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52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8509.7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多风机并网系统的分散式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永磁同步风机进行数学建模,包括永磁同步发电机、机侧变流器及其控制器、网侧变流器及其控制器、滤波器的数学模型,通过Park变换并在稳态运行点进行线性化,得到单台永磁同步风机dq坐标系导纳模型。将该导纳模型与网络等效阻抗模型相乘,构建系统回比矩阵,并绘制系统回比矩阵的特征曲线。按照需求,绘制并联台数同心圆曲线,并通过比较系统特征曲线与同心圆曲线的关系,分析多风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基于阻抗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具有更好的工程实践价值。通过单台风机阻抗特性和并网台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整体系统稳定情况,可以更好地应对风电场规模增长,同时简化分析过程,避免重复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9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168509.7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多风机并网系统的分散式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永磁同步风机进行数学建模,包括永磁同步发电机、机侧变流器及其控制器、网侧变流器及其控制器、滤波器的数学模型,通过Park变换并在稳态运行点进行线性化,得到单台永磁同步风机dq坐标系导纳模型。将该导纳模型与网络等效阻抗模型相乘,构建系统回比矩阵,并绘制系统回比矩阵的特征曲线。按照需求,绘制并联台数同心圆曲线,并通过比较系统特征曲线与同心圆曲线的关系,分析多风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基于阻抗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具有更好的工程实践价值。通过单台风机阻抗特性和并网台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整体系统稳定情况,可以更好地应对风电场规模增长,同时简化分析过程,避免重复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702972.9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但扬清 , 钟晖 , 王晨轩 , 孙飞飞 , 郑朝明 , 孙可 , 刘青 , 方洁 , 马骏超 , 张哲任 , 李大任 , 陈晴悦 , 徐政 , 黄莹 , 王晨旭 , 王瑜 , 刘佳宁 , 沈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汇集站直流故障隔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直流故障时,将直流直挂储能装置中的储能子模块由投入状态切换至旁路状态,将送端换流站的交流输出电压指令值与直流电压参考值均设置为零,以进行主动降压;其中,直流直挂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子模块与耗能子模块;在预设的延时后,闭锁储能子模块,并投入耗能子模块;获取直流电流,当直流电流小于预设值时,跳开直流侧的机械开关,以隔离直流故障。本发明实施例实施简单,适用性强,能够快速有效地消除直流侧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89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597881.8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描述函数法考虑功率控制影响的光伏发电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光伏发电系统多采用扰动观察法实现最大功率控制,针对其非线性、不连续的特点,本发明利用描述函数建立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功率控制模型,结合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建模,形成完整的考虑功率控制影响的系统模型,进而运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此种方法解决了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无法适用于不连续、非线性环节的问题,在系统稳定性分析中引入扰动观察法的相关参数,使分析更加全面准确,同时为功率控制器参数设定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75267.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混联多馈入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信息;S2、基于系统信息,根据单馈入并网系统分别构建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S3、基于闭环特征方程,在电网强度视角下初步形成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在混联多馈入系统中的配置原则;S4、基于初步配置原则,构建大规模跟网型变流器系统的动态模型;S5、基于动态模型构建混联多馈入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量化指标;S6、基于量化指标,构建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的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对各馈入点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完成小干扰稳定性的优化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稳定性、抗干扰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4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83845.6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网络参数与各设备容量计算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和设备容量矩阵;基于节点导纳矩阵和设备容量矩阵计算系统拓展导纳矩阵;基于拓展导纳矩阵计算广义短路比;计算各个节点的权重系数;构造等效同构多馈入系统,并确定代表等效同构多馈入系统稳定性的最弱单馈入配电系统的临界短路比,作为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的临界广义短路比;比较广义短路比与临界广义短路比的值的大小,评估系统稳定性及稳定裕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量化评估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的稳定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94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451859.4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功率控制影响的永磁同步风机接入弱电网稳定性分析方法。新能源发电多采用扰动观察法进行最大功率跟踪,其中的非线性不连续环节导致稳定性分析困难。本发明基于描述函数法分析了永磁同步风机接入弱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充分考虑了功率环中的非线性不连续环节,使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同时,描述函数法是一种可以量化地计算振荡功率和幅值的方法,本发明所述分析方法可为振荡抑制及控制器设计提供有力良好参照。
-
公开(公告)号:CN11200327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95356.4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湖南源木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散式阻抗判据的换流器接入交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整个交流微电网中新能源发电单元与换流器组成的并网系统、交直流负载系统进行分类,划分为广义电压源与广义电流源,分别利用Park变换,结合dq解耦控制,同时将各系统等效转换为d轴系统与q轴系统,计算各d、q轴系统输入或输出阻抗,依据交流微电网额定交流母线电压,系统规划容量,计算各子系统分散式阻抗判据,与实际阻抗进行对比,判定并网系统接入的稳定性。本发明实现了对模块化交流微电网、即插即用型分布式发电单元稳定性的快速分析,降低了系统稳定性分析过程中的模型复杂度与计算难度,其实现方法简便,手段灵活,能够有效保证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941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51859.4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24 , G06F30/17 , G06F30/367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功率控制影响的永磁同步风机接入弱电网稳定性分析方法。新能源发电多采用扰动观察法进行最大功率跟踪,其中的非线性不连续环节导致稳定性分析困难。本发明基于描述函数法分析了永磁同步风机接入弱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充分考虑了功率环中的非线性不连续环节,使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同时,描述函数法是一种可以量化地计算振荡功率和幅值的方法,本发明所述分析方法可为振荡抑制及控制器设计提供有力良好参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36349.7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和跟网型变流器容量配比估算方法。本发明提出根据最大奇异值指标量化构网型变流器的电压源特性,突破了传统方法只能定性分析构网型变流器电压源特性的局限;而且,本发明提出根据理论来推导构网型和跟网型的容量配比,相比于传统通过启发式算法更具有经济性,实现上也更加简便;此外,本发明提出利用理论来推导构网型和跟网型容量配比的推荐值,相比于传统方法,更加方便于工程实施,并且对于“沙戈荒”等典型新能源经弱交流电网送出场景更具有普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