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2264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19072.9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8 , H01R12/724
Abstract: 一种插座连接器(10)被提出用于安装在具有相反侧面(56,58)及与侧面相交的边缘表面(60)的印刷电路(12)上。该插座连接器包括具有安装部(34)的外壳(20),安装部构造为安装在印刷电路的一个侧面上,外壳包括用于将配合连接器接收于其内的插座(14)。壳体(22)至少部分地在该外壳的插座内延伸,并且保持电触头(24)。电触头包括构造为安装在印刷电路上的安装段(80)、从安装段向外延伸且当电触头被安装在印刷电路上时伸出印刷电路的边缘表面的过渡段(90)、和从过渡段向外延伸并进入外壳的插座的配合段(26)。配合段包括与平面(30)对齐地延伸一定长度的配合表面(28),该平面在电触头被安装在印刷电路上时与印刷电路的边缘表面相交。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64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110319072.9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8 , H01R12/724
Abstract: 一种插座连接器(10)被提出用于安装在具有相反侧面(56,58)及与侧面相交的边缘表面安装部(34)的外壳(20),安装部构造为安装在印刷电路的一个侧面上,外壳包括用于将配合连接器接收于其内的插座(14)。壳体(22)至少部分地在该外壳的插座内延伸,并且保持电触头(24)。电触头包括构造为安装在印刷电路上的安装段(80)、从安装段向外延伸且当电触头被安装在印刷电路上时伸出印刷电路的边缘表面的过渡段(90)、和从过渡段向外延伸并进入外壳的插座的配合段(26)。配合段包括与平面(30)对齐地延伸一定长度的配合表面(28),该平面在电触头被安装在印刷电路上时与印刷电路的边缘表面相交。(60)的印刷电路(12)上。该插座连接器包括具有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60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10239371.6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组件(112)包括构造成联接到主电路板(102)的连接器外壳(114)。互连组件(124)固定在连接器外壳内。互连组件包括连接器电路板(174),连接器电路板具有配合面(192)和电缆面(190)。配合面具有构造成与次电路板(132)的相应的配合触头(133)相配合的配合触头(131)。电缆面具有电缆触头(204)。每个电缆(134)在第一端(136)和第二端(138)之间延伸。电缆的第一端联接到电缆触头(204),电缆的第二端构造成联接到主电路板(102)上的电缆触头(150)。
-
公开(公告)号:CN10254820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59880.5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366 , H01R12/7058 , H01R12/737 , H01R12/79 , H05K1/0203 , H05K1/147 , H05K2201/10189
Abstract: 一种柔性电路组件(100),包括一对配合板(102、104)。所述配合板中的每一个具有接合面(114、116)和位于其上的电能接触件(120、126),所述电能接触件构造成电气地接合对应的电气部件。第一和第二挠性互连件(110、112)机械地且电气地联接所述配合板。第一和第二挠性互连件彼此并排延伸,并具有相应的内表面(302、304),所述内表面(302、304)彼此相对并在其间限定出散热的间隙(234)。第一和第二挠性互连件具有在所述一对配合板的电能接触件之间延伸并与所述一对配合板的电能接触件联接的多个电能导体(240、260、340、360)。所述电能导体中的至少一个延伸成邻近所述第一和第二挠性互连件中的一个的内表面,使得热能被驱散到所述间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60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9371.6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组件(112)包括构造成联接到主电路板(102)的连接器外壳(114)。互连组件(124)固定在连接器外壳内。互连组件包括连接器电路板(174),连接器电路板具有配合面(192)和电缆面(190)。配合面具有构造成与次电路板(132)的相应的配合触头(133)相配合的配合触头(131)。电缆面具有电缆触头(204)。每个电缆(134)在第一端(136)和第二端(138)之间延伸。电缆的第一端联接到电缆触头(204),电缆的第二端构造成联接到主电路板(102)上的电缆触头(150)。
-
公开(公告)号:CN10257010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63188.X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6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7 , H01R12/737 , H01R12/79 , H01R12/91 , H01R13/6315 , H01R13/635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具有支撑结构(104)和配合侧(106)的连接器主体(102)。所述配合侧具有端子(125)的配合阵列(118),该配合阵列被配置为面向通信元件(114)。该配合侧相对于支撑结构可移动。所述连接器主体在支撑结构与配合侧之间具有可调节空腔(124),且弹性容器(132)位于可调节空腔中。所述弹性容器具有容纳工作流体(WF)的贮存件(136)。所述弹性容器在第一和第二形状之间改变以朝向或远离通信元件(114)移动配合侧(106)。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64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15674.7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IPC: H01R12/73 , H01R13/629 , H01R13/02 , H01R13/502 , G02B6/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沿着纵轴(180)在一对框架端部(224,226)之间延伸的基架(208)和由所述基架支撑并在沿着所述纵轴的方向上延伸的可移动侧面(112)。所述可移动侧面包括端子(132)配合阵列(118)。柔性连接部(116)通信地耦接到所述配合阵列。所述柔性连接部和配合阵列构造成传输数据信号。耦接机构(204)由所述基架支撑并且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可移动侧面。所述耦接机构构造成被致动以在缩回位置(190)和接合位置(192)之间沿着配合方向(M2)移动所述可移动侧面。在缩回位置,所述配合阵列与端子互补阵列(120)分离开,并且在所述接合位置,所述配合阵列与所述端子互补阵列通信地耦接。
-
公开(公告)号:CN202564743U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20573663.4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IPC: H01R31/06 , H01R13/629 , G02B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89 , G06F1/185 , G06F2213/0038 , H01R12/737 , H01R12/88 , H05K7/1454 , H05K7/1457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组件(200),用于使第一通信部件(201)与第二通信部件(203)互连,包括安装在第一通信部件上的底座框体(202)。该底座框体沿一纵向轴线(208)在一对框体端部(204,206)之间延伸。配合侧(214)由底座框体支承,并在沿着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该配合侧具有构造成传输数据信号的端子(220)的配合阵列(218)。电能连接器(240)联接至配合侧并构造成建立电连接。联接机构(250)由底座框体支承并可操作地联接至配合侧。该联接机构是可操作的,以相对于纵向轴线沿配合方向(M1)在回缩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配合侧。配合阵列和电能连接器在回缩位置时与第二通信部件分离,而在接合位置时与第二通信部件通信地联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