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质点法的开合屋盖弧形轮轨简化动力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99642.2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质点法的开合屋盖弧形轮轨简化动力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滚轮的滚动中心为质点并以滚轮运动替代屋盖开合,将滚轮形状虚设为梁单元,将弧形轨道视为多段直梁单元,将滚轮与弧形轨道的接触作用视为弹塑性轮轨接触单元,以考虑弧形轨道、迭代求解运动方程的方法,完善了开合屋盖的分析对象,补充了基于弧形轨道开合屋盖分析方法的缺失;以建立轮轨弹塑性接触单元的方法,完善轮轨简化模型弹塑性分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开合屋盖弧形轮轨简化动力分析装置。本发明的提供方法准确得到开合屋盖运动全过程的结构响应,补充完善目前针对开合屋盖简化建模及展开过程动力分析领域的不足。

    基于有限质点法和SPH的细长对象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89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805134.0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质点法和SPH的细长梁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及装置。将结构离散为梁质点,细长梁通过二维梁单元模拟,流体通过SPH粒子模拟,耦合界面压力传递通过传递单元模拟,耦合界面的位移协调通过耦合单元模拟。采用有限质点法动力分析,由虚拟逆向运动分离二维梁单元的纯变形和刚体位移,进而计算平面梁单元内力增量;采用SPH计算流体模型,给出流体控制方程的离散格式、基于Shepard Filter和粒子位移修正技术的拉伸稳定性控制方法以及蛙跳时间积分方案;提出了FPM‑SPH界面耦合方案,给出了耦合界面粒子布置方法,建立了界面处梁质点和流体粒子间的物理量对应关系,搭建了二维梁流固耦合分析框架。本申请计算简便高效,完善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种颗粒系统与膜结构耦合的动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85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15935.8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系统与膜结构耦合的动力分析方法,属于力学分析技术领域,包括(1)以颗粒质心运动代表颗粒运动;将膜结构划分为膜单元,膜单元之间的交接点为膜单元质点,颗粒系统与膜结构的耦合作用通过接触单元模拟;(2)划分膜单元负责范围,计算颗粒与其归属膜单元的接触力,将该接触力作用于颗粒质心,并通过加权系数将接触力分配并反向作用于膜单元质点;(3)计算颗粒系统内的颗粒间接触力,将该接触力作用于颗粒质心;集成颗粒质点上所有作用力判断颗粒运动情况;(4)采用有限质点法分析膜结构,计算膜单元内力,得到膜单元质点内力,集成膜单元质点作用力判断膜单元质点的运动情况,进而得到膜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一种基于单双目视觉的自反馈目标点三维坐标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44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97358.7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双目视觉的自反馈目标点三维坐标获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单目相机采集图像,并利用特定的立体人工标记获取相机在拍摄每张图像时的精确位姿信息。基于一组围绕铅垂线旋转拍摄的图像,结合双目视觉原理计算目标点在该轴上的坐标,并利用单目视觉原理与相机位姿信息,计算目标点的水平两向坐标,从而实现三维坐标的获取。此外,本发明通过统计滤波技术有效剔除异常数据,提高了坐标获取的准确性和算法的鲁棒性,并提供了可表征算法结果的可靠性指标。

    一种过约束空间四连杆机构组合的建模与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4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205170.9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约束空间四连杆机构组合的建模与分析方法,通过获取用于构建过约束空间四连杆机构组合的多个单元体,并将每个单元体拆分为设定质点,根据设定质点的质点间组合构建组成每个单元体的模型的基本单元,并构建每个单元体的附加转动铰单元,通过附加转动铰单元组合每个单元体的模型构建组合模型,提升了建模速度,之后再通过对每个单元体模型中的梁单元、转动铰单元、接触约束单元与扭簧单元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柔性变形和质点内力、截面接触力和侧面接触力、变形驱动力以及转动位移,以对过约束空间四连杆机构组合的变形展开过程进行运动分析,避免了仅针对单元体整体进行分析带来的分析不准确的问题,提升了分析的准确率。

    一种基于有限质点法的厚板折纸结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35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00159.6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质点法的厚板折纸结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质点‑实体模型精细建模方法和质点‑杆‑弹簧模型简化建模,即将结构离散为质点,厚面板通过实体单元精细模拟,或通过杆单元和杆‑杆弹簧单元简化模拟,折痕处质点自由度耦合,面板驱动由扭簧单元模拟,面板间接触由接触单元模拟。采用有限质点法动力分析,由虚拟逆向运动计算实体单元、杆单元、杆‑杆弹簧单元变形及内力;由运动自由度耦合计算折痕处质点力;计算二面角得到扭簧单元扭矩和质点力,由罚函数法得到接触单元力;迭代求解质点运动方程得到质点位移。本发明的方法简便高效,可以提高厚板折纸结构运动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一种电磁式全向型剪切模式超声导波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07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01240.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式全向型剪切模式超声导波换能器,包括环形非导磁性薄片,环形钕铁硼永磁铁,柔性电路板中周期性环形线圈和铁钴合金薄片。通电线圈在外部磁场作用下产生洛伦兹力,进而在被测结构中激发出稳定的剪切模式导波。利用其逆效应也能够实现导波信号的接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无需与被测结构耦合,安装便捷,并且能够通过调整环形线圈和永磁体的设计参数灵活控制换能器的中心频率,从而满足各类工程需求。可在360°方向激发出剪切模式导波,后期结合相关的数据处理算法,能够实现包括板类等结构在较大范围内的损伤识别,进而准确评估结构的服役性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类截角八面体张拉整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14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065366.3

    申请日:2021-09-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表面由正方形平面、正六边形平面交替拼接的十二杆截角八面体球形张拉整体结构,目前尚无球体表面由正方形平面、正六边形平面交替拼接形成的十二杆截角八面体球形张拉整体结构。本发明中的截角八面体张拉整体结构共有24个节点,分别位于截角八面体的24个顶点上,由内部压杆以及外部拉索构成。这类截角八面体张拉整体共有两种基本结构形式。其中截角八面体张拉整体结构—Ⅰ型拉索有两种内力数值;截角八面体张拉整体结构—Ⅱ型拉索有三种内力数值;压杆均只有一种内力数值。所有节点均为铰接节点,所有的拉索均存在预拉力,所有的压杆均存在预压力,拉索的预拉力和压杆的预压力相互平衡,同时满足“超级稳定”的特性。

    一种采用连续脊索的索穹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856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75671.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罗尧治 薛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连续脊索的索穹顶结构。该结构体系包括n个沿径向分布的相同的由连续索和杆组成的平面桁架,平面桁架之间由k‑1圈环索连接成稳定的整体。所述索穹顶结构由脊索、环索和压杆组成,每根脊索从压杆的下部节点出发,依次穿过外侧压杆的上部节点,汇聚到支座节点处。脊索之间存在重叠,由内至外重叠层数依次增加。压杆上部节点和内侧相邻索、压杆的下部节点和环索为固定连接,其余的索和节点之间的连接不固定,索可以穿过节点滑动。相较于已有的索穹顶结构,所述索穹顶结构单元内力分布均匀、单元数量少,并且所有脊索汇聚到节点,易于索单元的加工和现场张拉,是一种实用的索穹顶结构。

    一类新型大斜方截半立方体张拉整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1447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65361.0

    申请日:2021-09-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的表面由正方形平面、正六边形平面和正八边形平面交替拼接的二十四杆大斜方截半立方体球形张拉整体结构,目前尚无球体表面由正方形平面、正六边形平面和正八边形平面交替拼接形成的二十四杆大斜方截半立方体球形张拉整体结构。本发明中的大斜方截半立方体张拉整体结构共有48个节点,分别位于大斜方截半立方体的48个顶点上,由内部压杆以及外部拉索构成,其中拉索有五种内力数值,压杆只有一种内力数值。所有节点均为铰接节点,所有的拉索均存在预拉力,所有的压杆均存在预压力,拉索的预拉力和压杆的预压力相互平衡。根据压杆布置形式的不同,这类新型的大斜方截半立方体张拉整体共有Ⅰ‑Ⅲ三种基本结构形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