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9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728935.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新疆西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白炭黑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对于包括氮气、氧气、氯化氢、氯气及二氧化硅颗粒的气相白炭黑尾气,通过颗粒洗涤、浓酸吸收、稀酸吸收、冷凝水吸收、碱洗的步骤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硅颗粒、氯化氢和氯气,最终尾气可达标排放,且吸收下来的盐酸浓度达31.5‑32%,本发明在尾气吸收系统前设置颗粒洗涤器和洗涤分离罐,吸收尾气中的少量二氧化硅颗粒,可以将气体中粉尘颗粒单独收集,确保进入浓酸吸收塔的尾气中没有二氧化硅颗粒,使得盐酸品质更高,尾气排放出的气体中无杂质,组分更单一。尾气洗涤制酸系统不堵塞,盐酸浓度31.5‑32%,氯化氢回收率及纯度高,吸收得到的盐酸杂质少,盐酸品质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59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28935.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新疆西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白炭黑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对于包括氮气、氧气、氯化氢、氯气及二氧化硅颗粒的气相白炭黑尾气,通过颗粒洗涤、浓酸吸收、稀酸吸收、冷凝水吸收、碱洗的步骤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硅颗粒、氯化氢和氯气,最终尾气可达标排放,且吸收下来的盐酸浓度达31.5‑32%,本发明在尾气吸收系统前设置颗粒洗涤器和洗涤分离罐,吸收尾气中的少量二氧化硅颗粒,可以将气体中粉尘颗粒单独收集,确保进入浓酸吸收塔的尾气中没有二氧化硅颗粒,使得盐酸品质更高,尾气排放出的气体中无杂质,组分更单一。尾气洗涤制酸系统不堵塞,盐酸浓度31.5‑32%,氯化氢回收率及纯度高,吸收得到的盐酸杂质少,盐酸品质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730716.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新疆合盛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白炭黑脱酸方法。是一种气相白炭黑表面的氯化氢及游离氯脱除,控制气相白炭黑pH指标范围在4.0‑4.5,水分≤1.0%,游离氯≤200mg/kg,能够显著提高脱酸效果,提升产品品质。本发明在脱酸过程提高稳定性,够使气固两相更好的接触,脱酸炉的内筒的内壁设置抄板,增强气相白炭黑在转动时的流动性。气相二氧化硅与混合气体混合充分,脱酸时间快,不需要另外加入水分,不会引入其它杂质,且与现有脱酸炉相比不会急剧增加阻力,运行安全高效,去除游离氯效果好,采用卧式脱酸炉,脱酸炉内气固两相接触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46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10615535.2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硫酸脱氯工艺及脱氯塔,包括1)含氯硫酸通过流量调节系统稳定流量后通过进料口N1进入脱氯塔;2)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调节系统稳定压力后通过进料口N2a、进料口N2b、进料口N2c进入脱氯塔;3)含氯硫酸在脱氯塔内自上至下流动,压缩空气在脱氯塔内从下而上流动,与含氯硫酸逆流吹除硫酸中的氯气、游离氯;4)废氯气随压缩空气通过丝网除沫器除去夹带雾沫,从出气口N4排出,由含氯尾气吸收系统处理;5)脱氯后的硫酸流入塔底,经脱氯塔出料泵运输至硫酸贮罐内储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工艺路线简洁,设备数量少,单套设备废硫酸的处理量有所提高;总氯脱除率最高可达98.6%;处理废硫酸能力弹性大,实现精细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751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0739304.8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1B15/023 , B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蒽醌法的过氧化氢生产设备及其萃取处理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过氧化氢生产设备包括萃取塔及安装在萃取塔顶部上的塔帽组件;塔帽组件包括顶部设有排气口的帽壳及安装在帽壳内的分离组件,该分离组件用于对经萃取塔萃取处理后的萃余液中的油包水进行戳破处理及对由水相与工作液混成的混合也进行油水分离处理。通过设置具有分离组件的塔帽组件,以将被夹杂在工作液中的纯水进行分离处理,可在减少处理设备数量的同时,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可广泛应用于双氧水的生产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4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15535.2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硫酸脱氯工艺及脱氯塔,包括1)含氯硫酸通过流量调节系统稳定流量后通过进料口N1进入脱氯塔;2)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调节系统稳定压力后通过进料口N2a、进料口N2b、进料口N2c进入脱氯塔;3)含氯硫酸在脱氯塔内自上至下流动,压缩空气在脱氯塔内从下而上流动,与含氯硫酸逆流吹除硫酸中的氯气、游离氯;4)废氯气随压缩空气通过丝网除沫器除去夹带雾沫,从出气口N4排出,由含氯尾气吸收系统处理;5)脱氯后的硫酸流入塔底,经脱氯塔出料泵运输至硫酸贮罐内储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工艺路线简洁,设备数量少,单套设备废硫酸的处理量有所提高;总氯脱除率最高可达98.6%;处理废硫酸能力弹性大,实现精细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75113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39304.8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1B15/023 , B01D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5/023 , B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蒽醌法的过氧化氢生产设备及其萃取处理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过氧化氢生产设备包括萃取塔及安装在萃取塔顶部上的塔帽组件;塔帽组件包括顶部设有排气口的帽壳及安装在帽壳内的分离组件,该分离组件用于对经萃取塔萃取处理后的萃余液中的油包水进行戳破处理及对由水相与工作液混成的混合也进行油水分离处理。通过设置具有分离组件的塔帽组件,以将被夹杂在工作液中的纯水进行分离处理,可在减少处理设备数量的同时,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可广泛应用于双氧水的生产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730716.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新疆合盛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白炭黑脱酸方法。是一种气相白炭黑表面的氯化氢及游离氯脱除,控制气相白炭黑pH指标范围在4.0‑4.5,水分≤1.0%,游离氯≤200mg/kg,能够显著提高脱酸效果,提升产品品质。本发明在脱酸过程提高稳定性,够使气固两相更好的接触,脱酸炉的内筒的内壁设置抄板,增强气相白炭黑在转动时的流动性。气相二氧化硅与混合气体混合充分,脱酸时间快,不需要另外加入水分,不会引入其它杂质,且与现有脱酸炉相比不会急剧增加阻力,运行安全高效,去除游离氯效果好,采用卧式脱酸炉,脱酸炉内气固两相接触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10867526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738748.X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1B15/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5/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艺的后处理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后处理装置包括碱塔、白土床及塔帽组件;塔帽组件包括内导流筒、套装在内导流筒外的气液分离筒与外导流筒、套装在外导流筒外的沉降筒及顶部设有排气口的帽壳;在气液分离筒与内导流筒间填装有上表面低于内导流筒的规整填料层;在沉降筒与内导流筒间填装有下表面高于外导流筒下端孔的规整填料层;沉降筒与帽壳围成环绕沉降筒周围布置的集液室,帽壳上设有与白土床通过管道连接的集液室出口。通过设置塔帽组件,以对经碱塔干燥处理后的工作液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及油水分离处理,以减少处理设备数量的同时,简化人工操作,可广泛应用于双氧水的生产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8739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58799.4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是一种以有机硅装置副产物甲基三氯硅烷和甲醇为原料,经醇解反应,生成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同时副产氯化氢。氯化氢经净化后,可用于有机硅装置合成氯甲烷工段的原料;过量甲醇通过精馏回收实现循环利用。通过本方法生产的产品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含量≥99.73wt%,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含量≤0.19wt%,氯离子含量≤5ppm,甲醇含量≤0.08wt%,满足国标对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优等品的质量要求,可及时有效的处理有机硅装置的副产物甲基三氯硅烷,减轻有机硅企业环保压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发明处理合格后的副产氯化氢可返回给有机硅装置作为氯甲烷工段的原料,形成一个资源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经济产业链。
-
-
-
-
-
-
-
-
-