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共聚物共混物、由其形成的制品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022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80011079.9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共混物,包含5wt%-95wt%的聚(酯-碳酸酯-碳酸酯),其包含40mol%-95mol%包含低热双酚基团和高热双酚基团的酯单元,其中基于聚(酯-碳酸酯-碳酸酯)中的酯单元总摩尔数,所述酯单元包含20mo%-80mol%的低热双酚基团和20mol%-80mol%的高热双酚基团,和5mol%-60mol%包含低热双酚基团和高热双酚基团的碳酸酯单元,其中基于聚(酯-碳酸酯-碳酸酯)中的碳酸酯单元总摩尔数,所述碳酸酯单元包含20mol%-80mol%的低热双酚基团和20mol%-80mol%的高热双酚基团;以及5wt%-95wt%的聚(醚酰亚胺),其中每种聚合物的wt%都基于所述共混物中的聚合物总重量,并且根据ASTM D1003使用带有光源C和2°观察器的色空间CIE1931测定,包含该聚合物共混物的模制0.125英寸厚ASTM拉伸条具有小于25%雾度值。

    聚(酯-碳酸酯)共聚物、由其形成的制品、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71787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780023265.5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聚(酯‑碳酸酯)共聚物包含式(I)的碳酸酯单元;和式(II)的酯单元,其中:T为C2‑20亚烷基,C6‑20亚环烷基、或C6‑20亚芳基;以及R1和J各自独立地为(a)双酚A二价基团和(b)C16或更高级二价基团(b),其中所述C16或更高级二价基团按照40mol%~50mol%的量存在;所述酯单元按照40mol%~60mol%的量存在;所述聚(酯‑碳酸酯)共聚物具有18,000~24,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并且所述组合物的样品具有根据ASTM D3418以20℃/min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的210~23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根据ISO11443测定的在644s‑1和350℃下小于1050Pa‑s的熔体粘度。

    聚(酯-碳酸酯)共聚物、由其形成的制品、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717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3265.5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聚(酯-碳酸酯)共聚物包含式(I)的碳酸酯单元;和式(II)的酯单元,其中:T为C2-20亚烷基,C6-20亚环烷基、或C6-20亚芳基;以及R1和J各自独立地为(a)双酚A二价基团和(b)C16或更高级二价基团(b),其中所述C16或更高级二价基团按照40mol%~50mol%的量存在;所述酯单元按照40mol%~60mol%的量存在;所述聚(酯-碳酸酯)共聚物具有18,000~24,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并且所述组合物的样品具有根据ASTM D3418以20℃/min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的210~23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根据ISO11443测定的在644s-1和350℃下小于1050Pa-s的熔体粘度。

    聚(酯-碳酸酯)共聚物、由其形成的制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842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18951.3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一种聚(酯‑碳酸酯)共聚物,包含式(I)的碳酸酯单元;和式(II)的酯单元,其中:T为C2‑20亚烷基、C6‑20亚环烷基或C6‑20亚芳基;并且R1和J各自独立地为双酚A二价基团和苄甲内酰胺二价基团,条件是基于双酚A二价基团和C1/2二价基团总摩尔数,苄甲内酰胺二价基团以40mol%至50mol%的量存在,而基于碳酸酯单元和酯单元的摩尔数之和,酯单元以40mol%至60mol%的量存在;并且其中聚(酯‑碳酸酯)共聚物具有18,000至24,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并且组合物具有210至235℃的Tg和在644s‑1和350℃下小于1050Pa‑s的熔体粘度。

    聚(酯-碳酸酯)共聚物、由其形成的制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84216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80018951.3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一种聚(酯‑碳酸酯)共聚物,包含式(I)的碳酸酯单元;和式(II)的酯单元,其中:T为C2‑20亚烷基、C6‑20亚环烷基或C6‑20亚芳基;并且R1和J各自独立地为双酚A二价基团和苄甲内酰胺二价基团,条件是基于双酚A二价基团和C1/2二价基团总摩尔数,苄甲内酰胺二价基团以40mol%至50mol%的量存在,而基于碳酸酯单元和酯单元的摩尔数之和,酯单元以40mol%至60mol%的量存在;并且其中聚(酯‑碳酸酯)共聚物具有18,000至24,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并且组合物具有210至235℃的Tg和在644s‑1和350℃下小于1050Pa‑s的熔体粘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