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168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203278.5
申请日:2021-10-15
IPC: C07D213/50 , C07C45/36 , C07C201/12 , C07C51/373 , C07C67/313 , C07D311/86 , C07D335/16 , C07D307/46 , C07C67/39 , C07D311/20 , C07B41/06 , C07B41/12 , B01J27/24 , C07C49/78 , C07C49/76 , C07C49/84 , C07C49/784 , C07C49/807 , C07C205/45 , C07C59/84 , C07C69/738 , C07C49/67 , C07C49/786 , C07C49/643 , C07C69/78 , C07C49/7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材料催化氧化取代的芳香类化合物生成酮或酯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的催化剂为酵母菌衍生的氮、磷、氧共掺杂的碳材料,采用无溶剂体系,采用氧气作为氧化剂,取代的芳香类化合物为单环芳香类化合物和稠环芳香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使用酵母菌作为热解前体制备氮、磷、氧共掺杂的碳材料催化剂,酵母菌为生物质材料,可再生,通过酵母菌繁殖可以实现大规模制备,廉价易得。以往文献报道的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需要使用不可再生的化石原料作为热解前体,并且这类热解前体需要复杂的合成过程,合成中需要昂贵的模板剂、活化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50434.9
申请日:2022-04-02
IPC: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20/24 , C08F8/32 , C09D133/08 , C09D5/14 , C09D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嘧菌酯结构的丙烯酸锌自抛光树脂及用该树脂制备的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此次借鉴有机锡侧链防污结构,设计并合成了具有类似有机锡树脂侧链丁基锡防污结构的嘧菌酯接枝的丙烯酸锌树脂,主要通过将嘧菌酯衍生物与氧化锌、丙烯酸预聚物树脂反应获得嘧菌酯接枝丙烯酸锌树脂,赋予其侧链防污结构链段。所述的含嘧菌酯结构的丙烯酸锌自抛光树脂分子量适中,水解速率前期较快,抑菌效果显著,储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8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350141.0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活性剂属于聚乙二醇非离子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作防雾剂。本发明所述的开环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为自制氢氧化铝‑偏铝酸钠分子筛型催化剂,其催化效果显著,与目前主流催化剂(醚化三氟化硼)催化效果相当。但是醚化三氟化硼需要无水、无氧、避光等苛刻的反应条件,对设备和试剂要求较高。本发明所述的氢氧化铝‑偏铝酸钠分子筛型催化剂可在温和反应条件下使用,所以本发明所述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无需上述的苛刻反应条件,容易操作,转化率与收率较高,利于工业化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52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50364.7
申请日:2022-04-02
IPC: C08F220/24 , C08F230/08 , C08F216/36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58 , C08F220/32 , C08F220/34 , D21H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用水性含氟防水防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原材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调制而成:含氟共聚物包括含氟单体50‑80份、有机硅单体10‑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1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单体1‑10份、丙烯酸十八酯单体1‑10份、双丙酮丙烯酰胺单体1‑10份、功能单体5‑25份、其它单体1‑5份,大豆异黄酮苷1‑5份,所有单体共计100份,引发剂1‑3份、链转移剂1‑3份和质子酸1‑10份。该含氟共聚物引入了纯天然疏水疏油的大豆异黄酮苷元,不仅能显著降低其处理后在纸张表面上的表面自由能,更好地提升传统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防水防油性能,同时可提高其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使纸张具有更高的防水防油、抗张强度、耐撕耐破等性能,以满足各类纸种的性能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52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350434.9
申请日:2022-04-02
IPC: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20/24 , C08F8/32 , C09D133/08 , C09D5/14 , C09D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嘧菌酯结构的丙烯酸锌自抛光树脂及用该树脂制备的环境友好型自抛光防污涂料。此次借鉴有机锡侧链防污结构,设计并合成了具有类似有机锡树脂侧链丁基锡防污结构的嘧菌酯接枝的丙烯酸锌树脂,主要通过将嘧菌酯衍生物与氧化锌、丙烯酸预聚物树脂反应获得嘧菌酯接枝丙烯酸锌树脂,赋予其侧链防污结构链段。所述的含嘧菌酯结构的丙烯酸锌自抛光树脂分子量适中,水解速率前期较快,抑菌效果显著,储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2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554556.X
申请日:2022-05-19
IPC: C07D32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乙烯酯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在冠醚和碘化物的共同催化作用下,以离子液体为溶剂,1,2‑二卤代乙烷和硫酸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硫酸乙烯酯。该方法的原料廉价易得,过程简单,目标产物分离方便,收率高;离子液体作为反应溶剂,容易回收套用,三废排放少,具有大规模产业化的潜力,可以生产电池级纯度的硫酸乙烯酯,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8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50141.0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活性剂属于聚乙二醇非离子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作防雾剂。本发明所述的开环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为自制氢氧化铝‑偏铝酸钠分子筛型催化剂,其催化效果显著,与目前主流催化剂(醚化三氟化硼)催化效果相当。但是醚化三氟化硼需要无水、无氧、避光等苛刻的反应条件,对设备和试剂要求较高。本发明所述的氢氧化铝‑偏铝酸钠分子筛型催化剂可在温和反应条件下使用,所以本发明所述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无需上述的苛刻反应条件,容易操作,转化率与收率较高,利于工业化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4556.X
申请日:2022-05-19
IPC: C07D32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乙烯酯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在冠醚和碘化物的共同催化作用下,以离子液体为溶剂,1,2‑二卤代乙烷和硫酸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硫酸乙烯酯。该方法的原料廉价易得,过程简单,目标产物分离方便,收率高;离子液体作为反应溶剂,容易回收套用,三废排放少,具有大规模产业化的潜力,可以生产电池级纯度的硫酸乙烯酯,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5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50431.5
申请日:2022-04-02
IPC: C08F283/00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30 , C08F2/28 , D06M15/21 , D06M15/263 , D06M15/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氟氨基甲酸酯防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原材料按照重量百分计调制而成:多元醇16‑24%、催化剂0.07‑0.09%、多异氰酸酯4‑6%、表面活性剂1‑2%、封端剂1‑2%、疏水单体2‑4%、引发剂0.015‑0.03%、余量为水。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性防水乳液,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力学性能,经过其处理的织物还具有一定的表面去污性和良好的质感,因此可广泛应用于诸如服装、防护服、地毯、家具装饰材料、服饰品等领域和产品中,进而提高防水涂料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168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03278.5
申请日:2021-10-15
IPC: C07D213/50 , C07C45/36 , C07C201/12 , C07C51/373 , C07C67/313 , C07D311/86 , C07D335/16 , C07D307/46 , C07C67/39 , C07D311/20 , C07B41/06 , C07B41/12 , B01J27/24 , C07C49/78 , C07C49/76 , C07C49/84 , C07C49/784 , C07C49/807 , C07C205/45 , C07C59/84 , C07C69/738 , C07C49/67 , C07C49/786 , C07C49/643 , C07C69/78 , C07C49/7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材料催化氧化取代的芳香类化合物生成酮或酯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的催化剂为酵母菌衍生的氮、磷、氧共掺杂的碳材料,采用无溶剂体系,采用氧气作为氧化剂,取代的芳香类化合物为单环芳香类化合物和稠环芳香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使用酵母菌作为热解前体制备氮、磷、氧共掺杂的碳材料催化剂,酵母菌为生物质材料,可再生,通过酵母菌繁殖可以实现大规模制备,廉价易得。以往文献报道的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需要使用不可再生的化石原料作为热解前体,并且这类热解前体需要复杂的合成过程,合成中需要昂贵的模板剂、活化剂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