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93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1723000.X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的底板松弛深度判别方法,目标是使用置信区间估计法分析处理现场实测的受采掘影响引起的底板微震事件数量,得到巷道底板影响范围和松弛深度。主要包含如下步骤:在巷道内布置微震信号检波器,收集与处理微震数据,绘制微震事件深度区间分布图,用置信区间估计法分析区间分布图,得到巷道底板影响范围及松弛深度。本发明将置信区间估计法应用于微震事件数据处理,微震技术应用于巷道底板影响范围监测,实时动态监测巷道底板,科学高效分析微震实测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地监测巷道受采掘影响范围,为矿井采取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及矿井财产不受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99104.0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压开采煤矿水害微震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区域的微震事件集合;基于所有微震事件的纵横波时差和波形上升时间,筛选得到典型水运动微震事件集合;基于预设微震突水危险时段预警条件,对典型水运动微震事件集合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突水危险时段;当确定存在突水危险时段时,对第一微震事件集合进行平面分析,确定第一微震事件集合中的所有微震事件所指示的各个位置的突水危险性指数;基于第一微震事件集合中的所有微震事件所指示的各个位置的突水危险性指数和待监测区域的平面图,确定突水危险区域,并进行突水危险时段和突水危险区域的预警。本发明可以实时且准确地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230560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1173154.2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回采工作面的来压步距计算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回采工作面的震动监测信号;根据震动监测信号计算至少一个微震事件对应的微震事件数据;根据微震事件数据对各个微震事件进行分类,得到至少一个微震事件组;根据第一微震事件组中各个微震事件对应的微震事件数据生成第一微震事件组对应的顶板岩层破裂线;计算相邻顶板岩层破裂线间的距离,并根据各个相邻顶板岩层破裂线间的距离计算目标回采工作面的下一个来压步距。本申请可以便捷有效的计算目标回采工作面的来压步距,为在目标回采工作面上提前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保障作业的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056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73154.2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回采工作面的来压步距计算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回采工作面的震动监测信号;根据震动监测信号计算至少一个微震事件对应的微震事件数据;根据微震事件数据对各个微震事件进行分类,得到至少一个微震事件组;根据第一微震事件组中各个微震事件对应的微震事件数据生成第一微震事件组对应的顶板岩层破裂线;计算相邻顶板岩层破裂线间的距离,并根据各个相邻顶板岩层破裂线间的距离计算目标回采工作面的下一个来压步距。本申请可以便捷有效的计算目标回采工作面的来压步距,为在目标回采工作面上提前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保障作业的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03036.4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震特征的顶板来压显现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顶板的岩层结构数值,计算来压步距理论值;对来压步距理论值进行修正,得到来压步距预测值;根据获取生产现场的进度表数据,得到工作面每日实际回采进度参数;计算来压步距预测值和实际回采进度参数的比值,得到预测来压显现时间属性;当预测来压显现时间属性大于或等于当前来压显现时间属性时,对顶板来压显现进行预测并触发预警装置。本发明能够对工作面顶板来压显示进行分析预测,并且准确判断顶板来压步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测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5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29218.6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矿井水患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承压水上采煤微震突水预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突水样本库,所述突水样本库包括至少一个突水案例及对应的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各个突水案例对应的初始训练样本;对各个初始训练样本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各个初始训练样本的相关性系数;并剔除相关性系数高于相关性系数阈值的初始训练样本,得到第一训练样本;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和第一训练样本,创建承压水上采煤微震突水预警模型,所述承压水上采煤微震突水预警模型用于对承压水上采煤矿井进行突水预警。本发明提供的承压水上采煤微震突水预警方法能够提高突水预警的准确性,为矿井的安全作业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80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0501855.8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D21/02 , G01N33/24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岩石岩性确定系统及方法,该岩石岩性确定系统包括:掘进机、冲击力检测单元、深度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掘进机包括钻臂,钻臂用于冲击待确定岩性的岩石;冲击力检测单元与掘进机连接,用于测量钻臂的单次冲击力;深度检测单元,用于测量钻臂在单次冲击过程中最大掘进深度;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对岩石被冲击后的区域进行图像采集;数据处理单元与冲击力检测单元、深度检测单元以及图像采集单元均连接,用于获取冲击力检测单元的测量结果、深度检测单元的测量结果以及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结果,并确定岩石的岩性。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避免了大量的人力劳动,不需要繁琐的运输,不会妨碍巷道掘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48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011001164.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然气产层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应用于燃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在确定待评价产层组所属的产层组类型之后,基于产层组类型表征的待评价产层组的储层构成,分别计算待评价产层组的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参数值,以及各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权重系数;针对每一个非均质性影响参数,根据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参数值,计算用于表征非均质性影响参数与非均质评价结果的关联程度的隶属度,最终根据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系数,确定待评价产层组的非均质性评价结果,通过本方法,可以实现对包含两种及以上储层的天然气产层组进行非均质性评价,进而为煤系“三气”的整体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0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9700.8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循环劈裂注浆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循环注浆管、循环回水管、钢绞线和封孔器,循环注浆管和循环回水管连接成一条连通的U型回路并通过固定支架放置在锚孔内部,二者处于锚孔锚固段部分的管体上开设有注浆孔且注浆孔处覆盖有临时封堵材料,二者管口延伸至支挡结构外侧,且循环回水管管口处设有单向阀;固定支架间隔卡设于循环注浆管和循环回水管之间的空隙中,其中部开设有通孔,外侧设置有卡固槽,钢绞线设有多根并通过固定支架通长铺设在锚孔内;封孔器套设在循环注浆管、循环回水管和钢绞线组成的管束上,并设置于锚孔自由段靠近锚固段的一侧端部。本发明实现了超高压循环劈裂注浆,并大大提高了锚固段的有效劈裂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01164.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然气产层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应用于燃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在确定待评价产层组所属的产层组类型之后,基于产层组类型表征的待评价产层组的储层构成,分别计算待评价产层组的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参数值,以及各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权重系数;针对每一个非均质性影响参数,根据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参数值,计算用于表征非均质性影响参数与非均质评价结果的关联程度的隶属度,最终根据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系数,确定待评价产层组的非均质性评价结果,通过本方法,可以实现对包含两种及以上储层的天然气产层组进行非均质性评价,进而为煤系“三气”的整体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