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54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63678.5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IPC: B22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连铸机的开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引锭头进入结晶器内,用耐热填充物填充引锭头与结晶器之间的缝隙,在耐热填充物上均匀撒上铁屑;b、在铁屑层上方交叉摆放冷料和铝条,所述冷料和铝条的质量比为2-4:1;c、向结晶器内浇注钢水,当钢水浇注体积达到结晶器容积的70-80%时,加入连铸开浇保护渣,并完成拉坯。本发明的连铸开浇方法可完全避免开浇过程中出现的漏钢和铸坯拉脱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58832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054659.3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钒铁水冶炼高强焊丝钢ER80-G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含钒铁水装入提钒转炉进行脱磷处理,出钢完毕,向半钢包里折入10~20kg/t钢的热态钢包浇余渣;将脱磷半钢装入炼钢转炉,加入螺纹切头或铸坯切头废钢,转炉通过双渣操作,进行冶炼,LF精炼炉精炼,处理完毕,吊往连铸,连铸工序做好全程保护浇注工作。本发明含钒铁水经双联脱磷工艺,双渣法有效降低钢中磷含量,使用非铝基脱氧剂,降低钢中三氧化二铝夹杂物的生成;精炼加热过程分批次、小批量加入铝粉和硅铁粉混合物,有效地降低钢中硫含量和去除夹杂物等,为钢水洁净度和连铸可浇性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含钒铁水冶炼高强焊丝钢ER80-G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05489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363678.5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IPC: B22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连铸机的开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引锭头进入结晶器内,用耐热填充物填充引锭头与结晶器之间的缝隙,在耐热填充物上均匀撒上铁屑;b、在铁屑层上方交叉摆放冷料和铝条,所述冷料和铝条的质量比为2‑4:1;c、向结晶器内浇注钢水,当钢水浇注体积达到结晶器容积的70‑80%时,加入连铸开浇保护渣,并完成拉坯。本发明的连铸开浇方法可完全避免开浇过程中出现的漏钢和铸坯拉脱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588326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054659.3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钒铁水冶炼高强焊丝钢ER80‑G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含钒铁水装入提钒转炉进行脱磷处理,出钢完毕,向半钢包里折入10~20kg/t钢的热态钢包浇余渣;将脱磷半钢装入炼钢转炉,加入螺纹切头或铸坯切头废钢,转炉通过双渣操作,进行冶炼,LF精炼炉精炼,处理完毕,吊往连铸,连铸工序做好全程保护浇注工作。本发明含钒铁水经双联脱磷工艺,双渣法有效降低钢中磷含量,使用非铝基脱氧剂,降低钢中三氧化二铝夹杂物的生成;精炼加热过程分批次、小批量加入铝粉和硅铁粉混合物,有效地降低钢中硫含量和去除夹杂物等,为钢水洁净度和连铸可浇性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含钒铁水冶炼高强焊丝钢ER80‑G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5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917606.7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含钒铁水冶炼低磷钢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含钒铁水脱硫预处理;将脱硫后的含钒铁水送入脱磷转炉,加入钙系脱磷剂脱磷,倒出炉渣;将脱磷后的含钒铁水进行粗氧提钒;将半钢送入倒渣后的脱磷转炉,进行脱碳处理,出钢;出钢过程中,随脱氧合金物料加入小颗粒石灰和低硅精炼渣,出钢后留渣。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先脱硫预处理,再利用钙系脱磷剂来调节炉渣的碱度和氧化性,并改善炉渣的流动性,将磷转化为3CaO·P2O5或者4CaO·P2O5,提高了脱磷效率,脱磷后再进行提钒脱碳,能提高钒渣品位,降低半钢余钒,大大降低了含钒铁水冶炼低磷钢的难度,得到P≤0.005%的低磷钢。
-
公开(公告)号:CN10735426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32507.8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钒半钢冶炼高磷耐候钢的方法,其工艺为:炼钢转炉装入提钒半钢、废钢、镍板和铜板;废钢加入量控制在6~8%;所述提钒半钢中Si+Ti+Mn≤0.10wt%、C 3.40~3.90wt%,温度为1350~1400℃。本方法基于半钢中硅加钛与锰含量为痕迹,转炉炼钢通过降低入炉废钢比、炉渣碱度、造渣料加入量,控制吹炼过程枪位与氧气流量,提高终点出钢温度,出钢完毕适量下渣等,达到半钢冶炼耐候钢终点钢水高磷的目的。本方法中含钒铁水含有宝贵的钒资源,经脱硫、提钒后,为冶炼高磷耐候钢创造了少渣、少组元渣系、脱碳保磷的良好条件;通过炼钢技术控制,利用含钒铁水自身元素资源,达到耐候钢P含量要求,降低了磷铁合金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合金成本和提升炼钢经济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5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358690.1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IPC: C21C5/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转炉冶炼终点钢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方法,所述转炉冶炼中碳或高碳出钢时,在顶吹供氧量60%~80%后开始采用氧气和辅助气体混合后进行顶吹至吹炼终点,顶吹的氧气强度为2.0~3.0Nm3/min•t,辅助气体强度为0.2~1.5Nm3/min•t;所述转炉冶炼低碳出钢时,在顶吹供氧量80%~90%后开始采用氧气和辅助气体混合后进行顶吹至吹炼终点,顶吹的氧气强度为1.5~2.5Nm3/min•t,辅助气体强度为0.5~2.5Nm3/min•t。本方法能同时降低转炉终点钢水溶解氧含量与终渣氧化性,实现提高金属收得率、降低脱氧合金消耗、降低钢水中氧化物生成量并提高钢水洁净度的效果。本方法降低了转炉吹炼终点钢水的溶解氧含量,减少了出钢过程中的脱氧剂加入量,提高了钢水纯净度,合金收得率和金属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1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64122.8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工位铁水处理工艺,属于炼钢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在脱硫工位上增设用于向铁水中吹氧的氧枪装置;b.将装有铁水的铁水包吊到上述脱硫工位,采用复合喷吹脱硫工艺,进行处理之后,脱硫渣扒除干净;c.进行提钒或脱硅处理时,需通过氧枪装置进行对铁水包铁水进行供氧,提钒过程中投入氧化铁皮球,供氧结束后,扒除钒渣或硅渣;d.需脱磷时,继续向铁水包铁水加入氧化铁皮球,喷吹石灰粉,并通过氧枪装置供氧,供氧结束,扒除脱磷渣。本发明能够实现含钒铁水仅在一个工位上就能进行提钒和“三脱”处理,能够解决提钒转炉炉役时,普铁和含钒铁交替生产,导致的钒元素损失、影响高炉的稳定性及生产组织难度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5426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432507.8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钒半钢冶炼高磷耐候钢的方法,其工艺为:炼钢转炉装入提钒半钢、废钢、镍板和铜板;废钢加入量控制在6~8%;所述提钒半钢中Si+Ti+Mn≤0.10wt%、C 3.40~3.90wt%,温度为1350~1400℃。本方法基于半钢中硅加钛与锰含量为痕迹,转炉炼钢通过降低入炉废钢比、炉渣碱度、造渣料加入量,控制吹炼过程枪位与氧气流量,提高终点出钢温度,出钢完毕适量下渣等,达到半钢冶炼耐候钢终点钢水高磷的目的。本方法中含钒铁水含有宝贵的钒资源,经脱硫、提钒后,为冶炼高磷耐候钢创造了少渣、少组元渣系、脱碳保磷的良好条件;通过炼钢技术控制,利用含钒铁水自身元素资源,达到耐候钢P含量要求,降低了磷铁合金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合金成本和提升炼钢经济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23833.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径50mm以上精轧钢筋拉伸试样夹持装置及方法,属于冶金行业金属拉伸试验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夹具(1)、固定套筒(3)和钳口座(4),所述夹具(1)为两个半圆形夹板,两个半圆形夹板的内表面均设有内螺纹(2),两个半圆形夹板置于固定套筒(3);所述钳口座(4)包含基座(41)和钳口(42),基座(41)上设有与固定套筒(3)相匹配的半圆形凹槽(43),钳口(42)为与基座(41)固定在一起的侧挡板,侧挡板上设有圆孔(44)。拉伸试验时,该夹持装置成对使用,两个夹持装置分别夹持试样的两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试样夹持稳定,避免在试样过程中发生脱落,造成性能检测失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