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钢SMA自复位耗能器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3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53546.8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钢SMA自复位耗能器及制作方法,包括一对相背设置的外槽钢及一对内拉压杆;一对外槽钢的间隙内设两组卡块组,每组卡块组包括第一卡块对及第二卡块对,第一卡块对设在靠近外槽钢端部的一侧;内拉压杆上固定一对推块,一对推块间套设一对中间板;一对中间板位于第一卡块对及第二卡块对之间;一对外槽钢两端分别连接端板,靠近第一卡块对的中间板与靠近的端板之间连接SMA绞线,靠近两个第二卡块对的两个中间板之间连接SMA绞线。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当内拉压杆受到地震时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时,将应力传导至连接在间隙内的各段SMA绞线,SMA绞线在其自复位回复力的作用下消耗受到的应力能量,从而达到耗能减震的作用。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耗能框架梁柱连接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74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60145.2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自复位耗能框架梁柱连接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柱、预制梁和用于连接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的耗能连接组件;本申请通过在预制柱的柱侧钢板上安装第一工字钢,预制梁端部设置第二工字钢,在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板,在第一工字钢翼缘和第二工字钢翼缘连接第二连接板,二者作为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的连接件;通过在第一工字钢腹板和第二工字钢腹板分别连接第一π型钢,在一个第一π型钢翼缘上设置T型钢,另一个上设置第二π型钢,传递剪力和自复位荷载;通过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黄铜板,地震时黄铜板与第一连接板、第一π型钢分别产生相对运动,形成摩擦耗能,消耗地震能量。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耗能连接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843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430841.6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耗能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柱、预制梁、用于连接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的耗能连接组件;所述预制柱靠近所述预制梁的侧壁安装有水平横放的柱侧H型钢;所述预制梁靠近所述预制柱的端部安装有水平横放的的梁端H型钢;所述耗能连接组件包括:沿柱侧H型钢、梁端H型钢自由端靠近的方向上依次对称设置的型钢端板、腹板端板,连接两个腹板端板的腹板,在柱侧H型钢、梁端H型钢上下翼缘对称设置的核心板;所述腹板包括外侧的两个外连接板和内部的内连接板;预制梁和梁端H型钢连接后锚固在混凝土中。本发明在连接处耗散大量能量,减小能量向节点核心区和柱的传递,减小损伤,保证结构整体的安全。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耗能框架梁柱连接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7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360145.2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自复位耗能框架梁柱连接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柱、预制梁和用于连接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的耗能连接组件;本申请通过在预制柱的柱侧钢板上安装第一工字钢,预制梁端部设置第二工字钢,在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板,在第一工字钢翼缘和第二工字钢翼缘连接第二连接板,二者作为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的连接件;通过在第一工字钢腹板和第二工字钢腹板分别连接第一π型钢,在一个第一π型钢翼缘上设置T型钢,另一个上设置第二π型钢,传递剪力和自复位荷载;通过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黄铜板,地震时黄铜板与第一连接板、第一π型钢分别产生相对运动,形成摩擦耗能,消耗地震能量。

    一种附加月牙肋的带肋叠合板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3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72959.7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加月牙肋的带肋叠合板及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叠合板剪切力过大时造成剪切破坏的问题。所述附加月牙肋的带肋叠合板中,横向钢筋与拼接边垂直,且在拼接边处焊接有钢质连接件,同时在当前拼接边处的肋板侧面具有一个月牙形凹槽,凹槽下边缘与钢质连接件相切;现场浇后,两个预制带肋底板的拼接边对合,且相对应的钢质连接件焊接连接,两个月牙凹槽构成一个近圆形结构,与现浇层的混凝土相咬合。本发明在叠合板中增加了同一梁、不同预制板间的横筋连接,实现了受力的双向传递;月牙肋与现浇混凝土充分咬合,增大现浇层与预制底板的整体性,并增大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整体性,进一步提高了叠合板的抗剪能力及双向抗弯性能。

    一种全钢SMA自复位耗能器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3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253546.8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钢SMA自复位耗能器及制作方法,包括一对相背设置的外槽钢及一对内拉压杆;一对外槽钢的间隙内设两组卡块组,每组卡块组包括第一卡块对及第二卡块对,第一卡块对设在靠近外槽钢端部的一侧;内拉压杆上固定一对推块,一对推块间套设一对中间板;一对中间板位于第一卡块对及第二卡块对之间;一对外槽钢两端分别连接端板,靠近第一卡块对的中间板与靠近的端板之间连接SMA绞线,靠近两个第二卡块对的两个中间板之间连接SMA绞线。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当内拉压杆受到地震时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时,将应力传导至连接在间隙内的各段SMA绞线,SMA绞线在其自复位回复力的作用下消耗受到的应力能量,从而达到耗能减震的作用。

    一种基于配筋连接的预制板与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159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76701.4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配筋连接的预制板与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预制板,预制板的搭接边的上侧中部设置一个矩形的半开放式剪切槽,同时垂直于搭接边方向设置若干个从上向下深入板底的凹槽;根据凹槽的形状加工配筋,总长度为2倍凹槽长度与预制板搭接间距之和;将预制板对称吊装在梁的两侧,两侧的剪切槽和凹槽的槽口各自相对;将配筋的两端放入对称的预制板凹槽中;沿两个对称的拼接边对称设置纵向连接钢筋,在水平面内垂直于配筋,并在交叉点处固定于所在平面的配筋上;现浇混凝土并振捣。本发明增强了预制板与梁的整体性,提高抗剪切性能,避免梁的剪切破坏。

    一种全钢摩擦耗能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3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53517.1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钢摩擦耗能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内核方钢管,内核方钢管的两侧分别贴合设置外包槽钢,外包槽钢的主板上固定有带长槽孔黄铜板,带长槽孔黄铜板的一侧设可移动地主滑动摩擦板;内核方钢管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刚性螺栓杆,刚性螺栓杆依次穿过带长槽孔槽钢侧面、带长槽孔黄铜板及主滑动摩擦板后伸出主滑动摩擦板的表面;刚性螺栓杆的端部伸出至主滑动摩擦板的外侧,伸出的端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主滑动摩擦板之间设有套设在刚性螺栓杆外侧的碟形弹簧。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滑动摩擦板与带长槽孔黄铜板相对移动时发生摩擦,达到耗能的目的,增加与之连接的框架主体的侧向刚度,提高建筑抗震性。

    一种基于配筋连接的预制板与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159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76701.4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配筋连接的预制板与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预制板,预制板的搭接边的上侧中部设置一个矩形的半开放式剪切槽,同时垂直于搭接边方向设置若干个从上向下深入板底的凹槽;根据凹槽的形状加工配筋,总长度为2倍凹槽长度与预制板搭接间距之和;将预制板对称吊装在梁的两侧,两侧的剪切槽和凹槽的槽口各自相对;将配筋的两端放入对称的预制板凹槽中;沿两个对称的拼接边对称设置纵向连接钢筋,在水平面内垂直于配筋,并在交叉点处固定于所在平面的配筋上;现浇混凝土并振捣。本发明增强了预制板与梁的整体性,提高抗剪切性能,避免梁的剪切破坏。

    一种具有现浇面的预制底板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98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76830.3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现浇面的预制底板及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施工领域。所述预制底板通过在预制底板的非现浇面侧、垂直于底板内横向受力钢筋、沿预制底板拼接边,设置横筋连接件,横筋连接件包括同时焊接于相邻横筋上的内侧端和露在板外的预留焊接端,横筋连接件长度与拼接边等长或占拼接边长度的预定比例且均匀分布于拼接边上;当进行现浇时,两个相互拼接的预制底板边缘处的预留焊接端相互焊接连接。本发明通过横筋连接件将分散的横筋连为一体,使底板端部受到的剪切力同时沿横、纵两个方向传递,同时在多个预制底板间分担,防止剪切力过大造成剪切破坏,增强拼接预制底板的整体性,提高楼板的抗震、抗剪性能,操作简单易行,降低了施工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