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6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84746.8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 F27D17/00 , F22B1/18 , F23G7/06 , F23G2206/203 , F23G2209/14 , F23J3/00 , F23J15/025 , F23J2700/001 , F23L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式炉炉气回收和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和烟气除尘系统,从密闭收集罩来的炉气通过绝热烟道进入到焚烧炉的燃烧室中,与来自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的热空气进行混合后送入到焚烧炉完全燃烧,燃烧后的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到余热锅炉进行换热降温后进入到烟气除尘系统中。本发明的一种密闭式炉炉气回收和净化处理系统,热能回收率大大提高,除尘效率提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和冷却水,避免了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63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11663.1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 F27D17/004 , F22B1/18 , F23K5/007 , F23K2401/10 , F23L15/00 , F27D17/008 , F27D2017/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底炉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转底炉、重力除尘器、余热锅炉高温段、空气换热器、煤气换热器、余热锅炉低温段、布袋除尘器、除尘风机、烟囱;系统无需高温风机即可降低了转底炉生产线的工艺能耗,运行经济性佳。并且,去除了高温风机不但消除了高温风机的制造成本,也去除了高温风机的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本发明转底炉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整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3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11604.1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程可控间歇工作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和回收冷凝水的泵体,该泵体的顶部设有进气阀和排气阀,底部设有进口止回阀和出口止回阀,所述泵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泵体内冷凝水的静压力的液位检测装置和编程控制器,其中进气阀、排气阀、进口止回阀分别与编程控制器相连接。该冷凝水回收装置利用液位检测装置、编程控制器与阀门,来控制回收装置的间歇性工作,起停动作可靠,损坏率低;其次编程控制器可设定不同液位设定值,满足不同水位高度下均可起停控制的要求;最后通过各部件的之间的协调性,延长了该冷凝水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035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89007.0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T1/00 , F16L59/029 , F16T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严寒地区的蒸汽管道疏水回收系统,包括沿途与蒸汽管道相连接的若干个疏水回收单元,该疏水回收单元包括依次与蒸汽管道相连接的疏水阀组、冷凝水回收装置和冷凝水管道;其中,每一冷凝水管道汇总连接有冷凝水总管,该冷凝水总管与蒸汽管道敷设于同一保温结构内。该蒸汽管道疏水回收系统利用在蒸汽管道的沿途连接若干个疏水回收单元,并将每一个疏水回收单元内回收的少量冷凝水汇聚至冷凝水总管内,并将冷凝水总管和蒸汽管道外敷设于同一保温结构内,解决因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冷凝水水量少,冷凝水流速低而造成的冷凝水回收困难和易冻结等现象;同时利用蒸汽管道自身热量的伴热原理,采用低成本设置实现了冷凝水的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205907759U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20689894.4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程可控间歇工作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和回收冷凝水的泵体,该泵体的顶部设有进气阀和排气阀,底部设有进口止回阀和出口止回阀,所述泵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泵体内冷凝水的静压力的液位检测装置和编程控制器,其中进气阀、排气阀、进口止回阀分别与编程控制器相连接。该冷凝水回收装置利用液位检测装置、编程控制器与阀门,来控制回收装置的间歇性工作,起停动作可靠,损坏率低;其次编程控制器可设定不同液位设定值,满足不同水位高度下均可起停控制的要求;最后通过各部件的之间的协调性,延长了该冷凝水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5843400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20716.6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7D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 Y02P10/2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底炉的余热锅炉,包括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设有至少三段换热烟道,相邻的换热烟道通过倾斜管道连接,所有的换热烟道呈阶梯型逐级降低布置,每个换热烟道内设有换热组件,每个换热烟道的下方设有灰斗。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底炉的余热锅炉,通过改变换热烟道的走向布置,使高温烟气在烟道中产生更大的扰动,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换热器的积灰量,达到减少生产成本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989719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558893.0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7D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底炉高温烟气双压利用系统,包括烟气管道,从烟气管道进入的方向依次设有高压过热器、高压蒸发器、高压省煤器、低压蒸发器和低压省煤器,锅炉补给水进入低压省煤器中换热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到低压汽包中,低压汽包中的水进入到低压蒸发器中,在低压蒸发器中换热后形成的汽水混合物到低温汽包中进行汽水分离;另一路进入到高压省煤器中换热,换热后进入到高压汽包,在高压汽包中的水进入到高压蒸发器中,换热后的汽水混合物至高压汽包中,蒸汽进入高压过热器中。本实用新型合理配置双系统受热面,双压利用系统产生的双压蒸汽直接被客户使用,无需采用减温减压装置引入冷源,蒸汽产量远高于单压利用系统,热经济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6988823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676608.5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7D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水的煤气排水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设有排水口,在罐体中插入有煤气管,在罐体的顶部安装有补水管,在补水管上安装有电动截止阀,电动截止阀通过控制器与投入式液位计连接,投入式液位计位于罐体底部;通过投入式液位计感受液体的压力来控制电动截止阀的关和开。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的煤气排水器,实时电流信号小于设定值则阀门打开,实时电流信号大于等于设定值则阀门关闭,该实用新型既实现了及时补水,避免水封缺水、煤气击穿的危险,又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06988801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613278.5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严寒地区的蒸汽管道疏水回收系统,包括沿途与蒸汽管道相连接的若干个疏水回收单元,该疏水回收单元包括依次与蒸汽管道相连接的疏水阀组、冷凝水回收装置和冷凝水管道;每一冷凝水管道汇总连接有冷凝水总管,该冷凝水总管与蒸汽管道敷设于同一保温结构内。该蒸汽管道疏水回收系统利用在蒸汽管道的沿途连接若干个疏水回收单元,并将每一个疏水回收单元内回收的少量冷凝水汇聚至冷凝水总管内,并将冷凝水总管和蒸汽管道外敷设于同一保温结构内,解决因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冷凝水水量少,冷凝水流速低而造成的冷凝水回收困难和易冻结等现象;同时利用蒸汽管道自身热量的伴热原理,采用低成本设置实现了冷凝水的高效回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32737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0737324.2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式炉炉气回收和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和烟气除尘系统,从密闭收集罩来的炉气通过绝热烟道进入到焚烧炉的燃烧室中,与来自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的热空气进行混合后送入到焚烧炉完全燃烧,燃烧后的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到余热锅炉进行换热降温后进入到烟气除尘系统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闭式炉炉气回收和净化处理系统,热能回收率大大提高,除尘效率提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和冷却水,避免了二次污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