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71230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703049.8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1B32/921 , C01B2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Ti3C2/g‑C3N4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Ti3C2粉末和g‑C3N4粉末,再将Ti3C2粉末和g‑C3N4粉末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然后分散到100毫升去离子水和异丙酮的混合溶液中,45℃、氮气气氛下超声处理6‑10小时,在3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处理混合悬浮液,去除未剥离的聚集体,留下Ti3C2和g‑C3N4均相分散的混合物溶液,采用孔径为0.05微米的混合纤维素酯滤膜过滤该混合物溶液,室温下真空干燥该滤膜20‑30小时,将混合纤维素酯滤膜上的物质进行分离,获得Ti3C2/g‑C3N4复合薄膜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多孔Ti3C2/g‑C3N4复合薄膜材料具有柔性、多孔等优点,可在化学合成催化剂、储氢材料等方面获得应用。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小、条件温和易控、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23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03049.8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1B31/30 , C01B2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Ti3C2/g-C3N4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Ti3C2粉末和g-C3N4粉末,再将Ti3C2粉末和g-C3N4粉末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然后分散到100毫升去离子水和异丙酮的混合溶液中,45℃、氮气气氛下超声处理6-10小时,在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处理混合悬浮液,去除未剥离的聚集体,留下Ti3C2和g-C3N4均相分散的混合物溶液,采用孔径为0.05微米的混合纤维素酯滤膜过滤该混合物溶液,室温下真空干燥该滤膜20-30小时,将混合纤维素酯滤膜上的物质进行分离,获得Ti3C2/g-C3N4复合薄膜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多孔Ti3C2/g-C3N4复合薄膜材料具有柔性、多孔等优点,可在化学合成催化剂、储氢材料等方面获得应用。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小、条件温和易控、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5069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108302.0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高应力巷道底鼓的方法,步骤为:a、在巷道底板施工开挖槽;b、对开挖槽两帮围岩施工水平锚索钻孔;c、在锚索钻孔内安装锚索;d、在开挖槽帮部围岩上铺设金属网;e、在锚索尾端设置槽钢;f、对锚索进行张拉施加高预紧力;g、对开挖槽进行混凝土浇注;h、随开挖槽掘进工作面的推进,重复步骤a至g,直至巷道底板加固浇筑施工完毕。通过采用这种方法,由于锚索水平布置在开挖槽帮部,能直接在巷道底板水平方向上形成高强度约束,避免巷道底板在水平方向上强烈挤压,从而有效地限制底板向巷道内挤压滑移以及过去底板钻孔钻进过程中排水排屑导致成孔质量差难题,实现了底板锚索在水平方向上大范围长距离加固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831443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84433.X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水界面可控制备钴/氧化钴纳米膜的方法,利用KBH4作为还原剂,在不溶性的离子液体水界面上实现过渡金属钴/氧化钴纳米膜结构材料制备,离子液体选择非水溶性的咪唑基阳离子,弱配位的复合阴离子,如PF6-等。对纯的离子液体、上清液、液体钴/氧化钴胶体和离心干燥的固体进行红外光谱测定,显示离心前后离子液体在钴/氧化钴表面均未吸附,实现完全“清洁”的钴/氧化钴纳米膜的制备。本实验可通过改变咪唑环上的取代基和阴离子的不同实现纳米膜结构的调控。在离子液体水界面上实现“清洁”可控钴/氧化钴的纳米膜制备基于离子液体在金属表面的选择性弱吸附效应和模板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7195884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402299.7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偏硅酸锂掺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硅粉和氧化石墨混合物加入含有氢氧化锂的乙醇水溶液中,采用水热法合成Li2SiO3/GE前驱体;Li2SiO3/GE前驱体在氩气保护下经烧结得到偏硅酸锂掺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偏硅酸锂掺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经试验证明,可提高电池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7215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057361.4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载型Pd纳米颗粒嵌入过渡金属纳米膜结构的新型催化剂,属于纳米材料技术和燃料电池催化领域。本发明利用碳载体表面负载的过渡金属纳米膜与Pd纳米颗粒表面原子的界面作用,以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或保护剂,将Pd纳米颗粒嵌入过渡金属纳米膜中形成新型碳载结构催化剂,通过在金属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形成静电保护层或通过吸附离子的“体积效应”实现金属纳米离子的稳定存在。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的电氧还原活性均比Pd及Pd基合金催化剂显示增强的氧还原活性,在碱性体系下该催化剂较纯Pd及Pd基合金具有较好的乙醇电氧化催化活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催化剂活性高,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4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8315.4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硼烷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碳化钼材料制备及产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将仲钼酸铵、乙酸镍和葡萄糖溶于氨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均匀蓝色混合溶液;(2)将步骤(1)中获得的均匀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金属氧化物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再对所述溶剂进行密封;(3)将步骤(2)中经超声处理的混合液静置第二预定时间,并将静置后的混合液进行干燥处理;(4)将步骤(3)中得到的固体研磨成细粉,放入瓷舟,进行阶段式升温热处理、钝化得到Ni‑Mo2C/γ‑Al2O3催化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工艺简单、易控、安全、环境友好、合成温度低、易大规模生产的负载型Ni‑Mo2C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3144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084433.X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水界面可控制备钴/氧化钴纳米膜的方法,利用KBH4作为还原剂,在不溶性的离子液体水界面上实现过渡金属钴/氧化钴纳米膜结构材料制备,离子液体选择非水溶性的咪唑基阳离子,弱配位的复合阴离子,如PF6-等。对纯的离子液体、上清液、液体钴/氧化钴胶体和离心干燥的固体进行红外光谱测定,显示离心前后离子液体在钴/氧化钴表面均未吸附,实现完全“清洁”的钴/氧化钴纳米膜的制备。本实验可通过改变咪唑环上的取代基和阴离子的不同实现纳米膜结构的调控。在离子液体水界面上实现“清洁”可控钴/氧化钴的纳米膜制备基于离子液体在金属表面的选择性弱吸附效应和模板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40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268315.4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硼烷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碳化钼材料制备及产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将仲钼酸铵、乙酸镍和葡萄糖溶于氨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均匀蓝色混合溶液;(2)将步骤(1)中获得的均匀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金属氧化物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再对所述溶剂进行密封;(3)将步骤(2)中经超声处理的混合液静置第二预定时间,并将静置后的混合液进行干燥处理;(4)将步骤(3)中得到的固体研磨成细粉,放入瓷舟,进行阶段式升温热处理、钝化得到Ni‑Mo2C/γ‑Al2O3催化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工艺简单、易控、安全、环境友好、合成温度低、易大规模生产的负载型Ni‑Mo2C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958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02299.7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偏硅酸锂掺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硅粉和氧化石墨混合物加入含有氢氧化锂的乙醇水溶液中,采用水热法合成Li2SiO3/GE前驱体;Li2SiO3/GE前驱体在氩气保护下经烧结得到偏硅酸锂掺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偏硅酸锂掺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经试验证明,可提高电池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