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8205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36690.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研究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覆盖岩溶区水径流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试验砂槽、降水补给系统和流量监测系统;降水补给系统的出水口位于试验砂槽的上方;试验砂槽为底部微斜的槽体;试验砂槽侧面设有地表水径流出口、孔隙水出流孔、裂隙岩溶水出流孔和溢流口;试验砂槽内设有覆盖层和岩溶区介质;覆盖层的最低端与地表水径流出口相通;岩溶区介质包括孔隙含水层、裂隙网络层和管道层;孔隙含水层起伏不平;孔隙水出流孔位于孔隙含水层的侧面;管道层的最低端和裂隙岩溶水出流孔相通。本发明能够模拟覆盖岩溶区地表水径流、孔隙水径流及裂隙岩溶水径流,对覆盖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整体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31336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43983.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泉水持续喷涌的泉域水资源调控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泉域水资源调控模块、地表水库补水模块、地下水回灌模块、客水引水模块、地下水水源地开采模块、泉水位监测模块和土地利用类型遥感监测模块。所述的泉域水资源调控模块分别与地表水库补水模块、地下水回灌模块、客水引水模块、地下水水源地开采模块、泉水位监测模块和土地利用类型遥感监测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监测模块能够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近期内泉域下垫面变化,并能够将监测的泉域下垫面变化信息传送给泉域水资源调控模块。该泉域水资源调控机制和方法能够解决维持泉水的持续喷涌,保障泉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0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110036690.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研究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覆盖岩溶区水径流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试验砂槽、降水补给系统和流量监测系统;降水补给系统的出水口位于试验砂槽的上方;试验砂槽为底部微斜的槽体;试验砂槽侧面设有地表水径流出口、孔隙水出流孔、裂隙岩溶水出流孔和溢流口;试验砂槽内设有覆盖层和岩溶区介质;覆盖层的最低端与地表水径流出口相通;岩溶区介质包括孔隙含水层、裂隙网络层和管道层;孔隙含水层起伏不平;孔隙水出流孔位于孔隙含水层的侧面;管道层的最低端和裂隙岩溶水出流孔相通。本发明能够模拟覆盖岩溶区地表水径流、孔隙水径流及裂隙岩溶水径流,对覆盖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整体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31336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543983.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泉水持续喷涌的泉域水资源调控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泉域水资源调控模块、地表水库补水模块、地下水回灌模块、客水引水模块、地下水水源地开采模块、泉水位监测模块和土地利用类型遥感监测模块。所述的泉域水资源调控模块分别与地表水库补水模块、地下水回灌模块、客水引水模块、地下水水源地开采模块、泉水位监测模块和土地利用类型遥感监测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监测模块能够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近期内泉域下垫面变化,并能够将监测的泉域下垫面变化信息传送给泉域水资源调控模块。该泉域水资源调控机制和方法能够解决维持泉水的持续喷涌,保障泉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07773.6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岸海岛水资源调蓄系统和方法,包括水资源调蓄模块、地表径流收集模块、地下水回灌模块、地下水开采模块、输水模块、地下水位监测模块。所述泉域水资源调控模块分别与地表径流收集模块、地下水回灌模块、地下水开采模块、输水模块、地下水位监测模块通信连接。该水资源调蓄系统和方法能够极大缓解离岸海岛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离岸海岛的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等。
-
公开(公告)号:CN215179478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071575.8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地质研究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覆盖岩溶区水径流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试验砂槽、降水补给系统和流量监测系统;降水补给系统的出水口位于试验砂槽的上方;试验砂槽为底部微斜的槽体;试验砂槽侧面设有地表水径流出口、孔隙水出流孔、裂隙岩溶水出流孔和溢流口;试验砂槽内设有覆盖层和岩溶区介质;覆盖层的最低端与地表水径流出口相通;岩溶区介质包括孔隙含水层、裂隙网络层和管道层;孔隙含水层起伏不平;孔隙水出流孔位于孔隙含水层的侧面;管道层的最低端和裂隙岩溶水出流孔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覆盖岩溶区地表水径流、孔隙水径流及裂隙岩溶水径流,对覆盖岩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整体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88064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35448.1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济南市泉水保护办公室)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9B23/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盖型岩溶水运动及溶质运移过程的模块化试验装置,包括覆盖区试验槽,降雨补给系统,岩溶区介质,上游水箱及数据采集系统;覆盖区试验槽包括槽体和填充于槽体中的覆盖区介质,槽体由模块板拼接而成覆盖区边界,槽体轴长方向的一侧边与上游水箱相连通、由上游水箱为覆盖区介质补给边界水流;降雨补给系统用于为覆盖区介质提供面状的降雨补给;岩溶区介质包括岩溶区裂隙‑管道网络、落水洞和岩溶管道,岩溶区裂隙‑管道网络由模块板经有机溶剂粘合而成岩溶区空间,其通过若干处连接管道与槽体的槽底相连、并与槽体的覆盖区介质保持水力连通。采用模块化设计,将覆盖区与岩溶区分离,可保证岩溶区介质结构的变化对覆盖区无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57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48116.7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黏土透镜体影响下潜流交换现象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黏土透镜体影响下潜流交换物理模型,用于测量整个流场的水压力传感器系统,自动化读取数据的数据采集系统。黏土透镜体影响下潜流交换物理模型特征在于包括背面一个带有均匀探洞的有机玻璃板和正面一个不带探洞的有机玻璃板,两玻璃板之间放置不同大小的有机玻璃块模拟出黏土透镜体结构,并在两侧和底面分别放置带有均匀孔洞的玻璃板使之透水,并在外侧添加水箱。本装置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可以方便地调整黏土透镜体规模。模型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系统可以测量整个流场中的水动力条件,并且自动化读取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571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948116.7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黏土透镜体影响下潜流交换现象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黏土透镜体影响下潜流交换物理模型,用于测量整个流场的水压力传感器系统,自动化读取数据的数据采集系统。黏土透镜体影响下潜流交换物理模型特征在于包括背面一个带有均匀探洞的有机玻璃板和正面一个不带探洞的有机玻璃板,两玻璃板之间放置不同大小的有机玻璃块模拟出黏土透镜体结构,并在两侧和底面分别放置带有均匀孔洞的玻璃板使之透水,并在外侧添加水箱。本装置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可以方便地调整黏土透镜体规模。模型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系统可以测量整个流场中的水动力条件,并且自动化读取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5724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00987.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5/14 , G01P13/0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化的地下水水力梯度测量仪,包括:中空管,设于中空管两侧的缺口,置于中空管底部和缺口处的压力传感器,记录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水头数值的巡检仪,控制缺口处的压力传感器伸出或缩回缺口的伸缩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自动获取数据、结果准确的地下水水力梯度测量仪。三探头压力传感器系统的设计,可以准确地测出地下水水头并计算出真实的地下水渗流流速大小和方向;伸缩组件可以控制压力传感器的伸缩,便于将压力传感器安置到指定点;提高测量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