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8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552741.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67/125 , H04L69/08 , H04L9/00 ,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网场景下安全交互协议设计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地防范非授权用户解密信息、非授权用户获取敏感数据、字典攻击、重放攻击、抵赖等行为,同时保持了协议的高效运行。该方法包括:采用加法同态加密技术,解密者不需要知道加密者的信息的情况下可得到聚合结果,保护数据隐私,同时降低中间解密的负载;采用身份代理重加密机制,避免代理节点泄露数据,确保身份可认证、可追溯;采用多层次的哈希算法实现数据的完整性校验,并利用影子身份和跟踪序列号实现同步,避免了伪造攻击和重放攻击;采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方法,实现了数据接收者的细粒度访问控制,避免了非授权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96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318423.3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检查的嵌入式终端软件代码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智能电网安全的技术领域,包括:先获取目标嵌入式终端软件的待检测代码和用户配置文件;若待检测代码中存在汇编代码,则对汇编代码进行汇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汇编代码;然后对处理后的汇编代码进行语法分析,得到抽象语法树;再基于用户配置文件,对抽象语法树中的底层输入/输出端口代码进行识别并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抽象语法树;处理包含数据流分析;最后对处理后的抽象语法树进行检查,得到检查结果;其中,检查结果用以生成待检测代码的漏洞检测分析报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漏洞检测方法只适用于普通软件,无法适用于嵌入式终端软件代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811237515.8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4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工控攻击分类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利用电力工控的历史报文数据,通过对所述数据进行缺省值补全、特征变量提取后,输入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多折交叉验证,并根据随机森林模型是否发生过拟合和/或欠拟合现象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发确定最优随机森林模型来对电力工控攻击进行分类。所述方法和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集电力工控历史报文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搭建随机森林模型,通过将电力工控系统生成的报文导入所述随机森林模型中来实现对电力工控攻击的分类,改善了工控系统防御被动的现状,使系统在遭受攻击之前即能检测、截获攻击,提高了电力工控系统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257895.7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小强 , 王靖岱 , 黄正梁 , 胡晓石 , 阳永荣 , 韩国栋 , 任聪静 , 孙婧元 , 苏洪 , 冷家厂 , 吴文清 , 历伟 , 杨遥 , 曹德成 , 梁秀文 , 陈毓明 , 王琳琳 , 王程 , 周亮 , 丁强 , 尹建
IPC: C08F10/06 , C08F110/06 , C08F2/00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聚丙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茂金属催化剂与惰性溶剂A混合得到浆液物料;(2)将步骤(1)中所得浆液物料与惰性溶剂B混合,输送至预聚合反应器中与丙烯单体预聚合反应得到预聚物;(3)将步骤(2)所得预聚物在聚合反应器中与丙烯单体和任选的氢气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包含聚丙烯的聚合物物料,分离得到聚丙烯;其中,所述惰性溶剂A选自C10‑C32的烷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惰性溶剂B选自C3‑C7的烷烃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效安全输送和预聚合活性可控,从而减小了催化剂颗粒的破碎,提高了烯烃聚合工艺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19183.9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嵌入式终端软件代码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先获取目标嵌入式终端软件的源代码,并对源代码进行预处理,得到二进制代码;然后将二进制代码的特征函数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得到二进制代码的属性控制流图;再将二进制代码的属性控制流图和漏洞代码的属性控制流图输入至暹罗网络进行相似性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其中,漏洞代码为预设漏洞库中的已知漏洞;最后基于比对结果确定嵌入式终端软件的源代码是否存在已知漏洞。本发明通过将源代码经过预处理转换为二进制代码的方式增加了检测的普适性,同时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生成属性控制流图的方式克服了图匹配算法的限制,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9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18423.3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检查的嵌入式终端软件代码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智能电网安全的技术领域,包括:先获取目标嵌入式终端软件的待检测代码和用户配置文件;若待检测代码中存在汇编代码,则对汇编代码进行汇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汇编代码;然后对处理后的汇编代码进行语法分析,得到抽象语法树;再基于用户配置文件,对抽象语法树中的底层输入/输出端口代码进行识别并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抽象语法树;处理包含数据流分析;最后对处理后的抽象语法树进行检查,得到检查结果;其中,检查结果用以生成待检测代码的漏洞检测分析报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漏洞检测方法只适用于普通软件,无法适用于嵌入式终端软件代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458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63303.2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状物料自动分级方法及其装置。周边同一圆周上开有等分凹槽的圆盘与电机同轴相连,圆盘装在挡环内,圆盘与水平面成20~30度,挡环低端的在分级执行区开有与圆盘缺口等间隔的数个缺口,每个缺口上装有由弹簧铰链,每级卸料门的一端与各自的弹簧铰链铰接,每级卸料门的另一端与各自的电磁装置连接,在圆盘水平高位置垂直正上方装有摄像头,PC机分别与电机、摄像头和电磁装置电连接。其针对在倾斜圆盘边缘的间隔凹槽内形成单粒分布旋转输送并已获得分级信息的颗粒状物料,通过电磁力在分级执行区自动控制相应级别的卸料门打开,使物料由于离心惯性并在重力作用下卸料,实现颗粒状物料逐粒卸料的快速、准确执行和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724663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50069.6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多肽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以基因串连表达方式制备天然人胸腺素α1的方法。包括合成两条多聚核苷酸片断、合成片断的连接、扩增、质粒的双酶切、Tα1基因的三次串连、高效表达重组子的构建、工程菌的构建、Tα1多肽六串体在工程菌中的表达、Tα1多肽六串体的纯化和裂解等步骤。本发明应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按照大肠杆菌惯用密码子合成Tα1的基因序列,并采用六串体的方法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菌内,从而大量表达目的蛋白;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还能恢复Tα1的天然组成,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41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257895.7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小强 , 王靖岱 , 黄正梁 , 胡晓石 , 阳永荣 , 韩国栋 , 任聪静 , 孙婧元 , 苏洪 , 冷家厂 , 吴文清 , 历伟 , 杨遥 , 曹德成 , 梁秀文 , 陈毓明 , 王琳琳 , 王程 , 周亮 , 丁强 , 尹建
IPC: C08F10/06 , C08F110/06 , C08F2/00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聚丙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茂金属催化剂与惰性溶剂A混合得到浆液物料;(2)将步骤(1)中所得浆液物料与惰性溶剂B混合,输送至预聚合反应器中与丙烯单体预聚合反应得到预聚物;(3)将步骤(2)所得预聚物在聚合反应器中与丙烯单体和任选的氢气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包含聚丙烯的聚合物物料,分离得到聚丙烯;其中,所述惰性溶剂A选自C10‑C32的烷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惰性溶剂B选自C3‑C7的烷烃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效安全输送和预聚合活性可控,从而减小了催化剂颗粒的破碎,提高了烯烃聚合工艺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35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453962.2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小强 , 吴文清 , 黄正梁 , 王靖岱 , 阳永荣 , 韩国栋 , 胡晓石 , 蒋斌波 , 任聪静 , 孙婧元 , 苏洪 , 冷家厂 , 历伟 , 杨遥 , 曹德成 , 梁秀文 , 陈毓明 , 王琳琳 , 王程 , 周亮 , 丁强 , 尹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丙烯聚合物浆液中回收未反应丙烯单体和惰性稀释剂的装置和利用该装置从来自丙烯聚合反应体系的丙烯聚合物浆液中回收未反应丙烯单体和惰性稀释剂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高效地将来自丙烯聚合反应体系的惰性稀释剂和未反应单体分离回收,回收的惰性稀释剂摩尔分率在85%以上,并将丙烯聚合物浆液液固混合物的分离和溶剂分离进行耦合,通过侧线采出一股丙烯单体和惰性稀释剂的混合物,一方面避免固体细粉夹带到溶剂中,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