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51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71353.3
申请日:2025-03-08
Applicant: 池州学院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铅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发光铅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Pb(2‑ClNA)2]n,其中,2‑ClNA=2‑氯烟酸根,该发光铅配位聚合物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本发明发光铅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是按照1:2的摩尔比称取三水合醋酸铅、2‑氯烟酸,加入无水乙醇和少量去离子水,常温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即得。本发明制备的发光铅配位聚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明亮的青色光,可发室温磷光,寿命为2.76ms,量子产率为16.25%,不仅发光寿命长,发光效率高,同时还降低了发光材料的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8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694456.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池州学院
IPC: B01J20/28 , B01J20/0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固相一锅制备铜化合物纳米材料在吸附刚果红中的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在室温条件下将五水合硫酸铜和4,4‑联吡啶混合进行机械球磨或人工玛瑙研磨而进行的固相反应,一锅法制备出的纳米材料在水相中相对稳定并且对于阴离子型有机染料刚果红具有高效、快速的吸附能力。本发明整个制备过程简便、易于操作,产物纯度高、产率高;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模板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符合材料绿色合成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8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94456.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池州学院
IPC: B01J20/28 , B01J20/0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固相一锅制备铜化合物纳米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室温条件下将五水合硫酸铜和4,4‑联吡啶混合进行机械球磨或人工玛瑙研磨而进行的固相反应,一锅法制备出的纳米材料在水相中相对稳定并且对于阴离子型有机染料刚果红具有高效、快速的吸附能力。本发明整个制备过程简便、易于操作,产物纯度高、产率高;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模板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符合材料绿色合成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126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1018850.X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池州学院
IPC: C07D271/107 , C09B23/1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1,3,4‑噁二唑核的荧光染料,其结构式为:本发明制备的含1,3,4‑噁二唑核荧光染料合成简单,可以应用于荧光传感器;可用荧光猝灭法检测铁离子(Fe3+或Fe2+),选择性好,灵敏度很高,干扰离子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1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18850.X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池州学院
IPC: C07D271/107 , C09B23/16 , C09K11/06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71/107 , C09B23/164 , C09K11/06 , C09K2211/1048 , G01N21/6428 , G01N2021/64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1,3,4‑噁二唑核的荧光染料,其结构式为:本发明制备的含1,3,4‑噁二唑核荧光染料合成简单,可以应用于荧光传感器;可用荧光猝灭法检测铁离子(Fe3+或Fe2+),选择性好,灵敏度很高,干扰离子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6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4502.2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池州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学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公开一种稀土发光材料,该稀土发光材料最小单元的化学式为[Ln4(BIPA)6(1,10phen)3(H2O)2]·4H2O·DMF,其中Ln为稀土元素,BIPA为5‑溴间苯二甲酸阴离子,1,10‑phen为1,10‑菲啰啉,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还公开一种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稀土盐、5‑溴间苯二甲酸、一水合1,10‑菲啰啉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反应液;反应液130℃~150℃保温反应20h~36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得到稀土发光材料;还公开了稀土发光材料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本申请在生产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够制备获得纯度、稳定性、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均表现十分优良的稀土发光材料,在工业上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7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0425.2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池州学院
IPC: C07D487/04 , C07F1/08 , G01N21/64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碘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包括1,3‑二苯基苯并[4,5]咪唑并[1,2‑α]吡嗪和铜离子,以1,3‑二苯基苯并[4,5]咪唑并[1,2‑α]吡嗪作为荧光基体物质,通过1,3‑二苯基苯并[4,5]咪唑并[1,2‑α]吡嗪结构中氮原子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并在溶剂的作用下,构建1,3‑二苯基苯并[4,5]咪唑并[1,2‑α]吡嗪和铜离子二元体系,得到荧光探针。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对碘离子具有特异性识别,且能够用于直接观察来检测碘离子。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对碘离子的最低检测限为6.64μM,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的优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