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轴转子储存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546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1340352.2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轴转子储存设备,包括底座、储存箱、可调支撑组件、盘车机构、充气组件、压力表、箱体排气阀、呼吸阀,储存箱安装于底座上,可调支撑组件设置于储存箱的内部并与其内底面滑动连接,长轴转子水平安装于可调支撑组件上,盘车机构在储存箱的一侧安装于底座上,其一端穿设于储存箱的侧面至其内部并朝向长轴转子的一端部,盘车机构、充气组件分别连通气源A,充气组件与储存箱的内部连通,箱体排气阀、呼吸阀间隔安装于储存箱的上部并分别与其内部连通,压力表安装于储存箱上。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工作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潮湿环境,转子等精密设备腐蚀生锈难以保存的问题,无需为其特意设置专用储存场地,降低存储成本。

    一种长轴转子储存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5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40352.2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轴转子储存设备,包括底座、储存箱、可调支撑组件、盘车机构、充气组件、压力表、箱体排气阀、呼吸阀,储存箱安装于底座上,可调支撑组件设置于储存箱的内部并与其内底面滑动连接,长轴转子水平安装于可调支撑组件上,盘车机构在储存箱的一侧安装于底座上,其一端穿设于储存箱的侧面至其内部并朝向长轴转子的一端部,盘车机构、充气组件分别连通气源A,充气组件与储存箱的内部连通,箱体排气阀、呼吸阀间隔安装于储存箱的上部并分别与其内部连通,压力表安装于储存箱上。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工作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潮湿环境,转子等精密设备腐蚀生锈难以保存的问题,无需为其特意设置专用储存场地,降低存储成本。

    一种在危险介质管道带压开孔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0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99127.7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危险介质管道带压开孔的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主体支架、传动设备以及刀头组件;主体支架由三根定位支架柱与顶板及底座固定连接组成,传动设备中的电机与变速齿轮箱相连,且电机与变速齿轮箱固定在下端设有的同一底板上,底板通过滑套与定位支架柱连接以实现上下滑动,变速齿轮箱底部与下端的轴承箱相连,轴承箱与带有定位钻头的轴连接,轴的下部与固定在底座上的轴承相互连接;刀头组件中的刀头上部法兰与底座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刀头上部法兰与刀头下部法兰之间通过刀头腔体相连;本发明提高了危险介质管道带压开孔作业的安全性、精度、效率以及对不同管径和材质管道的适应性,并具备实时监测与反馈功能。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框架、管路系统减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41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8258.5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框架、管路系统减振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结合设计图纸及现场记录情况,绘制振动管线吊点布局单线图;S2检测框架、管路系统振动情况,标注振动方向、速率,并绘制出管路内部气体流向与振动增强方向的对比图;S3检查已有减振元件的使用情况;S4对各分段管路进行管系应力核算,分别核算一次应力以及二次应力;S5根据管系应力核算结果确定增加减振元件位置及减振方式;S6对框架进行减振;S7重复步骤S2、S3、S4以及S5,直至各分段管路的管系应力核算均符合要求;S8结束。本发明所提供的减振方法对整个管路系统进行应力校核、减振,有效避免了振动点到处跑的问题,保护了管道系统及压缩机本身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改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894785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22011952.1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改造结构,包括气缸本体和轴承箱,所述气缸本体的一侧设有轴承箱,所述轴承箱与气缸本体之间通过连接座连接,且连接座的内侧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气缸本体和轴承箱内,所述气缸本体内设有凸堵块,且凸堵块的一侧在气缸本体上滑动连接有活塞组件,所述轴承箱上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与蜗杆连接,该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改造结构通过设置的蜗杆与凸堵块进行连接,继而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蜗杆进行转动,以调节凸堵块与活塞组件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活塞组件每次往复运动时的打气量,使得在打气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凸堵块与活塞组件之间的间距增大,以提升打气量。

    一种耐腐蚀换热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73029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3049194.4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煤化工含氨废水领域的耐腐蚀换热器。一种耐腐蚀换热器,包括壳程、进气侧管箱、出气侧管箱,管束;壳程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进气侧管箱设有进气口,出气侧管箱设有出气口;进气侧管箱的内壁、出气侧管箱的内壁均为碳钢内壁复合氟塑料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解决了换热器管束腐蚀问题,采用石墨+复合氟塑料内衬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碳钢、不锈钢等金属组件与腐蚀介质接触造成的腐蚀问题;降低制造成本,石墨换热器+氟塑料内衬费用约为钛材换热器制造费用的20%,约为碳钢换热器制造费用的85%。

    一种CO和H2深冷分离系统的快速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7908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910904188.5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和H2深冷分离系统的快速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它包括液氮储罐以及与液氮储罐连接的液氮气化装置,液氮气化装置连接有气路管线和液路管线,气路管线具有两路气体输出线路,其中一条气体输出线路与冷箱连接,另外一条气体输出线路与火炬连接,液路管线具有三路液体输出线路,其中一条液体输出线路与冷箱连接,另外一条液体输出线路与火炬连接,还有一条液体输出线路与换热器连接。其优点是:通过获得的实时温度改变氮气的状态来实现温度的调节,使其达到可以实现CO和H2分离的温度,其气路和液路管线之间的有效切换,大大加快了CO和H2分离过程中降温冷却过程,缩短达到CO和H2分离条件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