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觉协同激光的三维定向诱导钻孔周边致裂增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5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13565.8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觉协同激光的三维定向诱导钻孔周边致裂增透方法,属于煤层卸压增透促抽瓦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井下钻孔完毕后,通过激光束诱导头采集钻孔内煤层图像;对钻孔孔壁裂隙岩体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根据钻孔图像灰度数据分析煤岩裂隙并确定煤层易碎点;通过激光辅助摄像头获取图像中煤岩Z方向的深度数据,得到钻孔内煤层易碎点的点云数据值;根据钻孔内煤层易碎点三维坐标构建钻孔内壁三维点云数据模型,分析出三维状态下的激光破碎点和激光破坏量进行三维定向定量致裂。本发明方法中利用视觉扫描和激光技术的协同,实现了三维立体化定向诱导钻孔周边致裂,达到煤层定向、定量致裂,使周围区域得到卸压达到增透的目的。

    一种煤层气井越流补给量及参数动态变化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538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382712.5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一种煤层气井越流补给量及参数动态变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作所需的岩芯单元,确定实验方案;二、组装一种煤层气井越流补给量及参数动态变化测试装置,其包括气液环境模拟系统、越流补给测试系统、高性能计算机和回收系统;三、检查气密性;四、设置气液环境模拟系统的初始状态;五、将各个岩芯单元排列组合放入越流补给测试系统中;六、进行越流补给测试,高性能计算机收集测试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判断越流补给是否发生;七、通过回收系统对实验废物进行回收。本发明能较真实的还原原位储层条件,并能够实时监测越流补给发生的条件及不同状态下越流补给量的变化,为越流补给量变化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超声雾化智能精准降尘方法与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91225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86709.X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雾化智能精准降尘方法与装备,涉及粉尘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粉尘浓度监测装置对粉尘区域中各圈层位置实时扩散的粉尘浓度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利用转向机构带动二流体超声雾化喷头对粉尘区域进行降尘,根据实时正对的降尘区域进行粉尘浓度总量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同时根据转向机构带动二流体超声雾化喷头产生的转动角度,判断两侧二流体超声雾化喷头降尘区域的相互干扰强度,对应调控二流体超声雾化喷头实时的喷雾降尘功率,既高效完成煤矿生产工作面的粉尘降尘,同时也能够较为高效的利用配备的水资源,从而降低了实际生产作业成本,保证了煤矿生产工作面的人员人身安全,杜绝了煤矿粉尘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种煤层气井越流补给量及参数动态变化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5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82712.5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一种煤层气井越流补给量及参数动态变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作所需的岩芯单元,确定实验方案;二、组装一种煤层气井越流补给量及参数动态变化测试装置,其包括气液环境模拟系统、越流补给测试系统、高性能计算机和回收系统;三、检查气密性;四、设置气液环境模拟系统的初始状态;五、将各个岩芯单元排列组合放入越流补给测试系统中;六、进行越流补给测试,高性能计算机收集测试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判断越流补给是否发生;七、通过回收系统对实验废物进行回收。本发明能较真实的还原原位储层条件,并能够实时监测越流补给发生的条件及不同状态下越流补给量的变化,为越流补给量变化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1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94887.5

    申请日:2022-1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裂隙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混合注入系统、裂隙控制系统、煤粉运移监测系统和回收系统,裂隙控制系统包括一个腔体,腔体内中心设有裂隙管路,腔体由竖直设置的隔板分隔成多个舱室,每个舱室由裂隙管路分为上舱室和下舱室,每个舱室内均设有活塞泵、活塞和截止阀,上舱室内的活塞端部与下舱室内的活塞端部位于裂隙管路外壁,且裂隙管路长度大于腔体长度,裂隙管路通过围压输送管路与围压泵联通,本发明能对不同流速、不同倾角、气/液等流态下煤粉沉降位置、沉降速度、沉降量进行实时监测,查明其沉降规律,为不同条件下合理排煤粉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