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田土壤改良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6520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15136.3

    申请日:2014-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田土壤改良方法,适用于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烤烟种植区域。本发明烟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黑麦草播种、黑麦草翻压、烟田调理剂施入、烟草施肥量扣除等步骤,利用绿肥改良烟田时所需要的适宜的绿肥品种、翻压量、翻压时期、翻压方式,以及翻压绿肥后适宜的施肥量等,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并能减少烟田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烟叶外观质量、上等烟比例和内在品质,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烟草专用生物炭基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057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40025.1

    申请日:2014-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草专用生物炭基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肥养分释放过快的技术难题。该缓释肥是以烟秆生物质炭、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等为原料,经搅拌、烘干、造粒等工艺而制成。本发明缓释肥具有改善烟田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固碳潜力的作用和潜力,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的水热条件;烟秆生物质炭可延缓肥料在烟田土壤中的养分释放,使肥料养分释放与烟株的需肥规律相匹配,降低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所用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农业废弃物生态高值化利用,且本发明生物炭缓释肥制备方式简单,便于操作,利于大范围推广。

    烟田土壤改良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6520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15136.3

    申请日:2014-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田土壤改良方法,适用于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烤烟种植区域。本发明烟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黑麦草播种、黑麦草翻压、烟田调理剂施入、烟草施肥量扣除等步骤,利用绿肥改良烟田时所需要的适宜的绿肥品种、翻压量、翻压时期、翻压方式,以及翻压绿肥后适宜的施肥量等,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并能减少烟田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烟叶外观质量、上等烟比例和内在品质,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64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23272.7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旨在解决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以及其衍生出的农作物重金属超标对人体健康带来较大风险的问题。该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烟草秸秆用去离子水洗涤后烘干,热解炭化,研磨过筛,得烟杆生物炭;用纯度≥90%的工业级KOH固体与去离子水配制成1~5 mol·L‑1的KOH溶液;将烟秆生物炭和KOH溶液混匀后抽滤,干燥后研磨过筛,即可。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生物炭材料通过KOH溶液碱改性,使生物炭孔隙结构更丰富,提供了对铅镉离子的吸附空间,增强了生物炭与铅镉离子的螯合能力。而且本发明所制得的改性生物炭具有性能优越、操作简便、成本低等特点。

    用于密集烤房烟夹装烟方式的专用烤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6686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652635.X

    申请日:201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叶烘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集烤房烟夹装烟方式的专用烤烟方法。本发明烤烟方法主要包括变黄期、快速定色期和干筋期,其中变黄期包括保湿变黄期、中湿变黄期、排湿变黄期,快速定色期包含两个升温阶段和一个稳温定色阶段。本发明明确了烘烤过程中各时期的工艺参数,各项指标明确,操作简便,能切实解决现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烟叶变黄不充分、定色过程把握不够准确的难题,进一步降低了烘烤技术难度,便于掌握应用及广泛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