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7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385013.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形与植被特征的坡面流速空间分布估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字高程数据计算流域中每个网格单元的坡度和汇流累积值;结合流域平均坡度和流域面积计算流域平均流速因子;根据植被覆盖类型数据估算流域内糙率空间分布;基于坡度、糙率以及平均流速因子估算坡面流速空间分布。本方法主要应用流域数字高程模型、植被覆盖类型等遥感观测数据,数据来源稳定可靠,方法中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明确,有利于坡面流速空间分布估算的计算机自动化执行。同时,通过数字流域技术以简化提取步骤,保证结果的客观合理性,有利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推广应用、数字水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111385013.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形与植被特征的坡面流速空间分布估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字高程数据计算流域中每个网格单元的坡度和汇流累积值;结合流域平均坡度和流域面积计算流域平均流速因子;根据植被覆盖类型数据估算流域内糙率空间分布;基于坡度、糙率以及平均流速因子估算坡面流速空间分布。本方法主要应用流域数字高程模型、植被覆盖类型等遥感观测数据,数据来源稳定可靠,方法中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明确,有利于坡面流速空间分布估算的计算机自动化执行。同时,通过数字流域技术以简化提取步骤,保证结果的客观合理性,有利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推广应用、数字水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026778.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湖南五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nventor: 沙永兵 , 王也 , 肖杨 , 范火生 , 李巧玲 , 李致家 , 李德清 , 刘兴文 , 黎洪德 , 曾义 , 贺伟 , 石彬 , 龚定 , 赵勇 , 杨辉 , 申升腾 , 陈浩 , 贺秋军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F16/29 , G06F16/2458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水文特征的墒情站点规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并进行分析,提取流域基本地貌特征,然后结合通过插值叠加分析获取的暴雨中心图划分子流域,获取子流域分区图;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和墒情站点实测数据,结合所述子流域分区图绘制逐日土壤含水量子流域分布图;结合子流域划分情况及逐日土壤含水量子流域分布图确定不同子流域站点布设密度;基于所述不同子流域站点布设密度,采用子流域中心法初步规划墒情站点位置;结合下垫面的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优化墒情站点位置,完成墒情站点规划,本发明能够可靠地规划墒情站点并便于获取墒情监测数据,为流域旱情、洪水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08484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0256080.X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河网提取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方法,利用流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流域水体识别,栅格化水体识别结果;利用流域DEM数据计算出流域中每一个栅格单元的汇流累积值,生成汇流累积栅格;按汇流累积值的最小阈值提取流域中的最密可能河道;以最密可能河道上的栅格单元为中心,根据栅格化的水体识别结果,逐河道栅格计算一定范围内的河道可靠性;根据栅格化的河道可靠性,建立阈值与河道可靠性均值的关系曲线,确定临界阈值点,该临界阈值点即为集水面积阈值。本发明具有数据来源稳定可靠、计算效率高、结果客观合理等优点,有利于流域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及数字河网的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322305.4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分布式考虑流域内水库影响的汇流模拟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流域中各栅格单元的坡度、流向和汇流累计值,基于水库位置,将目标流域中的栅格单元划分为水库栅格和非水库栅格,构建水库栅格的蓄泄模型,基于该模型获取各水库栅格的泄流量,基于MCT方法构建非水库栅格单元的汇流模型,基于该模型获取各非水库栅格的泄流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应用目标流域的数字高程数据,数据来源稳定可靠,方法考虑了流域内水库对汇流计算的影响,计算结果精确合理,同时解决了有水库的流域的汇流计算问题,有利于数字水文学及水文模型研究的深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92021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191242.6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雨时程分布的临界雨量进行实时山洪预警的方法,首先摘录历次洪水过程中洪峰出现前T时段内的降雨数据,并计算T时段内的累积降雨量;其次,基于洪峰出现前T时段内的降雨数据构建洛伦兹曲线,计算洛伦兹曲线的基尼系数,并依据基尼系数将洪峰出现前T时段内的降雨划分为三类;接着统计洪峰出现前T时刻的张力水含量饱和度,即初始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然后判断历次洪水是否为超警洪水,分别对均匀,不均匀,集中三种类别的降雨制作累积降雨量‑初始土壤含水量饱和度散点图,并标出超警洪水对应的点,结合超警洪水对应的点画出临界雨量线;最后根据临界雨量线进行实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079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10205.4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空动态优化的嵌套式自稳定汇流演算方法,属于水文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影响汇流演算的物理因子为基础,量化了糙率,河道底坡,上游来水对于汇流演算的影响作用,同时自动优化寻找到合适的时空步长,进而提出一种时空动态优化的嵌套式自稳定汇流演算方法。这样既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精度与可靠性,同时解决了地理特征空间分异明显的山区性中小流域的河道汇流演算问题。且本方法主要应用流域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来源稳定可靠,方法中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明确,有利于流域中河道汇流演算的快速自动执行,通过数字流域技术以简化提取步骤,保证了结果的客观合理性,可以进一步促进数字水文学以及山区性中小流域山洪防治研究的深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928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525777.4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流域精细分类的多模型灵活架构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半湿润半干旱流域的新安江-Green Ampt混合产流计算模型;S2、对半湿润半干旱流域进行蓄满超渗子流域划分进行精细分类;S3、构建半湿润半干旱流域的蓄满超渗空间灵活架构模型并进行计算。本发明为预报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洪水过程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对流域进行精细分类,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可靠地模拟洪水的模拟方法,提高了水文模型计算的精度。同时解决了缺少观测资料的中小流域中山区性流域分类问题,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增强了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的科学性。本发明数据来源稳定可靠、计算效率高、结果客观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597189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370332.7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临界雨量的分布式中小流域地质灾害及洪水预警方法,主要包括:提取流域DEM数据,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栅格;利用流域DEM数据提取流域水系;结合流域DEM数据和流域水系划分流域内的子流域;依据各个站点的小时雨量数据,得到流域内的各个栅格上逐小时面雨量数据;构建基于上层张力水含量和累计降雨量的临界雨量预警模型;实时洪水预报预警中,结合流域内的各个栅格上逐小时面雨量数据和临界雨量预警模型,计算得到各个栅格单元内的临界雨量,并实现流域内分区分级预警;结合流域内的水系,依据流域内分区分级预警结果实现河流分段分级预警。本发明具有数据来源稳定可靠、计算效率高、结果客观合理等优点,值得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3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161236.X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RF‑Hydro模型的参数率定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选择WRF‑Hydro模型中待率定的参数并确定率定次序;选择评价模拟结果的指标;将洪水事件分为率定期事件和检验期事件;确定每个参数的取值范围;计算每个指标的误差向量或误差矩阵;计算误差向量并标准化;重复步骤直至所有指标的标准误差向量计算完成;根据决策向量获得当前参数的最优估计值;重复步骤直至获得所有参数的最优估计值。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一种定量的多指标的参数率定方法,能够综合地、客观地、定量地确定WRF‑Hydro模型的待率定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