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的可快速水溶的热固体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890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778553.4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的可快速水溶的热固体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为:加入二元醇、卤代酸、甲苯和对甲苯磺酸,搅拌得到混合溶液;使用碱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然后水洗再分液;分液后取上层溶液并干燥;随后进行旋转蒸发和减压蒸馏,得到二元醇卤代酯;再将二元醇卤代酯与三元叔胺混合,固化后得到抗菌的可快速水溶的热固体系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热固体系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能在水中快速溶解,环境友好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其降解产物为生物友好的两性离子和具有抗细菌、霉菌的作用的二元醇,拓宽了其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石墨烯红外发射单元的空气污染物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11167888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573892.X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红外发射单元的空气污染物检测仪,利用多红外发射涂层中石墨烯微球的褶皱形结构,在高分子的凝聚结合作用下,在石墨烯层的热生成作用下,在绝缘铝硅化合物的绝缘作用下,在小分子高辐射无机粒子的配合下,实现多红外辐射;通过探测单元接收从红外发射单元发出,经过滤光片过滤后通过待测气体的红外光,实现对空气污染物的检测;并且本发明的气体检测装置可更换滤光片,用于检测各类气体,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一种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204057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0871887.7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由加热灯丝、保护气体、密封玻璃管以及红外辐射涂层构成。所述加热丝密封在玻璃管内部,由惰性气体保护,所述加热涂层紧密结合在玻璃管外表面。所述红外辐射涂层以聚铝硅盐层作为底层界面融合层,碳化硅层作为中间层兼红外辐射层,可石墨化高分子层作为上层兼铆钉固定层,球形石墨烯贯穿三层结构并作为红外辐射和对流层。该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利用聚铝硅盐的极好的界面融合作用,碳化硅层的高强耐磨性和高辐射性以及褶皱态球形石墨烯的高辐射,高对流特性,实现多级单向红外辐射加热。本发明的风扇加热元件极大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在红外辐射加热领域,增加了人体舒适感,同时极大的减少了能源消耗。

    一种耐水的季铵盐/环氧热固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9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7296.2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的季铵盐/环氧热固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器中加入环氧树脂和卤代乙酸,在100℃~150℃下搅拌反应1~3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萃取、干燥、减压蒸馏以及干燥得到卤代乙酸酯基环氧树脂;将多丙烯酸酯化合物与无甲基的二烷胺混合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减压蒸馏及干燥后得到三(二烷胺基)化合物固化剂;将步骤(1)所得的卤代乙酸酯基环氧树脂与步骤(2)所得的三(二烷胺基)化合物固化剂混合均匀,放入模具固化,即得到所述的耐水的季铵盐/环氧热固性材料。该耐水季铵盐/环氧热固化体系的合成具有工艺简单、转化率高、产率高等特点,且抗水溶涨,具有杀菌效果。

    一种红外加热吊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554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37284.5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加热吊顶,所述红外加热吊顶由导电层和红外涂料层构成;所述导电层为碳基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导电涂料喷涂而成的薄膜、人工石墨膜、碳管膜以及碳纤维和石墨烯纤维等。所述红外涂料层通过离心旋涂层层组装于导电层表面,经固化得到红外加热吊顶。所述红外涂料层以聚硅酸盐层作为底层绝缘层,碳化硅层作为中间层兼绝缘层,可石墨化高分子层作为上层兼铆钉固定层,球形石墨烯贯穿三层结构。球形石墨烯尺寸为2‑8μm,由底层、中间层和上层组成的三层结构的总厚度不超过球形石墨烯尺寸的1/3;上层的厚度小于10nm。本发明的红外加热吊顶极大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在红外辐射加热领域,增加了人体舒适感,同时极大的减少了能源消耗。

    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光触媒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820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50007.8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光触媒涂料通过在光触媒中混合光热粒子,利用光热粒子的光热效应起到吸光加热的作用,在光照情况下加热催化剂,一方面促进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挥发,另一方面通过加热的方式催化光触媒对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分解效率,并极大地提高了全光谱的利用率。同时结合褶皱石墨烯球具有热电子积累效应,降低石墨烯与二氧化钛势垒,提高光量子效率,最终实现了应用于可见光以及近红外光的具有光热效应的光触媒;本发明光触媒涂料不仅扩展了光吸收波长,加快了催化效率,使得光触媒在可见光下广泛高效应用,同时提升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一种建筑墙体背阴面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82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38117.2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阴面可拆卸墙体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拆卸墙体正面散热涂料主要由1重量份球形石墨烯、0.01‑0.1重量份可石墨化高分子低聚物、0.1‑5重量份聚铝硅酸盐、0.1‑2重量份超支化碳硅烷以及0.005‑0.01份过氧化物交联剂组成。所述可拆卸墙体反面散热涂料主要由1重量份球形石墨烯、0.1‑0.5重量份可石墨化高分子低聚物、0.01‑0.2重量份超支化碳硅烷以及0.0005‑0.001份过氧化物交联剂组成。该散热涂料利用球形石墨烯的褶皱形结构,在高分子的凝聚结合作用下,在小分子无机粒子粒径尺度的配合下,实现快速吸收热量。本发明的散热涂料极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在辐射加热领域极大的减少了能源消耗;另外此涂料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可以有效避免墙体氧化变色,非常适用于智能散热。

    一种隔热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623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10475.5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领域,该隔热微球通过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将氧化石墨烯微球置于13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烧结5min以上;再将烧结后的石墨烯微球分散正硅酸乙酯中,以分散有石墨烯微球的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在搅拌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石墨烯微球外包覆二氧化硅层;停止搅拌,收集浮于反应液表面的包覆有二氧化硅的石墨烯微球。该微球以石墨烯为模板,制备超低密度石墨烯基二氧化硅微球,该微球热导率降低到0.02W/m.K以下,具有绝佳的隔热作用。

    一种复合隔热涂料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3084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09967.2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隔热涂料,属于新材料领域,该复合隔热涂料包括:粉体密度为20-100mg/mL的石墨烯@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且隔热涂料配比为石墨烯@二氧化硅中空微球与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体积比1:1-1:4。该复合隔热涂料能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隔热,进一步提高空隙率和反射率,降低导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