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上流式尾水处理装备及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02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495161.9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床上流式尾水处理装备及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固定床上流式尾水处理装备包括壳体和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用于向壳体内充入待处理的尾水,壳体的上部开设有出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尾水,待处理的尾水自进水口充入壳体并向上流动经过滤结构过滤后从出水口排出,壳体内位于过滤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管式曝气器用于向待过滤的尾水中充氧,壳体内位于过滤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射流曝气器用于向过滤后的尾水中充氧。本发明可应对池塘养殖模式下各类水产品种的复杂养殖尾水水质、确保处理效果达到或优于现有传统工艺,节省了尾水处理区域占地面积、提升了曝气增氧效率。

    固定床上流式尾水处理装备及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028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495161.9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床上流式尾水处理装备及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固定床上流式尾水处理装备包括壳体和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用于向壳体内充入待处理的尾水,壳体的上部开设有出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尾水,待处理的尾水自进水口充入壳体并向上流动经过滤结构过滤后从出水口排出,壳体内位于过滤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管式曝气器用于向待过滤的尾水中充氧,壳体内位于过滤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射流曝气器用于向过滤后的尾水中充氧。本发明可应对池塘养殖模式下各类水产品种的复杂养殖尾水水质、确保处理效果达到或优于现有传统工艺,节省了尾水处理区域占地面积、提升了曝气增氧效率。

    一种水稻专用全生物降解地膜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8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95242.1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专用地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专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包括S1:通过混合造粒装置进行氧化锌抗菌母粒制备;S1‑1:将PBAT20份加入100‑500份DMF中,调整温度为60‑80度,使其完全溶解,随后分批加入氧化锌50‑80份,搅拌均匀后,滴加KH570溶液1‑10份,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溶液;S1‑2:将该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在大量水中,由于相分离作用,该溶液在接触到水时会形成颗粒状,即氧化锌抗菌母粒,60度下烘干备用。本发明中的地膜降解周期可控,满足稻田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抑草效果在97%以上,大幅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及危害,同时设计的混合造粒装置不仅能够大大缩短制造抗菌母粒的周期和制造难度,还能够通过自动化的生产为用户提供极大地便捷性。

    一种基于多维传感器的悬挂式轨道农业智能巡检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984895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0273900.6

    申请日:2019-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传感器的悬挂式轨道农业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C滑道内壁下表面靠近轴线处均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红外线避障传感器一侧的传感器安装架上分别螺纹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红外线避障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输出端分别与安装在控制盒内的处理器模块输入端电线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与安装在控制盒内的数据传输模块电线连接;通过设置在传感器安装架上的拍照摄像头和监控摄像头,使得在使用时加强其了对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并且经过图像识别来判断其监控目的,使得其使用时更加有效的进行监控农作物的健康情况。

    一种纳米玉米秸秆纤维素分散液及其薄膜的制备方法和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55051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79265.3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玉米秸秆纤维素分散液及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有利于Cl+(DMAC/Li)离子对纤维素分子起溶剂化作用,进而形成六元中间络合物,使纤维素分子链分离而溶解,是一种“绿色”的预处理方法,有效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方法简单迅速、原料易得、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纳米玉米秸秆纤维素薄膜,该薄膜有良好的分散性、降解、分离特性及拉伸性能,在环境污染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且有望用于水体、土壤、大气等有机污染环境的应用,在农业全降解材料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其相似的农用废弃物等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种基于生物降解地膜的甘薯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68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468962.6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降解地膜的甘薯栽培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甘薯栽培方法包括农田整地,覆膜移栽和田间管理三个步骤。本发明有效的降低田间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可提高水肥综合利用率,降低水肥使用成本,并同时达到甘薯增产的目的;与此同时,可在减少肥料使用量的同时,另显著提高了土壤内硝态氮的含量,促进了土壤内微生物的活动,满足甘薯生长的生理性需求的同时,有效杜绝了传统覆膜作业造成的“白色污染”和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结构受损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