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和活性物质浓度梯度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公开(公告)号:CN1115424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80003632.4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5)的复合玻璃板(100),其至少包括包括内侧(III)和外侧(IV)的内玻璃板(1)和包括内侧(II)和外侧(I)的外玻璃板(2),热塑性中间层(3),其将内玻璃板(1)的内侧(III)与外玻璃板(2)的内侧(II)接合,嵌入热塑性中间层(3)中的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5),其至少包括多层薄膜(6),所述多层薄膜以下列次序包括以面形式彼此重叠布置的第一载体薄膜(13.1)、第一平面电极(12.1)、活性层(7)、第二平面电极(12.2)、第二载体薄膜(13.2),其中活性层(7)包含基质(7.1)和活性物质(7.2),并且活性物质(7.2)的浓度在功能元件(5)的区域上变化。

    用于减小电晕效应的包含具有特定微滴尺寸分布的PDLC薄膜的车辆玻璃板

    公开(公告)号:CN1095880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880001265.X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车辆玻璃板,其以下列次序包括第一玻璃质玻璃板(1);一个或多个聚合物层(2);PDLC层(4),所述PDLC层包含聚合物基质(9),在该基质中嵌入液晶微滴(8),其中在所述PDLC层的两个面上分别布置导电层(3、5),或SPD层,该SPD层包含聚合物基质,在所述基质中嵌入悬浮体微滴,在所述悬浮体微滴中悬浮着光偏振颗粒,其中在所述SPD层的两面上分别布置导电层;一个或多个聚合物层(6);和第二玻璃质玻璃板(7),其中在PDLC层的情况下的液晶微滴或在SPD层的情况下的悬浮体微滴的平均尺寸为大于2µm,其优选具有大于30%的相对标准偏差。所述车辆玻璃板可在透明状态和混浊或不透明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的车辆玻璃板在透明状态下显示了减小的电晕效应和任选减小的彩虹效应。

    包括具有电可控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公开(公告)号:CN11041871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80000922.3

    申请日:2019-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可控光学性能的复合玻璃板,其至少包括第一玻璃板(1)、第一中间层(3a)、第二中间层(3b)和第二玻璃板(2)的堆叠顺序,具有空隙区域(4)的第三中间层(3c),具有电可控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5),该功能元件在第一中间层(3a)和第二中间层(3b)之间在透视中完全布置在空隙区域(4)内并且基本上布置在与第三中间层(3c)不同的平面中,其中第三中间层(3c)布置在第一玻璃板(1)和第一中间层(3a)之间,第三中间层(3c)的厚度基本上对应于功能元件(5)的厚度,并且第一中间层(3a)局部容纳在第三中间层(3c)的空隙区域(4)中。

    通过深色内部堆叠体和外部堆叠体的组合而具有改进的视觉印象的PDLC车辆玻璃板

    公开(公告)号:CN110546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80000389.0

    申请日:2019-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车辆玻璃板,其以下列次序包括:a)外部玻璃质玻璃板1,b)一个或多个层压层2,c)PDLC层4,其包含聚合物基质9和分别在聚合物基质9的两面上的导电层3、5,在所述聚合物基质中嵌入液晶微滴8,d)一个或多个层压层6,和e)内部玻璃质玻璃板7,其特征在于,TL(内部)为5至46%且TL(外部)为20至73%且TL(外部)大于或等于TL(内部),其中TL(内部)是通过内部玻璃质玻璃板7和在PDLC层4和内部玻璃质玻璃板7之间的层形成的内部堆叠体的透光率,且TL(外部)是通过外部玻璃质玻璃板1和在PDLC层4和外部玻璃质玻璃板1之间的层形成的外部堆叠体的透光率。本发明的车辆玻璃板相对于传统的PDLC玻璃板而言显示出明显改进的视觉效果,其在入射的阳光下具有较少的白色雾纱且在内室看向玻璃板时具有明显更高价的视觉外观。

    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公开(公告)号:CN1113861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80003636.2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包括可区段状切换的可电控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其至少包括第一玻璃板(1)、第二玻璃板(2)和具有多个侧边缘(4.1、4.2、4.3、4.4)的功能元件(5),所述玻璃板通过中间层(3)相互接合,所述功能元件嵌入中间层(3)中,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包括以面形式彼此重叠布置的第一平面电极(12)和第二平面电极(13),在它们之间以面形式布置活性层(11),第一平面电极(12)借助至少一条分隔线(16)划分成多个区段(17),一组第一汇流排(18)导电接触第一平面电极(12),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19)导电接触第二平面电极(13),并且其中第一平面电极(12)的各个区段(17)被来自这组第一汇流排(18)的至少两个汇流排导电接触。

    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公开(公告)号:CN1113861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80003625.4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包括可区段状切换的可电控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其至少包括第一玻璃板(1)、第二玻璃板(2)和具有多个侧边缘(4.1、4.2、4.3、4.4)的功能元件(5),所述玻璃板通过中间层(3)相互接合,所述功能元件嵌入中间层(3)中,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包括以面形式彼此重叠布置的第一平面电极(12)和第二平面电极(13),在它们之间以面形式布置活性层(11),‑第一平面电极(12)借助至少一条分隔线(16)划分成多个区段(17),‑一组第一汇流排(18)导电接触第一平面电极(12),并且第一平面电极(12)的各个区段(17)被来自这组第一汇流排(18)的汇流排导电接触,‑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19)导电接触第二平面电极(13),并且其中沿着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汇流排(18)的区段(17)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汇流排(18)的长度超过区段(17)的宽度,并且接触相互邻近的区段(17)的第一汇流排(18)布置在功能元件(5)的对立侧边缘(4.2、4.2)上,并且其中在共同的侧边缘(4.2、4.4)上相互邻近的第一汇流排(18)通过分隔线(16)彼此电隔离。

    具有功能元件和遮蔽印刷物的复合玻璃板

    公开(公告)号:CN1114175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80002922.7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可控制的光学性能的复合玻璃板(1),其包括:外玻璃板(4),第一中间层(6),第二中间层(7)和内玻璃板(5),具有电可控制的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2),其布置在第一中间层(6)和第二中间层(7)之间,不透明的遮蔽印刷物(3),其中遮蔽印刷物(3)布置在外玻璃板(4)的表面的部分区域上,和其中设置遮蔽印刷物(3)用于反射红外辐射。

    具有红外辐射反射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公开(公告)号:CN11041871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80000928.0

    申请日:2019-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的复合玻璃板(100),其至少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和内玻璃板(2)的堆叠顺序,和XIR双层形式的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其包括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和其上在内玻璃板(2)或外玻璃板(1)的方向上布置的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的载体膜(4b),或者XIR三层形式的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其包括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4c)和布置在第一层(4a)和第二层(4c)之间的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的载体膜(4b),其中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布置在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2)之间,并且具有空隙区域(5),在该空隙区域中布置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