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壳聚糖缓释微粒抑藻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98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2717.8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药壳聚糖缓释微粒抑藻剂及制备方法,包括缓释微粒和包埋其中的羧酸类化感活性物质;缓释微粒由壳聚糖氨基阳离子与三聚磷酸钠聚阴离子通过离子交联反应结合而成。结合微纳米技术,通过用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作为载体材料包埋羧酸类抑藻活性物质,制成粒径较小的缓释微粒抑藻剂,不易膨胀下沉,能延长羧酸类化感活性物质在水体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时间、降低成本,有效解决了直接向水体投加羧酸类化感活性物质而产生的活性物质投加量大、易流失、达不到抑藻浓度等问题;所用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均为无毒、生物相容性较好、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能有效避免抑藻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可广泛应用于池塘、水库、湖泊等自然水体。

    一种载药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粒抑藻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9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2990.0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药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粒抑藻剂,包括缓释微粒和包埋其中的羧酸类化感活性物质;缓释微粒由海藻酸钠聚阴离子与壳聚糖氨基阳离子通过离子交联反应结合而成。结合微纳米技术,通过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作为载体材料包埋羧酸类抑藻活性物质,制成粒径较小的缓释微粒抑藻剂,不易膨胀下沉,能延长羧酸类化感活性物质在水体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时间、降低成本,有效解决了直接向水体投加羧酸类化感活性物质而产生的活性物质投加量大、易流失、达不到抑藻浓度等问题;所用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均为无毒、生物相容性较好、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能有效避免抑藻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可广泛应用于池塘、水库、湖泊等自然水体。

    一种载药壳聚糖/明胶缓释微粒抑藻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980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2716.3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药壳聚糖/明胶缓释微粒抑藻剂,壳聚糖与明胶作为载体材料通过乳化交联反应将酚酸类化感活性物质包埋其中制成缓释微粒;制备步骤:将酚酸类化感活性物质加入含有壳聚糖的冰醋酸溶液中,将此溶液加入含span80的液体石蜡中高温乳化均匀;再将明胶水溶液加入上述乳化液中,搅拌乳化,冷却后滴加戊二醛交联固化;离心,洗涤沉淀,抽滤后真空干燥制得缓释微粒。本发明将酚酸类化感活性物质与微纳米胶囊技术结合,制成粒径小,不易膨胀下沉的缓释微粒抑藻剂,延长酚酸类化感活性物质在水体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时间、降低成本,应用于真实水体抑藻领域,为酚酸类抑藻活性物质用于自然水体抑藻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一种假单胞菌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及抑藻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499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59587.3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假单胞菌微生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人工配置假单胞菌培养基,加入一定体积比的EM原液,进行选择性培养,再取一定体积比的已培养的假单胞菌培养液加入至新的假单胞菌培养基,经复培后,获得假单胞菌的菌液。其应用于水体富营养化抑制藻类爆发,抑藻方式是直接攻击藻细胞和分泌抑藻物质;且假单胞菌的数量与抑藻效果有关。作为“抑藻剂”,采用天然生物材料,环境亲和性强,假单胞菌产生的物质能够被环境所自然降解,使用中无二次污染,操作简便,可实施性强,安全性能高,抑制效果良好;使用时不受地域、节气的影响,有利于实际应用,为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水体藻华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和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