率,用啜漏因子f来标识被检测的燃料组件的漏损情况;步骤2:在乏燃料水池旁进行燃料组件四面外观检查;步骤3:根据步骤1的在线啜漏和步骤2四面外观检查的结果,对报警组件或者可疑组件进行超声检查;步骤4:对超声检测确定的疑似破损燃料棒进行离线啜漏检查。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检查更全面,工作效率提升明显,人员剂量显著降低等优势,并在第一时间快速定位了破损燃料组件和破损燃料棒,同时可为紧急换料方案的制定和审评争取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91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68814.5
申请日:2023-02-27
IPC: G21C17/10 , G06F30/20 , G01K17/00 , G01T1/29 , G01T1/16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氙条件下压水堆堆芯功率分布测量方法:第一,在动态氙条件下实施堆芯功率分布测量试验,获得动态氙状态下的RIC文件;第二,采用堆芯物理分析软件模拟堆芯升功率至平衡氙状态全过程,获得各探测器通道活度计算值的时间规律;第三,基于动态氙状态下的RIC文件,推演获得平衡氙状态下各探测器通道活度的测量值,并输出平衡氙状态下的RIC文件;第四,基于平衡氙状态下的RIC文件和理论库,通过堆芯功率重构软件获得平衡氙状态下堆芯功率分布的测量值。本发明适用于商用压水堆大修阶段的堆芯功率分布测量试验,能避免传统方法等待氙达到平衡再进行堆芯功率分布测量试验所需的时间,极大地缩短商用压水堆大修的主线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68814.5
申请日:2023-02-27
IPC: G21C17/10 , G06F30/20 , G01K17/00 , G01T1/29 , G01T1/16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氙条件下压水堆堆芯功率分布测量方法:第一,在动态氙条件下实施堆芯功率分布测量试验,获得动态氙状态下的RIC文件;第二,采用堆芯物理分析软件模拟堆芯升功率至平衡氙状态全过程,获得各探测器通道活度计算值的时间规律;第三,基于动态氙状态下的RIC文件,推演获得平衡氙状态下各探测器通道活度的测量值,并输出平衡氙状态下的RIC文件;第四,基于平衡氙状态下的RIC文件和理论库,通过堆芯功率重构软件获得平衡氙状态下堆芯功率分布的测量值。本发明适用于商用压水堆大修阶段的堆芯功率分布测量试验,能避免传统方法等待氙达到平衡再进行堆芯功率分布测量试验所需的时间,极大地缩短商用压水堆大修的主线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434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63252.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核反应堆射线探测领域,具体涉及放射性射线探测装置,其对反应堆的一回路的放射性射线进行探测,其包括:放射性射线探测部,其对来自于反应堆的一回路的放射性射线进行探测;屏蔽层,屏蔽层设置成对来自放射性射线探测装置的外部的放射性射线进行屏蔽;其中,放射性射线探测部设置于屏蔽层内,在屏蔽层的预定部位形成开口,使得放射性射线仅从开口能够进入到放射性射线探测装置并被放射性射线探测部探测到;开口在距离反应堆的一回路近的位置的开口尺寸比在距离放射性射线探测部近的位置的开口尺寸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射线探测装置可以准确探测反应堆一回路中的射线。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涉及反应堆的一回路中的核素监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063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41941.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备预测性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设备状态诊断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器探头,其信号通过模拟量传输至边缘计算模块内的AD信号转换板卡,AD信号转换板卡将信号从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送至中央处理板进行存储、处理,并通过无线发送模块进行转发;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边缘计算模块发送的信号后,通过光纤或网线将数据最终送至数据存储及算法服务器模块;边缘计算模块内设有电源模块为其提供电源。本发明解决了设备状态智能诊断中存在的多源异构参数的同步与融合,基于多元状态评估的异常判断,设备参数变化趋势的自动识别、分析和预测,设备状态提前预警以及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3625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30871.9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IPC: H02K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贯穿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定子贯穿件。本发明包括插头和法兰,其中法兰包括标签、内引线、法兰壳、密封槽、安装面、插座、应急密封盖、法兰安装螺栓孔、应急密封盖固定螺栓,插座插入法兰壳内部固定,法兰壳的顶端穿过安装面,法兰壳中部与安装面接触,法兰壳中部与安装面接触面上设有密封槽;应急密封盖与法兰壳通过应急密封盖固定螺栓连接;内引线插入插座的顶端;法兰壳的外圆周上均匀设有法兰安装螺栓孔;插头包括锁紧卡帽、护线套管,锁紧卡帽套在护线套管的外圆周,护线套管通过锁紧卡帽与插座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现有发电机定子贯穿件法兰易出现氢气泄漏情况,严重威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8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51357.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漏损核燃料组件识别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装置、核反应堆,该构建方法包括在多个核燃料组件中不包括漏损核燃料组件的情况下,建立核反应堆运行状态的过程变量与中子注量率密度之间的第一关系模型;在多个核燃料组件中包括漏损核燃料组件的情况下,建立漏损核燃料组件与中子注量率密度之间的第二关系模型;结合第一关系模型和第二关系模型构建漏损核燃料组件识别模型。核反应堆包括堆芯和冷却剂系统,堆芯内设置有多个核燃料组件、多个中子探测器和多个控制棒。本申请通过利用堆芯内的多个中子探测器测量的中子注量率密度构建漏损核燃料组件识别模型,从而实现对核反应堆堆芯内漏损核燃料组件的准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38387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61259.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机械设备维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系统,对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功能进行了完善,采用多线程工作方式,将一个个模块分为一个个线程,实现各自运行,互不干扰,线程之间通过收发消息来实现数据交互。解决了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业务架构不清晰、数据同步性能差、服务器过载以及服务响应不及时等诸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00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51298.8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中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IPC: G21F9/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9/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核电站乏燃料组件贮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密度卧式乏燃料组件干法贮存混凝土模块,该模块的混凝土模块框架内设有支撑组件和乏燃料贮罐,乏燃料贮罐位于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放置在混凝土模块框架上,混凝土模块框架顶部设有屏蔽顶盖,混凝土模块框架侧壁设有舱门,混凝土模块框架底部开有进风通道,混凝土模块框架顶部、屏蔽顶盖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混凝土模块框架为长方体空腔体,混凝土模块框架由5个1/5混凝土模块框架组成,1/5混凝土模块框架分上下两层分布,上层分布2个1/5混凝土模块框架,下层分布3个1/5混凝土模块框架。该模块能够实现乏燃料组件干法贮存,并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导出乏燃料贮罐的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10930056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48740.1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中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IPC: G21F9/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9/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高密度卧式乏燃料组件干法贮存混凝土模块,具体公开一种高密度卧式乏燃料组件干法贮存混凝土模块,该模块的混凝土模块框架内设有支撑组件和乏燃料贮罐,乏燃料贮罐位于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放置在混凝土模块框架上,混凝土模块框架顶部设有屏蔽顶盖,混凝土模块框架侧壁设有舱门,混凝土模块框架底部开有进风通道,混凝土模块框架顶部、屏蔽顶盖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混凝土模块框架整体为长方体空腔体,混凝土模块框架由8个相同的1/8混凝土模块框架组成,8个1/8混凝土模块框架分上下两层均布。该模块能实现乏燃料组件干法贮存,并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导出乏燃料贮罐的余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