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地下热换器的强化换热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13928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410060489.8

    申请日:2004-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强化换热方法,通过检测地下换热器管路周围的土壤温湿度,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向地下换热器管路周围土壤注水:(1)在夏季,当检测到的土壤温度高于设定值或土壤湿度小于设定值时;(2)在冬季,当检测到的土壤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强化换热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地下换热器管路伴埋辅设的埋管系统、地下换热器管路经过处的土壤中布设的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注水加压蓄水系统和注水加压控制电路,通过检测地下换热器管路周围的土壤温湿度,在夏季,当检测到的土壤温度高于设定值或土壤湿度小于设定值时;在冬季,当检测到的土壤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向地下换热器管路周围土壤注水。

    一种高湿地区用空气源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300532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10010199.2

    申请日:2004-04-14

    Abstract: 一种高湿地区用空气源热泵,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其四通阀的D口连接压缩机排气管、C口连接室外侧换热器,制热节流组件、制冷节流组件分别由节流部件和单向阀组成,室内换热器出口接四通阀的E口,四通阀的S口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吸气管连接。制热节流组件与制冷节流组件之间管路上串联有气液热交换器,四通阀S口接气液热交换器,气液热交换器接气液分离器。与四通阀C口连接的气态制冷剂集气管分两路与室外侧换热器并联连接,与室外侧换热器连接的液态制冷剂分液管并联后与制热节流组件连接,上部液态制冷剂分液管与压缩机排气管之间、四通阀的C口与气液分离器之间分别通过串有电磁阀的连接管形成排气旁通回路和回气旁通回路。本发明产品结霜速度慢、节能效果好。

    一种环保热泵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11207C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410010220.9

    申请日:2004-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Y02E10/10

    Abstract: 一种环保热泵,属空调技术领域。包括高氢气平衡压贮氢合金反应器和低氢气平衡压贮氢合金反应器,二者的氢气充放口之间并联抽气泵和旁通电磁阀。第一三通电磁阀(5)的进口管路通过水泵接地下水,其两个出口管路分别通过两个反应器后接第二三通电磁阀(6)进口,第二三通电磁阀(6)出口接带出水阀的第一水箱;第四三通电磁阀(15)进口管接换热器循环管路出口,其两个出口管路分别通过两个反应器后接第三三通电磁阀(14)的两个进口,第三三通电磁阀(14)的出口管可通过带出水阀的第二水箱和溶液泵接换热器循环管路进口。第一三通电磁阀(5)的出口管路和第三三通电磁阀(14)的进口管路连通,第二三通电磁阀(6)的进口管路和第四三通电磁阀(15)的出口管路连通。本发明环保效果好。

    利用工业余热制冷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88399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10010130.X

    申请日:2004-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工业余热制冷的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四个氢气压力不同的第一至第四平衡压贮氢反应器(1、2;3、4),由风机(25)作为空调风动力的空调第十一管路(26),由风机(28)作为工业加热设备助燃风动力的助燃第十二管路(27),工业加热设备的废气出口(12)和工业加热设备助燃空气入口(13),四个氢气压力不同的第一至第四平衡贮氢反应器(1、2;3、4)中的第一和第二贮氢反应器(1、2)之间设有第一氢气互流管(8),第三和第四贮氢反应器(3、4)之间设有第二氢气互流管(10),系统中设有切换废气流径、空调风流径以及助燃空气流径的转换电磁阀,通过上述转换电磁阀的控制。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利用工业余热,不需要高耗电的压缩机等设备,具有节能的作用。

    节能空调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8089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410010126.3

    申请日:2004-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Y02E10/10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空调器,该节能空调由四个具有不同氢气平衡压力的第一至第四贮氢合金反应器(RA、RB、RC、RD)、太阳能热水器(18)、空调风机盘管(15)、地下换热器(GS)、太阳能换热循环水泵(17)、空调盘管换热循环水泵(16)及地热换热循环水泵(22)构成,第一和第二贮氢合金反应器(RA、RB)之间设有第一氢气互流管(24),第三和第四贮氢合金反应器(RC、RD)之间设有第二氢气互流管(26),通过节能空调器中设置的循环转换阀组的控制,本发明利用贮氢合金具有吸氢放热和吸热放氢特性,实现空调制冷的目的。

    一种环保热泵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90591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410010220.9

    申请日:2004-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Y02E10/10

    Abstract: 一种环保热泵,属空调技术领域。包括高氢气平衡压贮氢合金反应器和低氢气平衡压贮氢合金反应器,二者的氢气充放口之间并联抽气泵和旁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5的进口管路通过水泵接地下水,其两个出口管路分别通过两个反应器后接三通电磁阀6进口,三通电磁阀6出口接带出水阀的水箱;三通电磁阀15进口管接换热器循环管路出口,其两个出口管路分别通过两个反应器后接三通电磁阀14的两个进口,三通电磁阀14的出口管可通过带出水阀的水箱和溶液泵接换热器循环管路进口。三通电磁阀5的出口管路和三通电磁阀14的进口管路连通,三通电磁阀6的进口管路和三通电磁阀15的出口管路连通。换热器循环工质为乙二醇/水溶液或水。本发明环保效果好。

    能综合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的暖通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35308A

    公开(公告)日:2005-07-06

    申请号:CN200310110263.X

    申请日:2003-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40 Y02E10/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能综合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的暖通空调装置。由太阳能集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喷射器、蒸发冷却器、生活热水储水器、循环水泵、地下换热单元等部件通过管路连接组成;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喷射器、循环水泵连接生活热水储水器组成太阳能热水系统;蒸发器通过四通阀连接压缩机和热水储水器,冷凝器一端连接热水储水器,另一端通过膨胀阀连接蒸发器组成压缩制冷系统;集热器通过四通阀与蒸发器和喷射器相连与热水储水器、冷凝器、循环水泵组成喷射制冷系统;集热器与热水储水器、蒸发冷却器和循环水泵相连组成蒸发冷却系统;地下换热单元是埋于地下的管路,与冷凝器相联接。能高效综合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一机多用,适于取暖制冷。

    能综合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的暖通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11203C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310110263.X

    申请日:2003-12-3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能综合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的暖通空调装置。由太阳能集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喷射器、蒸发冷却器、生活热水储水器、循环水泵、地下换热单元等部件通过管路连接组成;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喷射器、循环水泵连接生活热水储水器组成太阳能热水系统;蒸发器通过四通阀连接压缩机和热水储水器,冷凝器一端连接热水储水器,另一端通过膨胀阀连接蒸发器组成压缩制冷系统;集热器通过四通阀与蒸发器和喷射器相连与热水储水器、冷凝器、循环水泵组成喷射制冷系统;集热器与热水储水器、蒸发冷却器和循环水泵相连组成蒸发冷却系统;地下换热单元是埋于地下的管路,与冷凝器相联接。能高效综合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一机多用,适于取暖制冷。

    一种减慢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结霜速度的方法及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278090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310110262.5

    申请日:2003-12-31

    Abstract: 一种减慢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结霜速度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空气源热泵,属于空调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法为在空气进入室外侧换热器之前进行冷却干燥。采用该方法的空气源热泵包括室外侧换热器,在室外侧换热器进风侧设置与之串联的冷却干燥装置。冷却干燥装置和室外侧换热器均选用翅片管换热器,冷却干燥装置翅片间距大于室外侧换热器翅片间距。冷却干燥装置选用盘管,盘管直径小于室外侧换热器传热管直径。盘管外设有传热钢丝。盘管上翅片间距大于室外侧换热器翅片间距。利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减慢结霜的速度,从而减少热泵的除霜次数,提高热泵的制热效果和制热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