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1513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560681.0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便携式水文水质样品采集和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台面,所述操作台面上安装有机械臂支架和自锁式手摇绞盘,所述机械臂支架与机械臂铰接,机械臂的端部安装有滑轮,自锁式手摇绞盘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穿过滑轮后与安全钩连接,采样设备或监测仪器设有挂孔,安全钩通过挂孔挂起采样设备或监测仪器,所述操作台面上安装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与夹持装置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多用途便携式水文水质样品采集和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可用于船、桥梁、岸边的多用途、便携式样品采集系统,并能与多种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组合使用,建立快捷、高效的水文水质检测模模式,大大提高水文水质采样和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151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560681.0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便携式水文水质样品采集和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台面,所述操作台面上安装有机械臂支架和自锁式手摇绞盘,所述机械臂支架与机械臂铰接,机械臂的端部安装有滑轮,自锁式手摇绞盘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穿过滑轮后与安全钩连接,采样设备或监测仪器设有挂孔,安全钩通过挂孔挂起采样设备或监测仪器,所述操作台面上安装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与夹持装置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多用途便携式水文水质样品采集和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可用于船、桥梁、岸边的多用途、便携式样品采集系统,并能与多种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组合使用,建立快捷、高效的水文水质检测模模式,大大提高水文水质采样和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18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07855.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确定条件下水库群调度区间多目标优化方法,属于水库优化调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一种创新的梯级水库群区间多目标调度模型;其次提出一种双种群动态协同区间优化方法用以求解所提区间多目标调度模型,进一步获得水库群最优调度方案;最后输出水库群最优调度方案集;其中所提优化方法通过混沌‑秩序映射初始化策略、动态自适应互促更新策略以及精英指导优化策略的有机结合,从而快速、高效地寻优得到一组考虑径流不确定性的可靠、精确调度方案集合,为调度决策者提供了解决梯级水库群优化多目标复杂工程问题的有效决策技术手段,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综合性效益,进一步增强水资源系统应对复杂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9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322040.1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Q10/0631 , G06N3/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型水库汛期水位动态多目标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水库优化调度技术领域,根据降水预报信息、水库运行状态、实时决策需求等信息进行环境快速响应,灵活调整水库的运行方案,最大程度地发挥水库的效益,更好地协调水库的防洪和发电等多个目标需求之间的关系,提高水库的综合效益,具有环境变化追踪精确、响应迅速,解集收敛性和分布性较优,调度方案决策高效,适用场景广泛等突出优势,可为水库群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76984.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域水工程群多目标协同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跨域水工程群的参数信息,并基于采集的参数信息构建跨域水工程群多目标调度模型;S2、基于跨域水工程群多目标调度模型构建,利用多种群合作搜索方法求解水工程群的最优调度方案;S3、输出最优调度方案。属于水工程优化调度领域,采用上述跨域水工程群多目标协同调度方法及系统,考虑了复杂的水力联系,通过综合分析水工程群间的水力学关系和各个水工程的调度策略,确保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实现水资源的最佳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5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70014.5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约束耦合的水库群多目标智能优化调度方法,属于水库优化调度技术领域,首先构建梯级水库群大规模多目标调度模型;然后确定模型及算法的计算参数,创建初始寻优种群;最后构建基于多约束耦合的水库群多目标智能优化调度方法求解水库最优调度方案,通过多核自适应并行分配策略的分工机制匹配、双种群协同优化策略的收敛‑多样性均衡发展以及动态联合约束处理策略的多约束机制耦合等策略的有机结合,从而快速、高效的得到一组收敛性好、分布性广以及可行性强的调度方案集合,在均衡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的同时,有效提升优化算法处理复杂约束工程问题的效率和精度,为解决水库群大规模多目标复杂工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1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168611.0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20/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数字孪生水网数据驱动的汊点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与处理汊点形态数据;步骤2、建立汊点样本工况库;步骤3、采集汊点边界条件;步骤4、获取汊点精细水动力数据;步骤5、建立汊点水动力信息库;步骤6、提取数据,并采用相关性分析、随机森林分类等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河网汊点水动力快速精准预测模型;步骤7、河网汊点水动力快速精准预测模型与一维河道计算耦合。本发明实现数据驱动汊点计算,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效率快,模拟精度高的优点,适应了智慧水利建设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8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59978.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F04B5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泵站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获取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泵站内水泵的多项运行状态参数,其中预先在监控区域范围内泵站的各水泵设置数据采集模块,以实现远方数据采集;以及,获取泵站运行的关联因素;将所采集的各项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关联因素进行拼接,以获得水泵组合数据;提取所述水泵组合数据的特征信息,以及将提取的特征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TimesNet模型,以利用所述TimesNet模型输出预测结果;根据输出的预测结果,判断水泵站是否可能存在故障,以完成故障监测。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泵站特别是对于微型泵站的远程监测、异常预判,提高对泵站的监控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1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59980.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8B21/18 , H04Q9/00 , G06N3/044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物联的水泵站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获取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泵站内水泵的多项运行状态参数,其中预先在监控区域范围内泵站的各水泵设置数据采集模块,以实现远方数据采集;以及,获取泵站运行的关联因素;将所采集的各项运行状态参数以及关联因素进行拼接,以获得水泵组合数据;提取水泵组合数据的特征信息,以及将提取的特征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LSTM模型,以利用LSTM模型输出预测结果;根据输出的预测结果,判断水泵站是否可能存在故障,以完成故障监测。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泵站特别是对于微型泵站的远程监测、异常预判,提高对泵站的监控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30938.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式尾矿坝室内物理模型的修筑方法,涉及尾矿库建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模型;S2、修筑库内外地形,确定模型表面糙率;S3、选取设备;S4、修筑初期坝;S5、制备尾矿浆;S6、排浆入库;S7、堆筑上游法子坝;S8、重复步骤S6和S7,直至上游法子坝全部修筑完成;S9、堆筑碎石压重体;S10、选取适宜水力旋流器;S11、安装水力旋流器;S12、浆液制备;S13、分离浆液;S14、修筑中线法子坝;S15、重复步骤S13和S14,直至筑坝完成。本发明修筑的尾矿坝模型的坝体颗粒级配、库内沉积尾砂颗粒级配以及浸润线分布等要素与实际通过中线法扩容的上游法尾矿坝相似,以此进行的室内堆坝或溃坝模型试验的结果更能反映实际尾矿坝工作性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