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2978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1473127.7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件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工件安装座一侧的加载机构;所述工件安装座具有用以装卡并带动待检测工件移动的安装平台;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紧邻所述安装平台设置的静载荷加载器和/或冲击载荷加载器。该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利用工件安装平台和加载机构实现了工件在检测试验中的装卡、位置调节和试验操作的自动化,满足了工件在不同机械性能检测试验中的试验要求,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人力消耗,提高试验安全性,可用于计量表箱的耐静负载试验、耐角状物机械撞击试验、耐冲击负载试验和耐撞击力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7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73127.7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件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工件安装座一侧的加载机构;所述工件安装座具有用以装卡并带动待检测工件移动的安装平台;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紧邻所述安装平台设置的静载荷加载器和/或冲击载荷加载器。该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利用工件安装平台和加载机构实现了工件在检测试验中的装卡、位置调节和试验操作的自动化,满足了工件在不同机械性能检测试验中的试验要求,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人力消耗,提高试验安全性,可用于计量表箱的耐静负载试验、耐角状物机械撞击试验、耐冲击负载试验和耐撞击力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213632642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3018516.9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件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工件安装座一侧的加载机构;所述工件安装座具有用以装卡并带动待检测工件移动的安装平台;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紧邻所述安装平台设置的静载荷加载器和/或冲击载荷加载器。该机械性能检测装置利用工件安装平台和加载机构实现了工件在检测试验中的装卡、位置调节和试验操作的自动化,满足了工件在不同机械性能检测试验中的试验要求,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人力消耗,提高试验安全性,可用于计量表箱的耐静负载试验、耐角状物机械撞击试验、耐冲击负载试验和耐撞击力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76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0496993.9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海盐县供电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二次成套柱上开关一体化调试方法,包括测试系统,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气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精度测试、一体化保护测试以及生成调试报告,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测试系统与开关进线侧进行电气连接,以及开关控制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方便了测试系统进行精度测试和一体化保护测试,从而根据精度测试和一体化保护测试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实现一二次成套柱上开关一体化调试的信号输入及采集,并自动完成调试过程中的分合闸动作,实现了一二次成套柱上开关一体化调试的自动化执行,可以实现一二次成套柱上开关的一体化精度、一体化保护测试,覆盖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6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53526.7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二次融合开关测试系统,包括,一次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柜体和一次模拟组件,所述一次模拟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柜体,所述一次模拟组件用于提供测试所需的电流电压;测试模块,与所述一次模拟组件连接;以及,二次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一次模拟组件和所述测试模块的三相采集组件连接;本发明包括一次控制模块、测试模块和二次控制模块,测试系统高度集成,可对一二次融合/成套开关的闭环自动检测、调试,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系统可自动切换一次试验、二次试验、一二次传动试验三种模式而不需要重新接线,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8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96544.4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测量的电压校正方法,所述校正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非额定电压下的电压校正指数与试验电压平均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电压校正指数和非额定电压下校正后的空载损耗;通过箱线图统计分析步骤二计算的空载损耗,并分析出最终校正后的空载损耗,算得的空载损耗值更近似额定电压下的值;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电压校正指数与试验电压的线性关系得出电压校正指数和非额定电压下校正后空载损耗的计算,再通过箱线图统计分析出最终校正后的空载损耗,算得的空载损耗值更近似额定电压下的值,可供仪器厂家在低电压下空载损耗测量时电压校正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7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96993.9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海盐县供电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二次成套柱上开关一体化调试方法,包括测试系统,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气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精度测试、一体化保护测试以及生成调试报告,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测试系统与开关进线侧进行电气连接,以及开关控制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方便了测试系统进行精度测试和一体化保护测试,从而根据精度测试和一体化保护测试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实现一二次成套柱上开关一体化调试的信号输入及采集,并自动完成调试过程中的分合闸动作,实现了一二次成套柱上开关一体化调试的自动化执行,可以实现一二次成套柱上开关的一体化精度、一体化保护测试,覆盖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109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28018.9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电缆热延伸试验机,包括:烘箱、夹具、电磁刀、图像采集装置和控制器,夹具和电磁刀位于烘箱内。在试验时,试验人员将被测电缆固定在夹具上,然后再将夹具放入烘箱内,当烘箱加热预设时间后,控制器开启烘箱的箱门,此时图像采集装置可以获取被测电缆的标距伸长量,然后控制器控制电磁刀动作,以剪断被测电缆,随后关闭烘箱的箱门。其中在测量和剪断被测电缆的过程中,无需检测人员手动操作,因此可以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1499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852512.3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断路器用的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柜体和模拟组件,所述模拟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柜体上;以及,测试模块,与所述模拟组件建立连接;其中,所述测试模块包括第二柜体、外接组件、升变组件、回采组件和三相采集组件,所述外接组件、升变组件和回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内,所述三相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的侧面上,所述外接组件用于连接断路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控制模块和测试模块之间相互配合,提供了一次部分电压电流量的输出,同时该电压电流量能够经测试模块升压升流后提供一次部分测试接口与断路器进行连接,检测过程简单、方便、可靠,检测装置集成化设置,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80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496544.4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测量的电压校正方法,所述校正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非额定电压下的电压校正指数与试验电压平均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电压校正指数和非额定电压下校正后的空载损耗;通过箱线图统计分析步骤二计算的空载损耗,并分析出最终校正后的空载损耗,算得的空载损耗值更近似额定电压下的值;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电压校正指数与试验电压的线性关系得出电压校正指数和非额定电压下校正后空载损耗的计算,再通过箱线图统计分析出最终校正后的空载损耗,算得的空载损耗值更近似额定电压下的值,可供仪器厂家在低电压下空载损耗测量时电压校正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