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48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0767619.4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质资源评价和分子植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粳稻全基因组SNP位点组合、基因芯片及其应用。所述SNP位点组合包括编号1‑69554的SNP位点。本发明深度剖析了粳稻变异组大数据,提炼出对粳稻种质资源评价与分子育种具有直接关系的位点信息,并设计成高性价比的中高密度的液相捕获基因分型芯片。可以作为粳稻指纹图谱用于水稻种质资源同质化鉴定与分子系谱检测;检测已知有利基因的基因型与聚合情况;粳稻重要农艺性状构成因子基因组响应位点的优势单体型;检测水稻样本的籼粳血缘比例与染色体区间;用于QTL作图群体的遗传图谱构建与GWAS自然群体单体型图谱构建;检测水稻是否具有转基因成分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00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78825.6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大颗粒生物炭基肥料,涉及生物炭基肥料领域。该肥料以生物炭为基质材料,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保水性,为肥料缓释提供良好基础。焦油-炭粉层具有疏水作用,可降低养分的淋失,大颗粒肥料施入后,在土壤中、根系附近形成小型的肥料库,养分由外至内逐层释放,从而达到比传统小颗粒炭基肥更好的缓释效果;有利于在施肥过程中实现精量施肥。超大颗粒生物炭基肥料外层为焦油层,在种子及根系周围释放刺激性气味,对地下害虫起到趋避作用,发挥保苗作用。与本发明所用的基质材料为纯生物质颗粒炭微粒,其主要成分60%以上是碳素,颗粒肥料在全部释放养分后,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碳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与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8635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926489.3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土促生根返青发蘖水稻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改土促生根返青发蘖水稻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比例包括生物有机炭材料15‑30,畜禽粪便炭材料10‑20,风化煤5‑10,过氧化镁0.5‑1,硅钙渣肥2‑8,尿素10‑20,磷酸一铵5‑10,氯化钾5‑8,硫酸锌0.4‑1.5,微生物菌剂0.01‑0.1,粘结剂10‑15。所述的改土促生根返青发蘖水稻肥经过生物有机炭材料、畜禽粪便炭材料制备、微生物负载、最终制得制备复合肥料。本发明的生物有机炭的制备工艺和特定微生物菌固化方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加分蘖数,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有机质分解和养分矿化形成过程,增促地上部植株生长等作用,通过改性生物有机炭材料及特定微生物的科学配比,起到改土培肥,促生根、返青发蘖的作用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768642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564399.X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B1/02 , C05G3/00 , C05G3/04 , C05B7/00 , C05D9/00 , C05D9/02 , C05F1/005 , C05F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炭基保护地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原料包含生物质颗粒炭微粒、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贝壳粉、壳聚糖、复硝酚钠、沸石粉、硫酸亚铁、腐殖酸。所述的生物质颗粒炭是玉米芯炭、玉米秸秆炭、稻壳炭、花生壳炭、蘑菇盘炭等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利用生物质颗粒炭微孔丰富、较强的吸附性能,与其他具备土壤调理功能的功能组分复合制成颗粒状炭基保护地土壤改良剂。该产品制备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可有效地改善保护地土壤理化性状、消减土壤连作障碍,提高保护地土壤生产能力,有利于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2488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64395.1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G3/0058 , A01C21/00 , C05B7/00 , C05C9/00 , C05D1/02 , C05D9/00 , C05D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炭基苹果树专用肥及其应用,其原料包含玉米芯颗粒炭微粒、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硼砂、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硫酸亚铁。本发明利用玉米芯颗粒炭微孔丰富、较强的吸附性能,与苹果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复合,并用膨润土或粘土做粘结剂,制成颗粒状炭基苹果树专用肥。该肥料制备工艺简单、经济环保,满足不同树龄及苹果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且肥料利用率高,节省施肥成本及能耗,有利于提高苹果果实产量和品质,适合在广泛地区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0234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648975.0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式生物质炭化炉,属于生物质炭化技术领域。包括炉体及置于炉体内的燃烧室、预热仓、炭化室、导气管、烟囱及上盖,所述预热仓置于炭化室上方,燃烧室置于炭化室下方,在预热仓内设置有搅龙,在预热仓和炭化室间设置有物料导入通道,炭化室和燃烧室间设置有多个导气管,所述炭化室内还设置有搅拌器。本发明通过搅拌,改变了热传递方式,物料被加热的速度快。通过搅拌被加热的高温物料与低温物料相互掺合,使物料间的传热面积大大增加,由于物料运动,可产生对流换热,受热均匀,物料炭化均匀,质量好。热裂解炭化产生的可燃气体在炉内直接燃烧,在炭化中后期为热裂解提供足够的热量,不用额外添加燃料,达到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8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016244.9
申请日:2014-01-13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IPC: F23G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化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分流管、配风口、稳流罩、耐热绝缘座、耐高温导线、电阻丝、节能网、燃烧器壁、火焰探测器等,通过电阻丝和节能网构成的预加热引燃区,使生物质炭化炉产生的尾气充分燃烧,达到节能高效、清洁环保。并可进一步通过与蒸汽发电机和蓄电池配合,实现能量回收利用,减少化石能源投入。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使用该设备进行尾气处理的操作方法,包括调压、供电、断电等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3602340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48975.0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式生物质炭化炉,属于生物质炭化技术领域。包括炉体及置于炉体内的燃烧室、预热仓、炭化室、导气管、烟囱及上盖,所述预热仓置于炭化室上方,燃烧室置于炭化室下方,在预热仓内设置有搅龙,在预热仓和炭化室间设置有物料导入通道,炭化室和燃烧室间设置有多个导气管,所述炭化室内还设置有搅拌器。本发明通过搅拌,改变了热传递方式,物料被加热的速度快。通过搅拌被加热的高温物料与低温物料相互掺合,使物料间的传热面积大大增加,由于物料运动,可产生对流换热,受热均匀,物料炭化均匀,质量好。热裂解炭化产生的可燃气体在炉内直接燃烧,在炭化中后期为热裂解提供足够的热量,不用额外添加燃料,达到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3394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0715553.5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IPC: B01J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炭基肥料的生产设备及方法,包括蒸汽造粒装置和烘干装置,蒸汽造粒装置内经过蒸汽造粒的物料进入烘干装置中进行再次烘干造粒;蒸汽造粒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一加料箱、第一出料箱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机体转动;第一加料箱的一侧设有蒸汽反应室,蒸汽反应室内设有2个蒸汽喷头,用于对物料进行蒸汽混合;烘干装置包括第二机体、第二加料箱、第二出料箱、第二驱动机构和热风炉,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机体转动;热风炉能够对第二机体形成热风气流;第二机体内设置有导料组件。该方法是在生物炭与无机肥混合均匀基础上,利用蒸汽发生反应造粒,生成生物炭基肥颗粒,且采用二次造粒法,提高成球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2945.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沈阳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稻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水稻种植方法,其中使用的有机物料是将水稻废弃物经过机械破碎,粉碎物加入改性催化剂,在150‑200℃温度,3MPa压力下进行水热碳化处理,然后在700‑800℃温度,炭化获得炭化物材料,其后将炭化物材料与养分在高温汽化下热熔混合制成的。使用的有机肥是将上述有机物料和稻壳、米糠混合,其混合物在喷施混合剂后,采用造粒机造粒制备。本发明将秸秆、稻壳等水稻生产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制成有机物料、有机肥,应用于东北寒地优质水稻连续生产种植过程中,可实现基于稻作生产系统内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水稻生产种植高效、健康、可持续,对促进水稻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