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62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26646.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高聚物流变行为的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蠕变或松弛过程中高聚物粘弹性性质的变化,建立温度依赖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S2:构建温度依赖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的分数阶阶数α与温度T的线性关系;S3:构建温度依赖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的材料参数Eθα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S4:采用建立的温度依赖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描述不同温度下高聚物蠕变或松弛过程中力学性质的变化,通过拟合实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应用方便、物理概念清晰且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温度依赖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以此解决缺乏形式简单、精度高的理论模型来描述高聚物温度相关的流变行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5083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092618.X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阶数分数阶导数的高聚物变形的模型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压缩或拉伸变形过程中高聚物的力学行为,建立应变率相关的离散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S2:建立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中松弛时间θ与加载应变率c的反函数关系;S3:建立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的弹性模量E与应变率c的关系;S4:采用幂函数描述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中分数阶导数的阶数变化;S5:建立应变率相关的高聚物连续变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本发明针对高聚物的压缩或拉伸变形,提供一个应用方便、物理概念清晰且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应变率相关的变阶数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以此解决线性变阶数模型在描述高聚物压缩或拉伸应变强化行为时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4550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2618.X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阶数分数阶导数的高聚物变形的模型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压缩或拉伸变形过程中高聚物的力学行为,建立应变率相关的离散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S2:建立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中松弛时间θ与加载应变率c的反函数关系;S3:建立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的弹性模量E与应变率c的关系;S4:采用幂函数描述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中分数阶导数的阶数变化;S5:建立应变率相关的高聚物连续变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本发明针对高聚物的压缩或拉伸变形,提供一个应用方便、物理概念清晰且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应变率相关的变阶数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以此解决线性变阶数模型在描述高聚物压缩或拉伸应变强化行为时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256759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36720.4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缸非标准件参数化设计系统及其方法,液压缸非标准件参数化设计系统,包括:工作参数设定与计算模块、零部件参数化建模模块、工程图联动更新模块以及非标准件库管理模块。根据设定的液压缸工作参数及条件,参数化创建零部件模型以及整体装配,同时自动更新二维工程图,由此开发的非标准件实现数据库管理,以便进行调用、优化和生产。具有设计精确高效、管理便捷可靠的优点,有效解决液压缸逐个零件设计及相互装配协同问题,避免工程图重复制作、归档管理导致的生产延误现象,减小液压缸生产工艺优化的时间与空间代价,并可与产品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实现从产品开发到生产的无纸化办公。
-
公开(公告)号:CN117558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627248.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浆应力循环加载行为的力学模型构建方法,S1:建立表征应力‑应变响应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S2:依据恒定应力循环加载条件,建立描述棘轮应变与循环加载次数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S3:构建考虑温度或者应力速率影响的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建立完整变形过程中的模型参数与温度T或者应力速率c的函数关系;S4:采用建立的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描述应力循环加载条件的应力‑应变响应以及棘轮应变与循环加载次数的响应,通过拟合实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应用方便、物理概念清晰且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以此解决缺乏描述纳米银浆应力循环加载行为的高精度理论模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6582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664372.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温度影响的非晶玻璃态聚合物的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压缩或拉伸变形过程中非晶玻璃态聚合物力学性质的变化,构建变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并采用生长曲线函数描述分数阶导数的阶数变化;S2:构建考虑温度影响的变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建立非晶玻璃态聚合物完整变形过程中的弹性模量E和松弛时间θ分别与温度T的线性关系;S3:建立变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的分数阶导数的阶数α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S4:通过拟合实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本发明解决了非晶玻璃态聚合物压缩或拉伸温度依赖力学行为缺乏简单的、精确度高的理论模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658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64372.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温度影响的非晶玻璃态聚合物的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压缩或拉伸变形过程中非晶玻璃态聚合物力学性质的变化,构建变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并采用生长曲线函数描述分数阶导数的阶数变化;S2:构建考虑温度影响的变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建立非晶玻璃态聚合物完整变形过程中的弹性模量E和松弛时间θ分别与温度T的线性关系;S3:建立变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的分数阶导数的阶数α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S4:通过拟合实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本发明解决了非晶玻璃态聚合物压缩或拉伸温度依赖力学行为缺乏简单的、精确度高的理论模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5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58062.8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管材液压冷拔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制头机、润滑设备、液压冷拔机和矫直机;所处成套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制头机、润滑设备、液压冷拔机和矫直机,一体化操作。本发明以液压驱动力强制将黑色、有色金属管材在常温下通过成型模具,沿轴线方向拔出,实现管材扩径、减径或减壁的一体化生产装置系统。具有管理便捷可靠,运行稳定性强等优点,有效避免各加工环节独立难控、生产周期延长等情况,为优化冷拔加工工艺提供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50724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8311.5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启闭机故障自诊断专家系统,包括液压启闭机运行状态监测与报警模块、故障诊断与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分析模块;液压启闭机运行状态监测与报警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并存储于数据库管理分析模块;液压启闭机运行状态监测与报警将监测的故障数据传输给故障诊断与处理模块来对故障原因进行逻辑定位;故障诊断与处理模块与数据库管理分析模块有交互数据传输接口。本发明不仅可以使启闭机异常工作状态得到及时的解决,有效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因启闭机故障引起闸门无法正常启闭导致的严重后果,而且能为为优化启闭机工作状况和改进启闭机性能提供历史数据支持,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启闭机的一些常见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12866.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聚物循环加载行为的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应变或应力循环加载过程中高聚物力学性质的变化,建立表征应力‑应变响应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S2:依据恒定应变或应力循环加载条件,建立描述平均应力或棘轮应变与循环加载次数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S3:采用建立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描述应变或应力循环加载条件的应力‑应变响应以及平均应力或棘轮应变与循环加载次数的响应,通过拟合实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应用方便、物理概念清晰且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以此解决缺乏精度高的理论模型来描述高聚物循环加载行为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