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舱的供电装置及氧舱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67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90948.6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舱的供电装置及氧舱,涉及电磁领域,包括磁体及变压器;氧舱的舱体的内壁设置有向内部凸起的结构,凸起朝舱体的外部的一侧设有供磁体插入的凹槽,磁体插入凹槽;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第一端接电源,原边线圈的第二端接地,原边线圈缠绕在磁体上,变压器的副边线圈在舱体内部,副边线圈的第一端与负载连接,副边线圈的第二端接地,副边线圈缠绕在舱体的内部的凹陷处,变压器用于将电源降压后为负载供电。磁体及原边线圈在舱体的外部,副边线圈在舱体的内部,不会影响舱体的密闭结构。通过设置磁体,实现了原边线圈与副边线圈的电磁感应,实现了对副边线圈的供电,进而实现了对负载的供电。

    一种用于微高压氧舱的自复位闭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7868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22256.3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一种用于微高压氧舱的自复位闭门机构,包括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弹射筒、活塞筒,在弹射筒内安装有弹射弹簧,弹射座的内端左侧固定连接有锁舌管,在滑柱上开设有环形限位槽,在弹射筒壁上开设弹珠孔,弹射筒外套设有滑套,滑套上固定连接有耳轴,U形拨叉上开设有缺口,耳轴位于缺口中,在安装板上开设有轴孔,解锁轴内外穿过轴孔并滑动安装在轴孔中,解锁轴与轴孔之间密封,拨叉柄的端部铰接在解锁轴上,活塞筒内端面上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中,滑块上开设有限位槽,在活塞设置有限位销,内螺纹上旋接有端堵,端堵与活塞筒之间安装有活塞弹簧,滑柱被弹珠限位在弹射筒中后。本机构解决了氧舱的闭门自封问题。

    一种微高压氧舱的气压控制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924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98008.5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高压氧舱的气压控制系统,包括制氧机、加压机;和微高压氧舱相连接的负压泵、调压管道;调压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气压传感器;主控制器;当微高压氧舱处于升压阶段时,主控制器用于控制制氧机和加压机启动工作;通过气压传感器监测微高压氧舱内的升压气压数据,根据升压气压数据对电磁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使得气压增长率不大于增长阈值;若气压增长率在预设时长内均大于增长阈值,则控制负压泵对微高压氧舱进行抽气,降低微高压氧舱的气压增长率。本申请的微高压氧舱的气压控制系统中配置负压泵;在气压增长率过大时可以通过负压泵对微高压氧舱抽气,避免微高压氧舱内的气压升高过快,保证舱内人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体验感。

    一种微高压氧舱的控制系统及微高压氧舱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86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66751.9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高压氧舱的控制系统以及微高压氧舱系统,该控制系包括:主控单元用于当微高压氧舱的气压数据不大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则对调压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以维持微高压氧舱内的气压大小在设定压力范围内,当气压数据大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则控制第一泄压阀处于开启状态;过压检测单元用于当气压数据大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二泄压阀处于开启状态;过压保护单元用于当气压数据大于第三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三泄压阀处于开启状态,并控制继电器开关断开压缩机和供电电源之间电路。本申请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气压控制方式,可以快速有效的控制微高压氧舱内气压下降,提高了微高压氧舱的安全性。

    一种微高压氧舱的监测控制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7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84731.3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高压氧舱的监测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微高压氧舱内的体征检测单元、控制器、舱门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体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舱内人员的生命体征数据;控制器用于根据生命体征数据确定舱内人员的生命体征是否存在异常,且当确定舱内人员存在生命体征异常时,通过舱门控制单元控制舱门开启,并通过报警单元发出报警。本申请中控制器对舱内人员生命体征异常进行自动化监测,可以更快发现舱内人员的异常情况,并及时自动化控制舱门开启,由此可以避免手动操控舱门开启不及时,耽误舱内人员救援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微高压氧舱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充气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处理器及空气波治疗仪

    公开(公告)号:CN116139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26669.4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处理器及空气波治疗仪,涉及控制领域,应用于充气装置中的处理器,充气装置还包括供气装置、供气回路及护套,处理器分别与供气装置及供气回路连接,供气回路设置在供气装置与护套之间;充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供气装置为自身充气;在供气装置的气压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控制供气装置停止为自己充气;控制供气装置通过供气回路为护套充气第一预设时间;在控制护套保压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护套放气。供气装置可以为自己充气,使得自身的气压较高,在为护套充气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为护套充气的时间。同时,由于供气装置可以为自身充气,所以供气装置的体积无需设计的过大,提高充气装置整体的便携性。

    充气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处理器及空气波治疗仪

    公开(公告)号:CN11613900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126669.4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处理器及空气波治疗仪,涉及控制领域,应用于充气装置中的处理器,充气装置还包括供气装置、供气回路及护套,处理器分别与供气装置及供气回路连接,供气回路设置在供气装置与护套之间;充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供气装置为自身充气;在供气装置的气压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控制供气装置停止为自己充气;控制供气装置通过供气回路为护套充气第一预设时间;在控制护套保压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护套放气。供气装置可以为自己充气,使得自身的气压较高,在为护套充气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为护套充气的时间。同时,由于供气装置可以为自身充气,所以供气装置的体积无需设计的过大,提高充气装置整体的便携性。

    一种老化测试的方法、装置及空气波压力仪

    公开(公告)号:CN118500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8433.9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化测试的方法、装置及空气波压力仪,涉及测试领域,包括确定当前测试次数;控制气泵为待测护套充气;若待测护套的气压在预设时间内达到预设气压,则确定护套及气泵无故障,控制待测护套放气;在当前测试次数未达到预设测试次数时,将当前测试次数加一,并返回确定当前测试次数的步骤;若待测护套的气压在预设时间内未达到预设气压,则确定护套或气泵出现故障,将当前测试次数与故障信息输出。由于老化测试的测试次数较多,在确定护套或气泵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故障信息和当前测试次数一同输出,以便测试人员确定具体故障的出现时间。在未出现故障时,将当前测试次数加一并循环测试,实现自动测试,无需人工参与。

    一种微高压氧舱的气压控制系统及微高压氧舱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31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66748.7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高压氧舱的气压控制系统及微高压氧舱系统,该气压控制系统包括包含状态机模块和PID调控模块的主控单元;功率调节电路;采集微高压氧舱内气压数据的气压传感器;当状态机模块进入升压状态,通过功率调节电路对加压机进行工作功率逐增调节;当状态机模块进入稳压状态,PID调控模块根据气压数据对微高压氧舱内的调压阀开度及加压机的工作功率进行反馈调节;当状态机模块进入降压状态,减小加压机的功率且调节调压阀开度,使得微高压氧舱内气压按照设定变化率下降。本申请中将状态机调节和PID调节相结合,对调压阀的开度及加压机功率进行调节,实现对微高压氧舱内的气压进行合理有效调控,有利于保证舱内人员安全。

    升温仪(充气式医用)
    1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8406702S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30277803.1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升温仪(充气式医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家用、医用充气式医用升温仪产品。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