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47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55803.6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 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丙烯腈的电纺增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聚丙烯腈为主要纺丝原料,按比例加入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环氧树脂等,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膜,纳米膜成网后辅以热压,制成强力膜材。本发明中在PAN大分子链间嵌入具有韧性的PVDF线性分子链段,可弥补PAN电纺后的分子链间非极性键作用力的不足;引入含极性基团大分子链段聚乙烯醇,提高分子链间的极性键作用力;引入环氧树脂,静电纺成膜后,环氧树脂在大分子链间形成交联,改善纤维膜网强力。本方法快速、高效、简易,并能有效改善传统纳米纤维膜的韧性低的缺陷,运用该方法可以研制出高效低阻、性能优异的纳米纤维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853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75082.8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 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B32B27/36 , B32B27/02 , B32B27/30 , B32B27/32 , B32B27/12 , B32B37/06 , B32B37/12 , D04H1/435 , D04H1/728 , A41D13/11 , A41D31/02 , A41D31/04 , A41D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效过滤口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过滤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口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面层无纺布的制备;2)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3)内层无纺布的制备;4)口罩面料的贴合。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口罩面料BFE过滤效率达95%以上,PFE过滤效率达95%以上,呼吸阻力小于200Pa,且具有持久过滤、可循环利用及绿色环保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7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455803.6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 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丙烯腈的电纺增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聚丙烯腈为主要纺丝原料,按比例加入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环氧树脂等,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膜,纳米膜成网后辅以热压,制成强力膜材。本发明中在PAN大分子链间嵌入具有韧性的PVDF线性分子链段,可弥补PAN电纺后的分子链间非极性键作用力的不足;引入含极性基团大分子链段聚乙烯醇,提高分子链间的极性键作用力;引入环氧树脂,静电纺成膜后,环氧树脂在大分子链间形成交联,改善纤维膜网强力。本方法快速、高效、简易,并能有效改善传统纳米纤维膜的韧性低的缺陷,运用该方法可以研制出高效低阻、性能优异的纳米纤维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41915.0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 恒天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D03D21/00 , D03D13/00 , D03D15/283 , D04H1/728 , D04H1/43 , D04H1/4382 , D04H1/4374 , A41D13/11 , A41D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口罩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过滤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口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面层仿荷叶织物的制备;2)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3)内层皮肤接触层织物的制备;4)口罩面料的组合。本发明的口罩面层采用仿荷叶组织设计,具有耐污易洗、易护理的功能;芯层利用静电纺纳米纤维微多孔膜技术,具备阻隔效率高,持久有效等优点;面层与内层织物缝合,并在一侧安装拉链,便于芯层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替换,实现了循环利用。本发明的口罩面料BFE过滤效率达95%以上,PFE过滤效率达95%以上,呼吸阻力小于200Pa。
-
公开(公告)号:CN11281370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113848.5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曲色素的非水介质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5~80g/L的红曲米粉染液,然后将红曲米粉染液与硅氧烷按照体积比为1∶9~1∶50配制成红曲色素/硅氧烷体系染液,超声处理;2)将待染物浸入到上述红曲色素/硅氧烷体系染液中,常温入染,然后升温至60‑100℃,染色5min‑90min,最后取出染物,降至常温,再经皂洗除去未固着的染料。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天然红曲色素对纺织品的上染量,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并且提高其耐水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同时,染色过程仅需要用到极少量的水,有效减少了染色过程中的用水量和废水量,实现了染色过程的清洁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1370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13848.5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曲色素的非水介质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5~80g/L的红曲米粉染液,然后将红曲米粉染液与硅氧烷按照体积比为1∶9~1∶50配制成红曲色素/硅氧烷体系染液,超声处理;2)将待染物浸入到上述红曲色素/硅氧烷体系染液中,常温入染,然后升温至60‑100℃,染色5min‑90min,最后取出染物,降至常温,再经皂洗除去未固着的染料。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天然红曲色素对纺织品的上染量,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并且提高其耐水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同时,染色过程仅需要用到极少量的水,有效减少了染色过程中的用水量和废水量,实现了染色过程的清洁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29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1017453.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D06M13/17 , D06M13/148 , D06M11/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的剪切增稠液体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将聚乙二醇200和丙三醇混合,制得混合体系A;(2)加入预设化学计量比的二氧化硅,制得剪切增稠粗流体;(3)将剪切增稠粗流体加入到超声波分散仪中分散处理,制得剪切增稠流体;(4)将剪切增稠流体全部溶解在乙醇中,再超声波振荡处理;同时,将非织造布浸没,再取出晾干;(5)将处理后的非织造布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处理,制得剪切增稠液体非织造布复合材料,本发明将非织造布与剪切增稠液体集合起来即满足了舒适,透气,柔软性,又满足了抗冲击的强度要求,使其可广泛用于防护材料;其成品在护具、防护服、功能性材料、抗冲击性材料等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0241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36413.4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核黄素为染料对纤维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核黄素为原料配制染色液;2)将前处理后的纤维织物浸入到蒸馏水中,并在轧车上进行轧压,再将纤维织物浸入到配制好的核黄素染色液中,在低温下进行初染,然后再升温染色,最后降温到室温,完成对纤维织物的染色;3)将染色后的纤维织物用水反复洗涤,除去浮色,然后烘干。本发明采用具有医用效果的核黄素对纤维织物进行染色,集染色与整理一体,生产功能性染色织物,染色后的织物不仅可以成为功能性纺织品,还可以作为敷料用于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医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5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97737.8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吡咯红色素染液及其作为染料对纺织品进行染色的方法,所述染液是以海洋菌为吡咯红色素产生菌,利用优化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培养结束后将发酵混合物离心,弃去发酵液,将沉淀物用乙醇重悬24‑28h后,再次离心,去除菌体,得到微生物吡咯红色素染液。所制备的微生物吡咯红色素染液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使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吡咯红色素对PLA进行染色,集染色与整理一体,染色后PLA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86%。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7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29740.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稀土配位具有抗紫外性能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先对纺织品进行前处理,制备出稀土配位天然染料,然后对织物进行染色获得天然染料染色织物。本发明提出的稀土配位天然染料染色方法工艺流程短、节能环保,能够显著增强纺织品的抗紫外性能,并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在抗紫外纺织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