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4697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405516.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缸、活塞杆和折纸回弹机构、固定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表面的介电对和电能输送电路。所述的介电对包括由两层极性相反的介电材料层以及两个金属电极层,当有车辆压在上方时,活塞杆产生向下位移,车辆离开后,位移恢复,此过程中所述折纸回弹机构通过压缩‑回弹运动,从而使所述的介电对接触和分离,产生电荷转移,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通过所述电能输送电路进行传输。本发明的折纸回弹机构提供了更大的有效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位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599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84633.6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张鹤 姚璘杰 王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包括一圆柱形内柱与一带有圆柱形空腔的圆筒,内柱一端固定连接在待测构件上,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圆筒的空腔中,所述的内柱随待测构件的位移与所述圆筒产生轴向相对位移,所述内介电材料层和外介电材料层摩擦,从而产生电信号。相比其他应变测量装置来说,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无需额外提供电源、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还具备成本低廉、精度高、应用范围广、易加工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位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599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1384633.6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张鹤 姚璘杰 王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包括一圆柱形内柱与一带有圆柱形空腔的圆筒,内柱一端固定连接在待测构件上,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圆筒的空腔中,所述的内柱随待测构件的位移与所述圆筒产生轴向相对位移,所述内介电材料层和外介电材料层摩擦,从而产生电信号。相比其他应变测量装置来说,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无需额外提供电源、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还具备成本低廉、精度高、应用范围广、易加工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一种摩擦式静电发电单元及其在海洋能采集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1245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443353.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H02N1/04 F03B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式静电发电单元,包括交替布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开有同轴的中心通孔,所述直杆竖直插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中心通孔内,基板的上下两面都有介电材料,且介电材料极性相反,当所述摩擦式静电发电单元发生晃动时,直杆推动第二基板,使得发生相对移动,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介电材料发生摩擦,产生电荷,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金属电极的连接,使得电荷移动,即形成电流,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摩擦式静电发电单元可用于与海洋能采集中,收集海水流动的机械能并将收集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或者为用电设备供电,为海洋勘探设备提供一种全新的环保绿色能源。

    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静电俘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4696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1405505.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静电俘能装置,该装置包括折纸结构、固定在所述的折纸结构的表面的介电对和电能输送电路,所述的介电对包括由两层极性相反的介电材料层以及两个金属电极层,所述的折纸结构能沿某一方向压缩和回弹,从而使所述的介电对接触和分离,产生电荷转移,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通过所述电能输送电路进行传输。本发明不仅结构精巧、形式新颖、节能环保,而且在一定的体积下,本发明的周期性折纸结构提供了更大的有效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

    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静电俘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46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05505.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静电俘能装置,该装置包括折纸结构、固定在所述的折纸结构的表面的介电对和电能输送电路,所述的介电对包括由两层极性相反的介电材料层以及两个金属电极层,所述的折纸结构能沿某一方向压缩和回弹,从而使所述的介电对接触和分离,产生电荷转移,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通过所述电能输送电路进行传输。本发明不仅结构精巧、形式新颖、节能环保,而且在一定的体积下,本发明的周期性折纸结构提供了更大的有效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

    一种摩擦式静电发电单元及其在海洋能采集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12456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0443353.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式静电发电单元,包括交替布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开有同轴的中心通孔,所述直杆竖直插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中心通孔内,基板的上下两面都有介电材料,且介电材料极性相反,当所述摩擦式静电发电单元发生晃动时,直杆推动第二基板,使得发生相对移动,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介电材料发生摩擦,产生电荷,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金属电极的连接,使得电荷移动,即形成电流,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摩擦式静电发电单元可用于与海洋能采集中,收集海水流动的机械能并将收集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或者为用电设备供电,为海洋勘探设备提供一种全新的环保绿色能源。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加速度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6071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383421.6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屏蔽外壳,屏蔽外壳内设有接触式摩擦发电装置,接触式摩擦发电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屏蔽外壳内的基板以及两侧的悬臂梁。悬臂梁和基板之间又栅格式电极层和栅格式介电材料层,当屏蔽外壳处于某一加速度下,在悬臂梁处和基板处对应的栅格分别产生正负电荷,从而产生电势差,通过检测对应栅格间电势差的大小,对获得的多组电势差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即可获得加速度。本发明无需额外提供能源,仅凭借装置本身就能产生电信号,是一种使用限制少、效率高、绿色环保的装置,有着精度高、范围广、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好、节能环保和自驱动性等优点。

    一种含间隙结构的筒型折纸回弹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738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00456.6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间隙结构的筒型折纸回弹机构,所述筒型折纸回弹机构由平面材料按照特定设计的折痕折叠而成,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弹性,当所述筒型折纸回弹机构受到轴向的挤压时,沿轴线方向产生压缩变形,同时产生回弹力。本发明的回弹机构结构新颖,制作简单方便,成本较低,机械性能好,方便运输。

    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46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05516.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缸、活塞杆和折纸回弹机构、固定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表面的介电对和电能输送电路。所述的介电对包括由两层极性相反的介电材料层以及两个金属电极层,当有车辆压在上方时,活塞杆产生向下位移,车辆离开后,位移恢复,此过程中所述折纸回弹机构通过压缩-回弹运动,从而使所述的介电对接触和分离,产生电荷转移,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通过所述电能输送电路进行传输。本发明的折纸回弹机构提供了更大的有效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